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某企业地磁检测器评测:技术以"拿来主义"为主

智能交通技术框架主要包括交通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四个部分,交通采集技术是智能交通发展重要的共性基础技术。

地磁检测器是根据车辆本身含有的铁磁物质对车辆存在区域的地磁信号产生影响,使车辆存在区域的地球磁力线发生弯曲进行检测。当车辆经过传感器附近,传感器能够灵敏感知到信号的变化,经信号分析就可以得到检测目标的相关信息。

来自交通领域的杨博士,肯定了地磁车辆检测器的作用,但同时也表露了担心。因为国内部分厂家的地磁检测器在数据准确率、抗干扰性能、防水性能、使用稳定性等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

下面是国内天津某企业地磁检测器的在两个路口的现场实际评测,其数据偏差较大,整体技术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缺陷 导致车辆多计误差率高达54%

图表显示,天津某厂商的型号为VD-**型交通车辆地磁检测器,在干扰信号不强的理想环境下,抽测16分钟的数据统计结果:两个车道中2车道实际通过57辆,流量采集结果多计31辆,多计车误差率高达54%;车道1多计了26辆,误差率也达到了26%。

出现如此大的数据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地磁检测器采用的是单Z轴采样,既只采用一个垂直于车道的轴做为采样的标准。该模式在车道过车时,在对地球磁场变化检测时,不能区别邻车道和本车道,同时对大卡车,公交车等较长车型容易计算为两辆或更多辆,不管如何调整算法,技术本身的缺陷都会导致多计数或少计数的误差。

业内最新技术准确率可达99%

实际上,国内已经有更为成熟的技术,那就是采用X、Y、Z三轴模式检测,既采用垂直车道方向、水平方向、以及车行方向,以车行方向和垂直方向为主,水平方向为辅的方式,根据每个轴不同阈值范围进行综合评判,精确度可以稳定的达到99%。

无技术实力 照搬国外固定模块导致准确率不足三成

据上述图表统计可见,在15分钟的测试时间内检测器掉线时间达到666秒,掉线率高达74%,导致丢车77辆,准确率不足三成。

数据误差大的原因和该产品的射频通讯距离有关,即使在理想环境下,其通讯距离仍然达不到标称的120米,自然有相当一部分数据无法传输。同时产品使用的全向天线和XBEE固定模块,也决定了即使射频距离达到了标称值,也仍就会出现大量的数据丢失和漏记现象。因为全向天线的特性决定,它会接收到周围更多的干扰源,如WIFI、3G、4G等信号,在没有相应的抑制能力的情况下数据出现误差就是必然的了。而外购XBEE固定模块,虽然开发入门难度较低,但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用户无法对其底层进行优化,相当于其通信协议已经写死,无法调整,使得该模块抗产品间互扰(相邻路口间的互扰)能力弱。同时,模块的抗带内信号干扰能力弱,这些都是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

针对全向天线和XBEE固定模块的弊端,专注智能交通领域多年的专家给出了比较先进的解决方案,首先用圆极化的定向天线取代全向天线,圆极化的定向天线可以有效抑制其他的干扰信号,同时可以延长传输距离。其次采取开放式且适用于交通行业特点的协议,以及抗带内干扰强的芯片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地磁检测器行业虽参差不齐,但整体向好

从现场路口视频实测数据可以看出,天津某厂商的型号为VD-**型交通车辆地磁检测器,大部分的技术都是"拿来主义",基本没有自己的技术可言,导致了该产品产生的数据偏差较大,无法胜任国内交通数据采集的任务。

据了解,目前交通车辆地磁检测器行业整体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并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渐普及开来。市场的逐步认可和觉醒使行业迈入了蓝海阶段,同时这也导致部分企业重心偏移,忽视了技术研发和质量把控的重要性。

长远来看,在智能交通对数据的刚性需求,城市道路的不断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地磁检测器的需求的是不断增长的,同时,市场环境的不断成熟,也会对所有的产品和厂家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