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听说国家开始管P2P了,以后会不会死一大片?哪些能投、哪些不能投?”近半个月来,这样的询问到处都是。P2P网贷平台正迎来一场真正的变局。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成立开始,九年间中国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一路飙到了超过6000亿,这是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的千分之六。整体规模虽小,可是P2P网贷贷款余额是以每年都翻两倍以上的速度往上蹿,相比之下,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这个增速仅为百分之十几。
与之相伴随的,一方面是网贷平台为累计超过1000万网贷投资者带来的远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7%—20%以上的超高收益,同时民间借贷利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对新生事物的缺乏监管状态,以及约1/3平台跑路、保守估计约300万投资者受损的巨大风险。
九年来,P2P网贷平台疯长背后,一方面是中国超过7000万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以及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需;另一方面是经过3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居民积累了近138万亿元财富,投资理财需求猛涨。如何规范这个行业,使其既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通道,又能把中国居民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成为监管的难题。
8月24日,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这是中国对P2P网贷行业的第一个具体、实质性的监管办法,也是监管解题的开始。
暂行办法有三方面的核心内容:第一,对网贷平台的贷款数额进行了限制;第二,提高了网贷平台设立门槛;第三,对网贷平台开展业务提出一系列禁令。
这将如何改变中国的P2P网贷行业?未来我们的钱该投向哪里?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网易科技将深入到网贷平台的资金流向,仔细考察网贷平台的资产(指的是网贷平台上的投资者的钱所投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终究需要在实际运营之后偿还本金和利息,因此是投资者的资产)类别,以期帮助大家看到更清晰的图景。
文/温泉
这大概是做了大量大额贷款的网贷平台最焦虑的时刻。
用一位网贷平台老板的话来说:“就像开车上了高速公路,有人喊要把速度降下来!降下来!但是怎么才能降下来?弄不好瞬间就Over了。”
焦虑主要来自《暂行办法》中对于限额的规定。8月24日发布的《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监管的初衷在于“防范信贷集中风险”,毕竟过去1/3平台跑路的现实,已经使得网贷平台声名狼藉,让监管部门极为头疼。可是问题在于,过去网贷平台没有额度限制,在这些平台上,小到个人的千元贷款、大到企业上亿元的贷款都有,而且做大额贷款的平台,资金占比并不低。
据网易科技了解,从网贷平台的资金流向来看,超出限额的业务主要包括:极少部分的车辆抵押贷款、大部分的房屋抵押贷款、网贷平台从融资性担保公司获得的一部分贷款项目、以及部分涉足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互联网金融行业垂直媒体零壹财经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网贷平台的车辆抵押贷款有600亿到700亿元,房屋抵押贷款大约有950亿元左右,担保公司保证担保贷款有2500亿到3000亿元,供应链金融贷款有接近300亿元。由于车辆抵押贷款当中超出限额的部分极少,全国最大的做车辆抵押贷款的平台微贷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微贷网上超过100万的贷款占比仅为千分之四,因此车辆抵押贷款可以忽略不计。亦有业内人士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方向,许多企业在尝试,金额可能没有那么少。后三者规模相加,大约有3750亿到4250亿元,据此大概估算,超出限额的部分将涉及到网贷平台一半左右的贷款。
网易科技在采访中发现,未来关于限额的规定,对网贷的平台最重要的影响将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意味着网贷平台可能需要彻底转换业务方向,因为网贷平台上的贷款项目金额的大小,是由借贷者实际业务需求所决定。这些实际需求在大概率上有其客观的额度范围,并不会因为监管对于限额的规定而变化。彻底转换的难度相当大,因为每个网贷平台的创始团队基于各自的背景,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和能力局限,如果要转换业务方向,需要他们涉足自己之前并不擅长的领域,无异于抛弃过去的积累重新开始。转型结果将决定大额网贷平台未来命运。
另一方面,更麻烦的是,已经贷出去的钱怎么办?一位网贷平台老板告诉网易科技,大部分的网贷平台都有资金池,这是由网贷平台刚性兑付的矛盾所决定的。一方面,网贷平台对投资人承诺刚性兑付,到期就得偿还本息;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总有企业到期不能如数还钱。企业没还钱,平台要刚兑,只能由平台垫资,这就免不了要用新进入的钱去还旧账。照此逻辑,限额之后,对于做大额贷款的网贷平台的挑战在于,新业务流入的钱能否覆盖掉就业务的坏账?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因为旧业务的坏账,可能是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大单,但是按照新规,新流入的钱每笔都要在100万以内。如果处理不好,瞬间死掉并不是危言耸听。
好在,暂行办法并不要求这个规定立马落实到位,而是给了这些平台12个月的过渡期,平台可以在这个期限内逐步调整。可是,这个时间可能非常紧。
有项目额度较小的网贷平台老板向网易科技透露,最近一些手握投资客户的大额平台的客户经理开始主动与他们接触,希望展开合作。大额平台上的资金正在尝试寻找出路。
大额网贷变通难
暂行办法中,对个人或企业在单个平台的贷款金额进行监管,是可以操作的,但是对个人或企业在多个平台的贷款金额进行限制,目前来看还不好实现。因为国内网贷平台相互之间的数据是不互通的,很难监测一个人或企业在多个平台上借了多少钱。9月1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建设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正式开通,但是这个平台目前仅接入了17家会员单位。业界认为,对于个人和企业在多个平台上贷款的额度限制目前“全靠自律”。
不过,调整是必须的,起码单个平台贷款额度的监管是可以实现的。据网易科技向多个做大额贷款的网贷平台了解,目前对于未来转型方向的探讨,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如何继续现有业务,一种是如何转换为新业务。
继续现有业务的方法有三种:借身份证、并购、联盟。所谓借身份证,就是一个借款人只要能借来七大姑八大姨的身份证,使得借款额度在形式上合规,这是可能做到的。并购,就是平台之间通过持股或其他方式,几个平台合并为一家,使得企业的借款可以分散在几个平台上,符合规定。联盟,就是几家平台各自独立,但是可以联合起来对一个借款人提供贷款。
但是,这些办法很快就迎来了质疑。多位业内人士向网易科技提出,这三个变通的办法可能都不是特别能行得通,都存在一些问题。
先看借身份证的方式。这种方法很简单,一个人在单个平台的借款是20万元,只要找到足够多的身份证,借款金额不是问题。可是,今年8月份被曝光的北银消费金融的事件正展示了其中的风险。北银消费金融,是经中国银监会首批获准筹建、由北京银行发起设立的中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3月1日成立。今年8月被曝光的问题是,北银消费金融的代理公司千方百计借用他人身份证贷款,从而绕过对消费金融贷款20万的上限。但是,最后却由于还不了这些贷款而使得风险暴露。
再看并购。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几家公司在业务上有互补之处,并购才有意义。但是当下许多平台的业务是非常同质化的,花钱去并购或持股显得并不是特别有意义。
最后看联盟。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告诉网易科技,联盟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这种模式是否合规,一切转型探索都应以“规范有序”为前提。其次,联盟模式实践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各平台的风控标准不同,一家平台认为合格的项目,其他平台未必都认可,并且一旦发生逾期、坏账等问题,在不良资产处置、风险承担等方面或产生矛盾和分歧,处理不当或对投资者的权益造成损害。
这些方法如果都走不通怎么办?一位网贷平台高管开始讳莫如深,称“这个不适合对外”。
刚需恐难撼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不过,前述高管无比清晰的回答是:“我们一定会根据需求去开展业务。”
超出限额的刚需是哪些业务?网易科技分别询问了做房屋抵押贷款、与担保公司合作开发业务的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刚需所在。
先看房屋抵押贷款平台。一位做房屋抵押贷款的网贷平台人士告诉网易科技,在平台上贷款的多为中小企业主,他们主要是用于短期的资金周转。一些较大额度的贷款,银行也做,而且银行贷款利息比较低,如果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企业就不会从网贷平台上贷款。之所以有企业愿意从网贷平台上贷款,是有各种原因的:有的用钱比较急,但是苦于银行的信贷审批流程比较长,要等银行的信贷审批下来,生意的时机就错过了,但是网贷平台响应更及时、更灵活;有的是征信情况达不到银行要求;有的则是网贷平台对贷款出现问题之后的处置更有把握,在催收方面有优势,因而放贷审较银行更开放些。
再看与担保公司合作开发业务的平台。担保公司保证担保贷款在网贷平台上占相当比例(如文章开头所示),这部分的资金需求也很难降下来。一位担保业界资深人士告诉网易科技,担保公司积极与网贷平台合作,是因为获取资金途径非常有限。担保公司本来应该靠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为企业做担保,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但是国内的担保公司之前有相当一部分是高利贷,他们以贷款企业的名义从银行手中拿到资金之后,又把资金高息转贷出去,从中获利。担保行业在2011年和2014年先后经历了两轮行业整顿,之后许多银行不愿与担保公司合作,担保公司转而与网贷平台合作获取资金,或者干脆单独成立一个网贷平台。此外,许多网贷平台创始团队都是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并不擅长金融资产的开发。因此,担保公司与网贷平台互相有需要。
担保行业从1993年开始在中国起步,到目前有8000多家,其生存基础就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兴起。这些担保公司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要一些擅长较大额度贷款领域的担保公司转换小额担保项目也不容易实现。一位担保行业资深人士告诉网易科技,根据经验观察,目前要满足小微企业贷款,500万是可以的,但是中小企业500万解决不了什么问题,1000万差不多。
国企背景的金开贷,目前主要是与担保公司合作获取贷款项目。金开贷风控服务部部长毛曦曾在银行工作多年,他告诉网易科技,金开贷主要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一般在100万到300万,金开贷平台上在这个区间的项目也最多。目前,金开贷正在与合作的担保公司密集协商,探讨可否100万以内的贷款需求在金开贷平台上找资金,超出100万的部分担保公司再找其他途径拿资金。
最后看供应链金融。这被许多网贷业界人士认为是行业真正有未来的业务。传统银行贷款比较看重抵押物,抵押物达不到要求很难贷到款,但是中小企业很由于资产规模有限,可提供的抵押物相对较少,真正能够从银行拿到钱的中小企业,其实很少。而供应链金融,不仅看企业有多少资产,还要看其生产资产的能力,以及未来有多少资产。他们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信息的掌握,把握交易的真实性和资金流向,从而控制风险。供应链金融一般涉及大宗商品和贸易比较多,比如煤炭、钢铁等行业,涉及贷款金额比较大,一般的单子就上千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显示,2011年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10%至30% ,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0%至25% ,近年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频试水供应链金融领域,将这一规模不断做大。
中国供应链金融服务联盟秘书长徐煜告诉网易科技,做供应链金融的企业不少,但是尝试网贷平台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企业还不多,主要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因为大型企业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比较多,才有更多的融资需求。网贷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优势在于,网贷平台筹资方便快捷,做供应链服务的企业与相关企业有业务往来,了解更为深入,可以较好地控制风险。
一个正在探索用网贷平台做供应链金融的大型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网易科技,他们尝试用网贷的方式来做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因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银行缩减了行业的贷款规模。站在银行的角度,从一个风险较大的行业中识别出好的企业不太容易,隔行如隔山。但是,对于身处行业中、有大量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企业来说,对行业情况更为了解,把控风险比银行更容易。他们有大量从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可是这些额度不够用,所以在尝试用网贷。不过,目前这块的量还不大,大约只有10%的业务放在网贷平台上做。
“如果限额的规定要刚性落地,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就我们企业自己出资把之前的贷款买下来,因为目前这块的数额还不大。”他坦言。
转战新空白地带
转换新业务更不轻松。
先说消费金融。合力贷CEO刘丰在网易有道行业交流会上回忆起2012年尝试消费金融的窘境。他回忆,当时合力贷创始团队对国外的P2P模式比较崇拜,业务严格按照国外的模式来,就是个人对个人的纯信用借款(即无需任何抵押物的借款。有抵押物的借款,如果借款人到底不能还钱,可以变卖处理抵押物来收回欠款。但如果没有抵押物,就全凭借款人的信用,借款人到期不还钱,就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挽回损失了)。结果做下来,坏账率有20%多。自那以后,团队业务迅速坚决转向有保障的房屋抵押贷款。他们得出的教训是,国内外的信用环境不同,国外个人有信用记录,FICO就是专门为每个人的信用打分的,投资人根据网贷平台上借款人的FICO分就很容易判断对方的信用,可是国内的信用记录仅包括了信用卡,贷款等信息并不全面、系统,且并不能为除银行外的其他机构使用。
虽然消费金融目前在国内非常热,但是对消费金融的前景,刘丰本人认为其实并不是那么明朗。他认为国外消费金融能做起来,是因为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普通大众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敢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但是,国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像国外那么完善,消费金融要发展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确实有平台正在努力向消费金融的方向转型,总部位于广东东莞的团贷网就是个典型。团贷网成立早期是主要做房屋抵押贷款、车辆抵押贷款和小微企业融资。但是去年12月,团贷网母公司光影侠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正合普惠,专门做消费金融,团贷网董事长唐军更是宣布“消费金融将成为团贷网的核心产品之一”。这个转型转得轰轰烈烈,去年12月底,以做消费金融著称的有利网的资产团队中有大约1000人加入正合普惠。有利网与团贷网为此曾在舆论上打过一场口水战。
除消费金融以外,做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金交所”),也是网贷平台正在考虑转型的方向,团贷网、理财范等平台都向网易科技表示目前正在探讨走这条路的可能性。
中国第一家金交所,是成立于2010年的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近年来全国各地成立了十几家金交所,初衷是为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金融资产提供一个定价渠道,不过到了后期,很多小贷公司将小贷资产在金交所挂牌,利用金交所进行类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张烽曾专门研究过金交所相关问题,他告诉网易科技,很多金交所成立之后,成交并不活跃,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与小贷公司合作,将小贷资产通过金交所挂牌后放到平台上出售,进行所谓“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因为小贷公司按照规定只能用自有资金放贷,缺乏资金来源。金交所的投资者有一定的门槛,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金交所投资的。不过未来,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资产的融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国民财富也在增长。
不过,金交所并没有安守初创时的“本分”,今年8月即有媒体报道,在行业的一、二级梯队中,陆金所、天金所等均已涉足个人理财。新近成立的几家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则更是在成立之初便瞄准了个人。
众多金融集团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大举进入这个领域。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蚂蚁金服入股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海航集团旗下成立前海航交所,百度发起并设立西安百金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据媒体报道,以交易所为载体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核心是“没有金融牌照,却能做所有金融牌照的业务”,这将为业务延伸出无限的想像力。同时,金交所的监管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目前金交所遵循“谁批谁管”和“归属地管理”原则,主要负责监管主体为地方金融办。但地方金融办的监管模式往往不过是“走走场、过过账,并无真正监管和处罚的能力”,缺乏实权。一行三会目前尚无针对金交所的监管规定。
不过,金交所的审批比较严格,据张烽了解,金交所的设立,一般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要走这条路的网贷平台,恐怕要走上“抱大腿”之路了。
要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把贷款额度降下来难度不小。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向网易科技举例解释了其中的逻辑:比如要做1000万的贷款,以前操作两个500万的贷款项目就可以了,2个工作人员就能完成。现在单个企业在单个平台上最多只能借100万,这意味着需要完成10个100万的项目,才能做到1000万的规模,可能10个工作人员才能搞定。这样一来,平台的人力成本加大,利润空间下降。这还是理想的情况。而实际上,拓展新业务需要一定时间,业务量不可能一下上去,也就是说可能一下做不了1000万的贷款,有可能只能做100万到200万的贷款。这会直接导致平台业务量萎缩,人才快速流失,平台濒临生死边缘。
其实,这次数家具有代表性的做房屋抵押贷款的平台、从融资性担保公司获得贷款项目的平台、以及涉足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都拒绝了网易科技的采访,他们选择了暂时保持沉默。
“未来5年,P2P网贷可能只能剩100家以内,这个领域最终将是资本的游戏。我想象不出来P2P网贷最后会怎么收场,但现实一定非常残酷。”一位网贷平台老板的感叹中带着些许悲壮。
- 宁德时代超级增混电池品牌暨新品发布会官宣10月24日举行
- 10月20日周日《新闻联播》要闻19条
- 武契奇与普京通话 重申塞尔维亚不会对俄实施制裁
- 财联社10月20日电,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表示,今日下午1点左右,接到报告称壳牌陆上管道发生油泄漏。
- 2024宁德时代超级增混电池品牌暨新品发布会官宣10月24日举行
- 深蓝将全额赔付品牌延期交车导致的用户补贴损失
- 财联社10月20日电,埃及石油部长表示,埃及将204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从之前的58%下调至40%。
- 中信证券:增量政策累积落地将带动经济不断改善
- 新一股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中东部将有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
- 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李景祥:持续推动京港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深化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