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胡树华:中国汽车想搞好 “家长”牵头补“两心”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首席教授、武汉市人大副主任、湖北省经信委副主任胡树华 

 

自主品牌近年来的蓬勃向上,让业界看到了自主车企的发展希望。

在这个充满诸多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何稳中前行,早日突破外资车企的围攻,是自主品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首席教授、武汉市人大副主任、湖北省经信委副主任胡树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说:“自主品牌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要面对不平等竞争关系。国外的老牌车企历史长达百年,技术积累和结构优化是自主品牌无法与之相比的。”胡树华表示,早期中国乘用车工业的发展多由政府指导,而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便进入了自由发展阶段,这使得自主车企的发展根据自身需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他认为,自主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技术创新是绕不开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推出了自主创新工程,是国家主导、企业参与、重点突破的联合攻关工程。”胡树华认为,目前部分自主品牌的发展确实可圈可点,但仍然是各自为战,与老牌外资车企的技术水平相比,无法同日而语。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技术进步,联手协作才能得到更有效、更快速的发展。

“国家制造2025计划中提到了‘两心’突破内容。”胡树华表示,两心是指发动机和电子芯片,他认为国内这两大产业的落后,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两心的突破是基础,解决的是公共技术问题,但汽车产业的突破,是解决支柱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胡树华说,原来的支柱产业也不少,但中高端的支柱产业往往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受制于人,而汽车作为人类出行以及未来生活方式的必要工具,人们对其需求只会越来越强。所以,掌握核心技术、跟进新技术是自主车企必须跨越的一步。“在此基础上,我建议国家在实现‘两心’突破的同时,也实施一个产业的突破,即汽车产业。”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

责任编辑:刘万睿

文章关键词:两会技术汽车产业胡树华自主品牌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