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菲特重仓持股IBM已造成20亿美元的账面亏损,应考虑建仓微软。
腾讯科技讯 11月9日消息,《福布斯》网站周日发表分析文章称,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投资界的传奇,但他的投资并非永远正确。当巴菲特在选择重仓持股IBM时,他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笔投资如今已经产生了20亿美元的账面亏损。巴菲特应考虑割肉换股,建仓微软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之一。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在列举巴菲特应当割肉换股之前,我们先回顾以下他本人的投资理念。2014年9月,当阿里巴巴集团准备进行首次公开招股时,曾有人问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巴菲特是否会在二级市场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投资。芒格当时并未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概述了巴菲特如何考虑投资的问题。
芒格此前曾假想了一名模仿巴菲特投资模式的投资者格洛特(Glotz)。根据芒格在1996年的一次经典演讲,这个投资者想做这样一笔投资:投入200万美元成立一个新公司,然后在150年内让这笔投资变成2万亿美元。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当中,100万倍的增长大致相当于每年10%的增长率。芒格当时演讲透露的信息,是他认为可口可乐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
芒格建议,在选择投资类似的公司之前,格洛特需要花15分钟倾听首席执行官的讲话。基于这家企业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品牌,是否有广泛的吸引力,以及是否利用强大的自然力量,促使消费者像上瘾一样购买该公司的商品等信息,格洛特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进行投资。
巴菲特的另一个投资逻辑,是他是否对企业的业务了解。1998年5月,彭博社在采访巴菲特时曾询问,他是否会对科技股进行投资。巴菲特当时回答说,“答案是不,这或许有点令人遗憾。我并不知道世界在十年后将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也不想在其他人占优势的领域与他们竞争。”
不过到了2011年11月14日,巴菲特决定违背自己的投资原则,开始投资科技公司。当时,他宣布买入了IBM大约5.7%的股权,对这家公司投入了近100亿美元。如今巴菲特持有的IBM股权已增至8.2%。
当问及巴菲特为何要建仓IBM时,他表明做出这一决定时基于该公司的路线图--到2015年每股收益达到20美元。巴菲特当时曾表示,“他们已经制定了路线图。我应当在五年前就更多的留意这家公司,因为IBM当时已经制定了截至2010年的路线图。如今,这家公司又制定了截至2015年的路线图。”
巴菲特2011年建仓IBM的均价约为每股185美元。在他持有更多IBM的股份后,预计他的建仓成本也有所降低。《财富》杂志预计,IBM当前的股价,要比巴菲特的建仓成本低出15%以上。自巴菲特在2011年11月宣布建仓IBM股票以来,这家公司股价的累计跌幅已达到了25%。
巴菲特目前仍坚定的持有IBM股票。根据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披露的季报,“IBM继续实现盈利,且能够产生大量的现金流。我们当前无意处理对IBM流通股的投资。我们认为,他们投资IBM流通股的公平价值将会被发觉,并最终超过我们的投资成本。”
以下是巴菲特应当割肉卖掉IBM止损的五大原因:
第一:IBM缺少路线图
2014年10月,IBM已经放弃了公司在2015年每股收益将达到20美元的路线图。市场分析师当前平均预计,IBM今年的每股收益将在14.88美元。自2012年年初出任IBM首席执行官以来,罗睿兰(Virginia M. Rometty)带领的IBM已连续14个季度营收出现下滑。
第二:IBM的产品缺少吸引力
企业确实仍在购买计算硬件、软件和咨询服务,IBM目前也是该市场的龙头之一。但是IBM在市场中的品牌并没有可口可乐那么强大。
第三:消费者缺少购买IBM产品的上瘾需求
IBM曾是IT产业的龙头,如今情况已完全不同。如果消费者沉迷于购买IBM的产品,那么IBM的所有产品线都应当是市场龙头。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IBM目前并不是服务器市场的龙头(排名第三),也不是数据库软件市场的龙头(排在亚马逊、甲骨文和微软之后),云计算市场排在亚马逊和微软之后,信息技术顾问市场则排名第六。
第四:IBM的产品和服务没有护城河
IBM过去曾拥有计算产业最优秀的商业销售团队。这家公司当年曾表示,没有人会因为购买IBM的产品而被解雇。但是如今除了大型计算机业务之外,IBM在所有的市场均面临着激烈的挑战。IBM希望在云计算产业引发轰鸣,但是这家公司如何从亚马逊和微软手中抢夺市场?
第五:巴菲特缺少对科技产业的洞察力
巴菲特长期以来一直承认,他在投资科技产业并没有优势。不过他的一些朋友却有这方面的能力,比如比尔·盖茨(Bill Gates)。巴菲特已计划把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盖茨基金会。
在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执政时期的15年时间中,微软股价持续低迷。但是在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带领下,这家公司的股价已重现活力,创出15年以来的新高。(明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