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迅猛,从聚焦疫情到服务民生再到恢复经济,物流行业在持续近2个月的战疫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疫情与春节叠加,全民抗疫战对中国物流基础设施进行了一次突击考验。包括京东物流等企业在内,以技术为依托保障物资供应和民生需求,保证了极限承压下的物流效率,智能供应链能力得到了有力印证。
随着国内疫情高峰结束,各地有序复工复产,特殊时期转为常规阶段的同时,战疫带来的思考仍在继续:智能物流如何 参与灾情预测、物资调度、运力协同,柔性服务国家建立应急物资统筹体系,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智能供应链将怎样重塑物流行业的未来,为新一轮经济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关键作用?
智能供应链的“非常规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横跨春节而来,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4日起全国多个省份启动一级响应,经过近两个月的全民战疫,尽管国内疫情结束还需时日,但疫情高峰已经过去。
梳理国内物流企业 参与的关键时间点,1月21日京东物流即开始为湖北当地企业运输药品,1月22日宣布优先配送医疗订单,1月25日正式开通应急物资义务运输通道,在2月10日大部分快递企业恢复正常营业之前,京东物流已经连续半个多月保障一线的物资供应,不仅运送万余吨物资,还参与到湖北当地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建设中。
以技术为依托保障物资供应和民生需求,京东物流长期深耕的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浮出水面,承受住了特殊时期的“非常规考验”。
据了解,早在2019年12月底,京东物流就监测到武汉地区的口罩销量明显上涨,12月31日即为武汉快递员储备了70000只口罩,并进行快速补货和内部预警。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决策为京东物流率先打响疫情阻击战奠定了扎实基础,智能供应链则为后续物资的快速运配、民生保障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抗疫情 保民生”行动中,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大脑”进行全国物资统筹并精准调度全网运力,主动对湖北重点医院订单优先满足、精准配送,完成运输路线的智能规划,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响应。京东物流在湖北的基础设施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智能化、储存量高、订单处理能力强的武汉“亚洲一号”,日分拣能力超过百万单。数据显示,武汉火神山建设过程中,建筑工人需要大量口罩,京东物流从决定捐赠到送达用时仅4个小时;1月24日上午,京东宣布向武汉市捐赠100万只口罩和6万医疗用品,7个小时后,首批物资就送达医疗一线。
以供应链技术平台为依托,京东物流还完成了在武汉的配送地图采集和机器人测试工作,配送机器人投入防疫一线,全国范围内无人机、无人仓则保持常态运营,无接触即完成物品出库配送,大大降低病毒传播可能性。京东物流还承建了湖北当地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针对应急物资的生产、库存、调拨、分配进行全程追踪、高效管控,助力湖北各地紧缺医疗物资的科学调度和合理分配,供应链技术直接参与到政府部门疫情防控工作中。
刚性物流的柔性能力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科技、物联网等技术打造的智能供应链 参与抗疫行动,保障社会民生,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度契合。
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曾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2020年疫情期间,中央一连串会议再次强调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新基建”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物流行业也将极大受益。
经过10余年的积累,京东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网络实现大陆行政区县100%覆盖,超过700个仓储遍布全国,智能物流基础设施不断迭代,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达到25座。2019年,京东物流宣布搭建起供应链技术平台,在底层技术上依托5G、IOT、云计算、大数据、AI及区块链技术,搭建供应链技术的基础设施;在智能软硬件层面,提供全渠道订单、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结算、智能门店等行业领先的SAAS软件及优质硬件装备,帮助企业进行供应链升级;在智能供应链层面,京东物流将提供供应链设计、网络布局规划、商品布局等顶层的技术方案,帮助企业、行业设计并优化供应链。
事实证明,通过智能供应链布局,京东物流不仅在持续推动全行业的降本增效,深刻改变消费者的时空观念、消费形态和生活方式,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础设施,在此次保障物资流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在协助湖北当地政府建设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平台时,智能供应链展现出极大的柔性适应能力,“积木式赋能”让京东物流供应链适应多种突发场景下的物资保障,成为数字化抗疫的关键一环。
此外,疫情发生后,率先拥抱智能供应链的行业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更有主动性,从而占得回暖的先机。比如春茶企业,京东物流通过供应链下沉帮助全国茶农茶商打造商流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保障春茶第一时间走出产区、走向全国。而在更多行业,京东物流开放的智能供应链也将成为合作伙伴逆势生存成长、展开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支柱。
京东物流供应链技术体系
“新基建”下沉成为必然
疫情之下,物流行业面临重重考验,也带来一定发展机遇,以“物的移动”转向“人的链接”正在成为共识。与此同时,作为“新基建”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要一部分,智能供应链将不断下沉,在智慧农业、产业带动、扶贫脱贫以及物流普惠上发挥基础性作用。
比如京东物流联手山东寿光打造的数字产业基地,搭建的不仅仅是“新鲜直供”通道,而是让80万亩蔬菜接入智能供应链,依托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形成“批发零售全渠道交易管理+产地销地智能基地管理+全程运输配送物流管理”三个业务管理平台,实现蔬菜生鲜产品的品牌化、精细化、可追溯的管理升级。而在与甘肃天水市合作落地的城市仓,则聚焦陇东南智能物流枢纽打造、天水特色产业上行等方面展开 合作,助力当地进入“睡前下单,醒来收货”的便利生活时代,推动城市智能发展。
此前,京东物流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和杭州为中心形成的八大物流枢纽,促进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全国八大经济圈的供应链升级,“商品生产基地+物流集散枢纽”为多个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业态。在面向低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中,看似仓网扩充,实际上却是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的下沉和触达。京东物流发起的“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明确包含运用消费大数据精准备货,将商品部署在距离乡镇客户更近的地方,建设中转场地投入智能设备,实现商品的高频率快速集散等。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指出,“新基建”将为新制造、新服务、新消费打开广阔的空间,伴随着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消费者“用户体验”在“智能服务”的推动下继续升级,不论是在疫情时间,还是消除了疫情冲击的“常规阶段”,都必须有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作为保证。
2020年初,技术驱动作为未来发展的底层驱动力之一,已明确写入京东物流核心发展战略,智能供应链与智能物流将以普惠的方式触达到每一个消费者。通过不断布局,“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必将形成超叠加效应,在特殊时期为社会物资保障体系的应急响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常规阶段”也将再次带来物流行业革命,用智能供应链创新经济流通方式,为中国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激活新疆消费潜力,伊犁有站点快递量一年增五倍
- 双十一“小镇青年”消费调研报告:拼多多成网购首选平台,品牌商品消费升级明显
- 腰尾部UP主占比超70% B站公布10月带货GMV超百万UP主榜单
- 双十一观察|小镇青年成品牌消费新引擎,全球品牌迎来“真香时刻”
- 亚马逊三季度净销售1589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5%
- 力促电商行业西进 拼多多“农云行动”深入中转集运地详解物流新规
- 拼多多百亿补贴启动第二轮“超级加倍补”,首轮订单量超过1640万单
- 新老国货加码拼多多11.11,百亿补贴引爆超级单品,有商家日销60万枚鸡蛋
- 全棉时代220家店接入“支付宝碰一下”,结账最少一步、笔笔有优惠
- 京东请杨笠代言引争议,双十一营销战提前打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