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的王健林和雷军 为什么要索赔千万

近日,互联网领域的两件大事备受关注,一个是王健林起诉微信公众账号冒名诽谤、污蔑淘宝网及网购电商侵权,索赔1000万;另一个是小米起诉“小米e贷”涉嫌侵犯“小米”的商标权,索赔1000万。

同样是1000万,同样与两个业界大佬有关。不过,一个向网络谣言开刀,一个向互联网商标维权。难道今年的互联网,特别流行索赔风?亦或者说,两位大佬真的差这1000万?雷军和王健林的千万索赔,又有何不同?

谣言为何广泛传播

在王健林起诉案件中,祸起11月12日微信公众账号“顶尖企业家思维”推送的一篇名为《王健林:淘宝不死,中国不富,活了电商,死了实体,日本孙正义坐收渔翁之利(荐读)》的微信文章,文章自发出后,在短短的3天内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点赞数量近万,得到了广泛传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此,王健林起诉认为,涉案文章冒用了他的名义恶意诽谤、污蔑淘宝网及网购电商,要求删除侵权文章,公开道歉,索赔1000万元。那么,冒用他人姓名的恶意诽谤谣言为何能够广泛传播,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可以说,造谣固然可耻,但为何会在网民中广泛传播?毕竟这种谣言的传播,并不同于其他社会谣言的传播,既没有 ,也没有任何的神秘之处,但是这篇文章尽然可以得到如此快速的传播。

可以说。这一切的其根源在于电商颠覆实体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姑且不说双11当天各大电商的爆发力,但就日常生活而言,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所谓的剁手党,不过是网购的典型代表而已。

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电商更是成为了当下的又一个风口。不论是o2o概念,还是传统电商的移动化布局,无不指明实体只有与互联网结合,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正是这种认知,才让那篇冒名文章能够如此快速的被传播。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