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经济下行 谁真变革谁才有未来

新浪汽车讯 1月6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16年度BCA中国汽车榜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2009年开始,中国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放眼全球,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正快速发展,为世界汽车产业形态和格局带来深刻变化,我国汽车工业的体制变革、机制创新也因此迎来新的机遇。

活动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张燕生对2017年经济趋势发表观点:

张燕生:首先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 提供这么一个好的舞台,让我把最近研究的一些观点向在座的朋友们来做一个介绍。

首先从国际上来讲,2017年是一个多事之秋,2017年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政治的不稳定性是加大的。像特朗普新政,20号以后特朗普新政会有哪些措施,它对世界,它对美国,它对中国会有什么影响?

其次,2017年有什么不可预见的地缘冲突和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形成的冲击是哪些?大家心里头对2017年世界会发生什么,心里头没有底。

2017年传统的全球化可能进入间歇期。我们中国全球化到了哪个阶段了?是不是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回忆一下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会发现全球化,我给出的一个判断是风险有可能是大于机遇。

因此,2017年这么多不确定性,我们怎么能够防范好风险?

从第一个问题说起,2017年经济不确定性会加大,大家最关心就是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讲的要对来自于中国的进口开征45%的关税,在多大程度上会变成行动,如果变成行动,中国应该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2017年透过这些表象,最可能看到的和对在座企业家最可能产生直接影响是什么?我期待着2017年全球深层次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出现。

我认为,谁没有浪费过去八年全球经济的低迷,谁就拥有未来。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哪一个企业和哪些人在过去八年没有浪费危机,没有浪费下行,是谁?

这个地方我也给了几组数据,美国去年三季度的增速达到了3.2,失业率达到了4.6,汽车行业去年新车总销量创历史新高。去年全球的GDP增长是3.1,WTO预测全球的商品贸易量的增长是1.7,但是从去年开始,美国的出口好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出口好于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出口好于亚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呢?

个人认为结构性变化情况是关键,可以看到过去八年的低迷,这个低迷下面,全球经济在结构性调整和改革的努力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在今天他们的表现是不同的。我认为谁没有浪费过去八年的低迷,谁就拥有未来。

回顾危机发生前的美国,它的高技术制造业率持续下降,金融持续上升,地产持续上升,建筑持续上升,最后导致了美国经济的空心化、虚拟化、泡沫化。但是过去的八年调整,今天的美国它的失业率已经下降到了4.6,所以全球现在比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谁是动真的。

世界经济现在面临着“三元风险”。第一元是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互联网+,所有我们所期待的新工业革命的成果和技术,没有改变全球劳动生产率持续减速的趋势。为什么我们讲的这么热闹的新工业革命、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却没有改变全球生产率减速?因此,对于我们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在供给侧,也就是如何能够在技术、结构、体制发生实质性变化,它才能够改变劳动生产率持续下降的困境。

第一个问题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们谈太多的速度、规模、总量,而在所有的这些东西的背后,一些最重要的结构的调整,我们讲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增值,这些因素被遗忘了。我从来都讲全球化,为什么英国人有52%的人投票脱欧,为什么美国会把特朗普选上来?很简单,90年以来的世界把三个基本的东西忘了。第一把创新忘了,第二把公平忘了,第三把制度忘了,包括规则,包括责任,包括协调。

从中国来讲,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八大以来,初步确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有三个基本的点。

第一,新常态,这个新的阶段意味着过去35年的故事过去了,新的35年的故事开始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自己,你是停留在过去35年还是面向新35年?你是陶醉在过去的成功还是把你所有的成功失败归零,从零点出发?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

第三、稳中求进,稳是大局。三个基本点串起来就是新35年如何处理好短期的稳定、中期的结构调整和长期的体制转换。

2016年无论是股市的波动,还是汇市,还是后来的房市、债市,告诉我们,短期的不稳定尤其是金融风险已经危及中长期的结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因此2017年稳是大局,是说明我们现在存在着短期的不稳。但是稳是大局,是为了中长期的调整和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告诉我们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满足需求。比如代沟,怎么划呢?我是老一代,因为我饿过肚子,这一代行为最大的区别,无论有钱没钱,都不花钱。因此,你创新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我不买单,我只买最便宜的,我不买好的。因此在我这一代人,我们说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生产者,有什么样的老百姓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消费者不为质量、品质、创新买单,企业如果搞质量、品质创新,他是没有活路的。现在好在有新一代,他们是无论有钱没钱,他就买最好的。因为他在买预期,他相信他今后一定有的是有钱,因此他从来都是买最好的。因此对我们的企业如果生产不出好东西,新一代就不买单,因此企业就必须转变,这个转变对企业来说是相当于从游击队到正规军,脱胎换骨的转型。因此,我们说对中国的新35年,包括这个主题词核心就是新供给如何能够满足新需求。也就是说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步是像郭总这样的新的消费者、新的需求者诱导出来的变化。

应对,2017年的发展,我们讲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现在在调查研究的时候就发现,现在所谓好企业,是那些销售额保持30以上,利润率保持40以上,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他们的成长意味着僵尸企业的退出,但是我自己有一种直觉,他们真正要想从过去35年汗水驱动的增长转向创新驱动,他们至少还需要五年。五年后,他们的增长模式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如果服务业增加值的上升,意味着我们的企业明白了,要想完成结构调整,就要在工业服务、生产服务上下功夫。而且我们明显的看到,从2012年开始,我们的创新开始形成一条新的趋势线。也就是说2015年我们的研发强度达到了2.1,一共总量是1.4万亿,其中企业投入创新的钱达到了1.1万亿。而且我们会发现在2025年十年后,我们的研发强度将达到2.7,将达到今天美国的研发强度的水平。也就是说像我这样的消费者,导致企业只能生产最便宜的,不能生产好东西的这个时代过去了。未来的十年,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都是从旧常态转向新常态的转型。

我们用十年告别旧常态,用十年适应新常态,来实现一个结构的转换。

这期间有两个“引擎”,对我们的转型是最重要的。一是“双创”,因为双创的核心是要给在座的年轻人机会,就是权力下沉。另一个引擎我们叫双公,也就是说如何用政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解决企业转型,缺技术,缺品牌,缺人才,缺订单,缺资金,缺转型的经验和能力,也就是企业的短板。但单靠市场,市场是逐利的,怎么办?要靠政府、社会、企业,也就是有效的市场要和有为的社会、有责的政府结合起来,来帮助我们企业解决我们的转型之痛。

总结三句话。第一,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特朗普新政,他的那些措施不管是好还是坏,他这些措施你会发现都是供给端的,而且都是能够有利于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减税,包括减少政府的管制,包括在企业创新的短板,通过产学研用补短板。

第二,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刚才讲到我们2017年的汽车有可能能够达到2800万辆,也就是说这2800万辆车相当一部分是由内需支撑和消化的。

第三,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我怎么看“一带一路”?我觉得“一带一路”是必经之路,“一带一路”是中国的企业从游击队到正规军脱胎换骨转型的必经之路。因为“一带一路”政治风险高、制度风险高、经济风险高、经营风险高,往往是全球大跨国公司竞争最薄弱的地方,因此那个地方也是我们企业完成新35年结构转换的必由之路。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徐志进

文章关键词:全球经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汽车金融经济观察报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