2月12日(北京)
商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大概是信了这个邪,智能家居领域的很多玩家都患上了好高骛远、不着边际的毛病--不肯沉下心来踏实做产品,反而成天把平台、生态挂嘴边。殊不知,这话原本是对一个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描述--初级阶段做产品,中级阶段做品牌,高级阶段构筑标准--而非对不同企业的归类宣判。
这个“美丽的误解”,给智能家居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使得智能家居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大忽悠”的代名词。做耳机的改叫可穿戴设备、卖摄像头的改叫智能云识别……由此导致的媒体唱衰、大众无感,对处于初级阶段的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我想是时候把胡适的一句名言略作修改送给智能家居市场玩家了:“多解决问题,少谈些主义”.
智能家居要解决什么问题?
说起智能家居,很多创业者便会眉飞色舞地为客户脑补一幅美好画卷:下班用完餐开车回家,按一下键,家里的窗子自动打开吹风换气,完成后空调自动打开开始暖屋;再按一下键,热水器开始作业,澡盆的水计算好时间加热至适合主人的温度;再按一下键,家里的功放启动,怡人的轻音乐响起迎接辛劳的主人回归……
醒醒吧,这些远程控制的小把戏真的很智能么?这些功能真的是你的客户想要的?或者说,你现在真的有能力去整合、调动那么多家居设备参与进来,确定它们不是你下一步想要去达成或优化的愿景?回到现实吧,让我们忘记“狂拽炫酷”,从人的基本需求层次出发,去寻扎智能家居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心理学大师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里的生理需求包括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等事项,安全需求则指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家庭安全等。综合这些需求你不难发现,生存和安全其实是智能家居最基础的要求,也即我们常说的“刚需”.这里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国外的Nest恒温器,一是国内的丁盯门磁,他们都是满足刚需的典型。
Nest恒温器相信业内人都不陌生,它是美国Nest Labs公司推出的一款家庭恒温器,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室内温度数据,智能识别用户习惯,并将室温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丁盯门磁是由云丁网络打造的全球首款智能门磁报警器,可贴在门、窗、抽屉等位置,实时监测其开关门状态并在当门窗被异常打开时向用户预警。这里,Nest恒温器为用户营造了满足生理需求的环境,丁盯门磁为用户解决家庭财产安全隐忧,它们都真正解决了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什么领域,在产业发展初期,只有从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做起,才能获得大众用户的支持。Nest被谷歌32亿美元收入囊中,丁盯门磁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智能家居单品,它们因此才能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否则,智能家居难免会像智能手表那样,只能沦为少数人尝鲜的玩具。
智能家居要怎么解决问题?
找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去解决也是一门学问,其重要程度有时甚至不在前者之下。因此你会发现,在某些行业同期起步的企业,发展到最后却有云泥之别。同理,智能家居产品怎么去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它能否获得用户认可的关键。“不浪费”、“不添乱”、“不作恶”,是我认为智能家居在为用户解决需求时要坚持的“三不”原则。
1、不浪费
IT、通信设备的升级换代讲究平滑、兼容,目的是最大限度节省企业的基础设施开支。智能家居其实也是如此,企业不能为了推销智能家居产品而要求用户买七买八、换这换那。譬如有的厂商为了推智能家居,要求用户换电视、换路由器、换白电家居,明显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初级阶段的智能家居产品要学会“无缝”地与用户家庭当前的产品对接。这方面Nest恒温器和丁盯门磁都做的不错,特别是后者,它工作时要求用户手机信号通畅、家中有WiFi网络即可,除了免费的App外用户无需安装任何额外的软硬件;而且由于质量轻、尺寸小,只需用自带的3M双面胶往门窗一贴即可,连安装费都省了。当然,价格也是很重要的,智能家居产品本身也不能太贵,不然就飞不进寻常百姓家了。
2、不添乱
智能的最高境界是“无处不在,又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随时随地的控制,又无需控制”.但是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无为而智”属于远景目标,智能家居产品初级阶段的任务还是尽量做到不添乱,至少不要让用户体验到的困扰大于享受到的功能。这次以Nest烟雾探测器和丁盯的门磁为例,前者正是解决了传统探测器“过于敏感、时常误报却无解决之道”的结症才声名鹊起,成为Nest的另一款明星产品;后者通过设置App消息和400电话一静一动两种预警方式,并通过机器学习让门磁逐渐掌握用户习性而让无效警报降至最低。两个产品都做到了不添乱。
3、不作恶
不作恶这个要求说出来可能要得罪一大片厂商,特别是那些热衷于收集用户数据却总是美其名曰“提供定制服务”的厂商。互联网时代,掌握流量入口的平台厂商日渐“任性”,它们动则抛出“硬件免费”的噱头来刺伤制造业,使得用户在使用一些粗制滥造的硬件设备时还不得不接受平台方的蹩脚广告。智能家居关系的是一家老小,平台型、系统型智能家居厂商的隐私收集、定制广告什么的就少玩吧,而且目前大数据面临的问题并不比智能家居小。良心的智能家居企业要坚持不作恶、不忽悠,踏踏实实做好产品,以及与产品配套服务切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学习,正义女神会站在你们这一边的。
智能家居怎么卖给老百姓?
上面也提到,中国智能家居产品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是无法普及,仅仅是部分潮人的“玩具”.因此怎么把智能家居卖给老百姓也是一门大学问。正如丁盯创始人陈彬所说,“这个市场最大的风险在于用户的教育,单凭一家的力量无法完全撬动市场。丁盯在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将单一细节功能做到极致的产品,来推动用户的教育,切入智能家居市场。”
单一产品做到极致--也就是今天大家常说的“爆品”战略--真的能解决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之困吗?就以丁盯门磁为例,该产品上市时的定位非常“小众”,主要针对“需要反复确认门窗是否关闭的‘强迫症’人群”,由于定位精准、话题性足,丁盯门磁的确在点名时间等众筹网站广受追捧,头一个月销量便突破一万,算是一炮打响了。然后呢?如果停留在这一步,或者徘徊在这个层面,再去寻找像“强迫症”一样的目标用户群,可能就不那么酷,也不那么奏效了。
丁盯门磁的做法是回归安防需求本质,想方设法触及更广大的用户群体,为此它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北京的高知群体社聚集的木社区尝试性推出团购,以较低的价格推介产品,赢得了第二批用户;二是开展“门神行动”,让智能家居走进“人多手杂、老年人多”的小区。丁盯计划2015年在全国选择100个典型小区开展这个活动,首批选择了北京人口密度最大的天通苑社区,通过与街道居委会、安防办的合作打造一批门磁的试点家庭。
从丁盯的实践不难看出,智能家居作为新生事物,不同于手机、电视这些耳熟能详的物件,爆品战略之后还得以点带面,深入到群众中去。说得潮一点就是“O2O”,不能一直停留在互联网炒话题阶段。
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智能家居的粗浅看法,简单总结下:做智能家居第一是找准刚需,第二是做出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第三是让产品接地气走进普通家庭。智能家居是个万亿级的大市场,并且才刚刚开始,我们大可不必好高骛远,大好机遇必将属于“多解决问题,少谈主义”的实干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MIT想用AI设计电动汽车,大幅缩短设计时间并节省成本
- 美媒:一些中国大模型已经追平甚至超越美国产品
- 透过这场开发者圈的“年度盛典”,窥见华为开发者生态构建之道
-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有进步 但离实用还很遥远
- LLM很难变成AGI?科学家:创造AGI理论上可行
- PON在园区网络的“先天不足”,无源以太全光来拯救!
- 英特尔CEO黯然退场背后:芯片制造陷泥潭,AI起大早赶晚集
- 开源5年树立新里程 openEuler以智能 致世界
- 华为推出Mate 70手机引发高度关注 看外媒是如何评价的?
- 5G-A终端规模铺开响应“以旧换新”,湖北移动“机网套”协同刺激内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