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中国乃至全球的零售商们都感受到了“双重威胁”:一是线上零售对线下的冲击;二是实体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关店潮”和持续发生的品牌更替。“内外交困”的现状让许多实体零售品牌深感苦恼,尤其是在受电商侵袭较为严重的日用品行业,后来者想要站稳脚跟并有所作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任何时候,危机之中也蕴藏着转机,即使在这样的严峻现实之下,仍有一些品牌通过模式创新和拥抱科技等手段实现了逆势增长, 其中便包括成立仅5年便扩充至600余家门店的阪织屋。
拥抱新商业 提供优质体验
创立于2011年的阪织屋倡导“亲体·轻时尚”的生活方式,专注于为中国年轻家庭提供超值优质的亲体织物。在阪织屋看来,体验是实体商业的核心优势,这是线上永远不能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阪织屋在发展初期便选择了“提供优质体验的实体店”作为主阵地。首先在选址上,阪织屋以一二线城市为重点,三线城市同时发力,全线覆盖万达、恒隆、世茂、银泰、伊势丹、王府井、国商、欧亚、百盛、银座等大型知名购物中心,力争在最繁华、便捷的地段服务顾客。
其次,作为消费升级背景下诞生的新锐品牌,相对传统服装类品牌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长远的发展还需营销和运营层面的精耕细作。因此2015下半年开始,随着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式消费开始被消费者接受,阪织屋便决定与这一领域的先行者——飞凡开放平台展开全面合作,通过新商业模式,推进实体零售终端的发展。目前,凡是Shopping Mall的阪织屋店铺,都已经加入了飞凡开放平台,双方在开店选址、移动支付、联合营销等层面均已展开全面合作,通过飞凡开放平台阪织屋实现了客流、销售额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阪织屋新零售经理刘宾指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的探索,进一步明晰了实体商业转型发展的路径,例如618“疯狂年中庆”活动开始当天,阪织屋店铺客流量便呈现了显著变化,部分店铺销售额与之前相比呈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线上线下相互带动,一方面线上向线下引流,营造了线下良好的现场销售氛围;另外一方面通过对活动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也为后续销售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依据。
新商业赋能新品牌
几年来,阪织屋通过与飞凡开放平台的合作不仅收获了客流和销售额,更在营销和运营层面找到了一套适合实体零售品牌的“方法论”,从导流、品宣和体验三个方面,引导新品牌的落地与成长。
第一是导流,做为实体商业加互联网技术的推动者,飞凡开放平台拥有活跃用户已达1.57亿,618“疯狂年中庆”期间有全国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超等参与,强大的线上导流能力,已成为品牌选择入驻飞凡开放平台的重要原因。阪织屋新零售经理刘宾告诉记者,阪织屋跟飞凡合作后,通过线上传播将很多此前不知道阪织屋的白领、学生等年轻群体吸引了过来,因此客流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是品宣,飞凡商业联盟在合作伙伴选择上非常注重品质与实力,截止目前合作的商业中心有绿地集团、香港新世界、深圳宝能、广州富力、步步高、五洲国际、万达广场等,合作品牌包括沃尔玛、家乐福、优衣库、太平鸟、屈臣氏等。品牌入驻飞凡开放平台,就像入选了“高端品牌名录”,通过接入飞凡这个开放的线上入口,像阪织物这样的新兴品牌也能够快速地被更多具备消费能力的用户认识和了解,加深品牌印象,非常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巩固。
第三是体验,体验是实体商业独特的优势,目前阪织屋入驻的大多数购物中心,均已经利用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提供的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升级,能够支撑入驻其中的品牌商户开展多样灵活的营销活动,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智慧的服务和体验,不仅有最近的购物中心和最新的打折促销活动,还有免费Wi-Fi、智能停车、室内导航等,全面升级消费者线下购物体验。
通过上述三个层面,实体零售品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通过线上技术手段弥补了线下销售的短板。数据显示,自2012年进入国内以来,阪织屋在短短5年时间实现了600余家门店的扩张,在整体不景气的日用品行业取得逆势高速增长,创下实体零售业的又一个传奇。可预见,阪织屋的逆势扩张不会是实体逆袭的唯一样本,实体领域的新商业创新还将持续上演并精彩纷呈。(完)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