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澳洲初创公司给硅谷“独角兽”们上了一课

一家澳洲初创公司给硅谷“独角兽”们上了一课

腾讯科技 纪振宇 12月15日硅谷报道

本周,一家名为Atlassian的初创科技公司成功上市,首日股价上涨32%,市值近60亿美元,这家公司或许是今年最后一支上市的科技公司,美国主流媒体无不欢呼雀跃,认为该公司的上市是2015年完美的“收官之战”,为近期疲软的创投环境和IPO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地鼓舞了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信心,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家公司并非来自于硅谷,而是来自遥远的树袋熊故乡--澳大利亚。

这家公司还有几大神奇之处:从未接受过外部融资,上市时创始人股份比例超过2/3,从创立至今十几年来年年保持盈利。

对比此前硅谷明星级初创公司Square和Box在上市时遭遇的滑铁卢,Atlassian的上市成功更加显得意义非凡。这家来自澳大利亚的初创公司给硅谷的“独角兽”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什么才是正确的上市姿势,怎样的公司才会受到华尔街青睐。

年年实现盈利

Atlassian创办于2002年,主要从事的业务是帮助软件开发团队提高工作效率。Atlassian在上市申请文件中强调,他们的产品不仅能够帮助程序开发人员更好地协作,还能将非程序开发人员同样纳入进来并提高与技术人员工作互动的效率。

Atlassian旗下具体的产品目前包括团队工作计划和项目管理软件JIRA,用于团队内容生产的软件Confluence,类似Slack的团队间实时通讯工具HipChat以及团队开发代码共享工具Bitbucket。

目前Atlassian在全球160个国家拥有5万1000名企业用户,其中既有小公司,又有财富100和财富500中的中大型公司。

Atlassian产生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软件授权费、日常维护费和服务订阅费。以6月30日作为财年的结尾,从2013年至2015年,Atlassian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8亿、2.15亿和3.19亿美元,年化增长率到达46.7%。

颠覆对初创公司的认知

Atlassian的成功上市,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颠覆了许多人对于初创公司的认知:首先,大多数初创公司在上市之前,尤其是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大多都要经过多轮外部融资,借助外力快速扩张业务,最终才能上市,但Atalassian从成立至今10多年中,没有经过任何外部融资,仅有的一次来自风头机构Accel Partners的投资,也仅仅是内部员工持股的变现,并没有发生股份的扩充。因而从上市申请文件中来看,两位创始人所持股份在上市时仍超过2/3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不需要外部融资则自然延伸到了下一个话题,即该公司的发展都是依靠自身内生增长来完成。在过去10多年中,Atlassian每年都能保持盈利并且实现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其秘诀是销售和市场推广的成本惊人地低。

根据其上市申请文件披露的信息来看,2015年上半年,其用于销售和市场推广的费用为6790万美元,仅为该时期3.19亿美元营业收入的21%,这还是在即将上市前夕,公司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的结果,前两年,这一比例则更低,2014年和2013年仅分别为16%和12.5%。

对于一家SaaS(软件即服务)的初创公司来说,这样的财务结构令人惊叹。风投机构红点合伙人Tomasz Tunguz此前曾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SaaS公司在最初三年中,用于市场和销售的成本通常会占到其收入的80%至120%

与此同时,该公司则在研发上毫不吝惜投入,占收入的比例接近50%,由此可见该公司对于打磨产品,不断优化服务极为重视。

另一个颠覆传统的认知是,很多人认为,绝大多数“独角兽”尤其是估值数十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都诞生在美国,但Atlassian却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公司,且其客户从一开始便遍布全球范围。

良好的商业模式、专注于产品打磨、收入高速增长、持续保持盈利,Atlassian几乎提供了一个华尔街所喜爱的公司的标准模板,因而其上市当天能够创下超过30%的股价涨幅也就不足为奇了。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