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媒体人转型 光卖订阅就卖出过千万

[摘要]为了确定产品和运营的模式,罗振宇需要和李翔沟通的事却不只是给产品取名字那么简单。比如请马云等大佬来背书,知识分子性格明显的李翔一开始并不愿意去麻烦别人。

时代周报记者 高扬 发自广州

内容创业一天比一天火热,即使最没热度的“知识变现”仿佛也攀上了风口。继果壳网的“分答”、知乎的“值乎”蹿红后,著名媒体人李翔和罗辑思维合作推出的付费订阅产品《李翔商业内参》,竟也在短短两周内收获了5万多订户,订阅收入共计1000多万元。

不同于广告、软文、电商、打赏等变现方式,《李翔商业内参》选择直接售卖内容,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截至目前,这个数字仍在增长。

李翔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商业记者之一,他采访过中国商业世界几乎所有知名人物:如柳传志、张瑞敏、王石、马云、丁磊、程维等。在媒体从业12年,李翔先后担任过《经济观察报》主笔兼总编辑助理、《彭博商业周刊》副主编、《时尚先生》执行主编及《财经天下》周刊主编兼出版人。

“可(显得)有思想”

大约半年前,李翔从《财经天下》辞职,开始与罗振宇团队合作筹划自己的产品。6月5日,《李翔商业内参》在罗辑思维旗下应用“得到”上推出,马云、雷军、柳传志、陈可辛等名人大咖纷纷推荐,上线当天就获得1万订阅量。

第一位订户马云发语音称赞说:“我很喜欢和李翔聊天,他愿意去了解一家公司,尊重一家公司,没有那么多的先入为主”,马云还表示:“会关注他的新媒体产品:李翔商业内参,也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自己的本事,很好地记录这个商业的新时代。”

《李翔商业内参》每天推送10条左右的精选信息,其中一部分会有李翔的个人点评。另外,每条信息会标注“用途”,或者官方介绍中所说的“应用场景”。时代周报记者发现,每条信息下会贴上“可入PPT”“可做谈资”“可好好学习”“可开脑洞”等标签,甚至还有比较搞笑的“可(显得)有思想”。正文的后面,还会有一些精选评论。

片段式的信息、快餐式的阅读目的,这种风格似乎与一篇 的商业报道格格不入。李翔与罗辑思维将产品的特色概括为:省时、高频、高质量、人格化、极简5大特点。

6月17日,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李翔,他向记者讲述了《李翔商业内参》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形态。

罗辑思维的策划

如果说李翔作为资深商业记者的经验保证了《内参》的内容质量,那么它的形式可能更多地取决于罗振宇和罗辑思维的策划。

李翔和罗振宇是通过财经作家吴晓波认识的,那时罗振宇还是第一财经频道的总策划。去年十一前后,罗振宇开始为那场著名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做准备,在他和罗辑思维CEO脱不花的邀请下,李翔帮忙做了这场演讲的总策划。在和罗振宇的合作过程中,传统媒体人职业路径的演变是他们经常谈起的话题。

罗振宇相信,未来大家会为内容付费,尤其是服务型的、有用的内容。另一方面,李翔在自己的公司也做过一些新媒体项目,但都不是特别顺利。春节前后,李翔去了一趟硅谷,并和李开复聊到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李翔决定做自己的产品。

当时,《华尔街日报》有一群记者离职创办了一个名叫Information的资讯产品,按照用户付费的模式去运作,一年200多美元,保持单纯的内容。李翔把Information的链接发给罗振宇后,后者马上回复说,这就是我想要建议你做的。

几个月后,《李翔商业内参》成为“得到”上的第一个付费订阅专栏。此后,《槽边往事》《樊登速读》等陆续上线。

付费订阅的做法排除了广告、软文等有可能损害内容质量的因素,让内容创作者专心生产内容。在一篇名为《我如何停止忧虑转爱销售》的文章中,李翔称这是“一条让做内容的人体面生存的方式”。

可能是因为《李翔商业内参》是“得到”上的第一个付费订阅专栏,罗振宇为它所花的精力也更多一些。确定要和罗辑思维合作后,李翔借用了罗辑思维的一个会议室作为办公地点,双方的讨论也更加便利了。

就像罗振宇每天早上的60秒钟语音,《李翔商业内参》必须保证推送的质量,频率的稳定。这种情况下,长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重新考虑产品的形态。大家经过一阵头脑风暴后,罗振宇提出说,应该用《世说新语》的方式,于是大家都买了《世说新语》和余世存的《非常道》来研究。这样,《李翔商业内参》每天的推送就由10段左右没有直接关系的精选信息组成。

极简内容与适度调侃

每条内容,李翔表示都遵循极简原则:如果不是明确的肯定,就是明确的否定。李翔解释说,现在的目标是帮助用户提高效率,所以让用户在知识面前犹豫徘徊是要命的。

李翔解释,这种方式首先符合人接受信息的特点,用非常简练的语言把人的认知表达清楚;其次也符合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特点。李翔说,内参只是一个入口,用户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会自己进一步挖掘。

对于“可入PPT”这类标签,李翔解释说,既是场景化阅读的需要,也是一种适度调侃,当然,关键是哪种调侃才算适度。

当然,还有“李翔商业内参”这个名称。李翔告诉记者,在产品成型前,罗振宇每次开会时都会说,“一定要把你名字放上去”。罗振宇希望这样能把作者跟产品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个想法,罗振宇也是经过多番讨论才说服李翔。李翔对记者说,长期以来习惯了机构里的做法,认为个人的名字不太重要。“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个可有可无的事情,名字不太重要,后来我才慢慢感觉到是个重要问题。”

和罗辑思维合作,李翔和他的团队只负责做内容,推广、运营等工作大部分是由罗辑思维负责。但是,为了确定产品和运营的模式,罗振宇需要和李翔沟通的事却不只是给产品取名字那么简单。比如请马云等大佬来背书,知识分子性格明显的李翔一开始并不愿意去麻烦别人;比如罗振宇建议李翔,开始的时候要用小团队,这个团队于是从最开始的十几个人变成不到5个人;再比如内容应该口语化,让人很快就能接受等。

《李翔商业内参》上线后,李翔不会再往其他平台发稿。他解释说主要是精力的问题。“现在只有中午吃饭和晚上做完工作才有时间见别人。”这种长期高频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能持续多久呢?李翔回答说,至少现在这件事很有意思。

“我是对商业世界本身的变化感兴趣的人,着迷于捕捉变化,所以这点上其实没有特别多的考虑。之前蛮困惑的是,很多有传播价值的东西,但传播效果很差,很打击人。所以现在愿意试验这个事情,看看怎么把有价值的内容生产出来,让用户能够接受,有更多人愿意看。”

尽管《李翔商业内参》一炮而红,但国内糟糕的版权保护让人不得不为付费阅读的未来感到担忧,机构型媒体没能建起来的付费墙,会在“得到”APP或者其他平台上持续存在下去吗?

眼下,《李翔商业内参》就已经迅速出现各种盗卖形式:有些微信公众号截图转发文章内容,有些以付费进群的形式,20元一位就可以看到原价199元的内容,在淘宝上,《李翔商业内参》以1元到几十元不等的价格出售。

抄袭不是李翔现在考虑的问题,他说,只要你跑得快,别人总会跟不上。李翔对用户付费的未来非常乐观,因为人的注意力会越来越稀缺。不过,现实总是很骨感,《李翔商业内参》的火爆是不是内容创作者体面生存的一个开端,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