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业做电视、做手机是种短视行为
文/马丁 公号:martingoo
先确定大前提:新硬件产业并不是指单纯硬件,而是“软+硬”的产业生态。“硬”“软”(内容)互为表里。
作为硬件最重要的内容匹配对象,视听业介入新硬件领域越来越普遍视。比如,乐视做电视、手机、汽车,优酷的智能硬件策略,近期芒果传媒3亿投资极米科技。视听业已认识到硬件的战略性作用。但这么做到底靠不靠谱。
视听业的硬件观念与新硬件规律相悖
新硬件兴起,视听业面临着一个被忽视的选择:基于传统内容来做硬件,还是基于新技术来做内容,可能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产业之路。
不论电影诞生,还是电视发明,产业逻辑都是硬件引导内容(纸媒其实也可以看做特殊“硬件”,而技术进步导致文图领域中硬件的载体化趋势也越发明显),即,硬件决定媒介形式,而某种媒介往往偏好某种内容表述形式,从而决定内容形态。所以内容产业的展开围绕媒介进行,电影如此,电视亦如此。
因此,作为划分产业代际的“新硬件”,因为重新定义“硬件”与人的关系,某种意义上应该会重构现有的主流媒介,生成一种全新媒介渠道。表现在视听领域,新媒介将重新定义内容形态,而不会是以匹配现有内容的姿态来出现。这是鉴别视听业硬件能否被视为新硬件的标准,也是其产业发展的规律。
当下的视听业,无论做电视、盒子,还是做手机,实质上属于渠道数量之变,是对主流传统渠道用户的分流,吃的是存量用户。这些硬件所匹配的内容,显然是基于传统制作人才和传统制作方法进行的,其内容形态本身就不会有本质上的突破,用户只不过是换了个阵地来消费依旧传统的内容。
这种视听硬件观念,说到底,是为匹配传统内容而研发生产的,走的是硬件匹配现有内容的道路,即,传统内容是骨架,硬件是外层结构。放在现阶段代际更替的产业环境下,其最大的弱点是,传统内容形态,会严重限制硬件的想象和升级空间。这也是目前“互联网+视听业”的策略短板。
下一代网络形态,决定视听业的内容取向和硬件观念
“pc+移动”是连接成线,线状成网,集中于“文图+视听”体验。这种体验与传统视听内容的取向契合,决定了视听业现阶段的硬件取向,即,基于传统硬件的价值观念。但传统硬件策略显然不符合新硬件所推动的新产业趋势。
那么新的硬件背景下,视听业到底该走向哪里?回答该问题之前,一个更重要的疑问反而是一直被忽略的,即,基于网络展开的下一代视听业,将会面对怎样的网络形态。
“新硬件”通过与“人”的直连,形成的未来万物互联局面,会对现有网络进行重建,新网络将带来崭新的视听体验,而其作为未来内容最大出口,内容产业也必然将会围绕新网络进行搭建。
从这方面看,传统内容将有巨变的情况下。现有传统硬件,肯定无法很好适配新网络中的新内容。一如当初3D影片的出现,2D体验的院线根本没有相关硬件承载3D电影的价值,才有了iMAX屏幕的跃进式建设。
因此,视听业的硬件和内容重建,遵循这样一个隐性逻辑:“新硬件”带来的“新连接”方式,将会带来新的网络形态,而新网络(媒介)作为新内容重建标准,将会重新定义内容形态。如果视听业试图在硬件领域有所进展,那么其硬件策略是围绕着新网络(新内容)来展开的。而不是目前基于现有内容展开的。
所以,所有问题都将回到原点,未来的新网络到底是什么形态,其构成逻辑又是什么,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看清楚下一代视听业将走向哪儿。
基于虚拟实现的“在线网络”,将会重建视听体验
扎克伯格认为,手机移动端是现在的社交平台,而主打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VR)是未来的社交和应用大平台。这种认识逐渐得到市场认可。Facebook收购Oculus推出CrescentBay,Sony推出ProjectMorpheus,三星联合Oculus联手打造Gear VR,都是趋势体现,VR有望成为未来网络的底层技术
沉浸式体验与传统网络的最大区别是,用户的“人格”是全程参与网络。新硬件与人的连接方式的升级,最牛逼的地方是,把“人格”投射入网络,重新塑造原本只有在真实世界才能形成的高度完整的感官体验,而这将会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底层建设逻辑。这种方式也将彻底改变人的视听体验。
比如,现有的体验主要是“视”和“听”,沉浸式体验有可能触及到嗅觉、味觉、视觉、感觉、听觉,人的完整度大幅度提高。
所以,万物连接的实现,是通过VR技术以社会主体的“人”完整进入网络为价值标准,以此实现高度拟态化的“第二社会”。该背景下,视听业新硬件策略的瓶颈,并不在于新硬件本身的突破,而是主打沉浸式体验的新媒介环境下,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重建内容,以此来契合新的体感环境。
可以预见,VR作为未来通用体验,内容制作门槛将被大幅提高。基于传统制作人才和传统制作的传统内容不再适配。为了匹配新的VR网络,“技术要求”会得到战略性重视。内容制作从传统的单纯注重人才,逐渐转向注重技术工种。因此,传统制作人才该如何与技术对接将会成为视听业的新课题。
为什么说,基于传统硬件是一种产业短视
不过,内容虽然是当务之急,但个人并不认为,视听业现在就去做硬件就是错误之举,只不过内容生产能否跟得上整个技术环境变迁,更关系到视听业的生存。视听业做硬件,对自身优势的增加还是有好处的。
问题是,目前视听业中,不少公司将手机、电视等传统硬件视为产业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明显是一种短视。
视听业基于传统硬件的所谓视听新市场,虽然依旧拥有较强的扩容潜力,但随着眼镜、头盔等VR、AR新硬件的推出,因为其更好的体验和可塑性,正在分流基于智能机、电视、盒子等所谓互联网硬件的视听新市场的增长潜力。
“沉浸式体验”的未来网络中,围绕传统内容设计的电视、手机、盒子,在观念上已然落后。传统硬件,放在5~6年前可能更合适。毕竟,存量用户有两个大池子,一是电视,二是移动,通过传统硬件的网络化对存量用户进行截留,并为未来VR新硬件进行用户储备和导流,时机把握好,或许能形成良好的马太效应。但现在做,迟了。
对大公司而言,双管齐下不失为好策略
以目前一窝蜂做“新硬件”的环境看,市场上没有明确专注适配VR环境的内容制作公司。技术作为能否实现VR内容制作的大前提,利用好真空期,进行技术积累或许很有必要。同时制作技术作为国内内容领域的最大短板之一,国内公司也有望与巨头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出发,这是巨大机遇。
从内容发展趋势看,技术领先将是实现内容领先的必经之路,以好莱坞制作为参照,制作层面技术占比会越来越大。相比现阶段内容门槛大幅降低的现实,不需要太久,内容门槛将再一次大幅提高,意味着,绝大部分内容制作人会被关在门外。而门槛的提高,则意味着这个行业广阔的商业纵深。
不过,目前通用VR硬件设备毕竟还未诞生,如果视听业缺乏硬件配套,内容成品与第三方硬件实现匹配,商业层面或许会遇到不少问题。
因此,从“软”“硬”两端共同入手,或许更能形成协作效应,打开视听业自己的市场上升通道,有利于在未来众多关联产业中占据主动。当然,“软”“硬”两条腿走路,最大的好处是形成自己的平台或生态效应。毕竟,小公司做内容,大公司做生态,是未来的主要产业形态。
苹果的“软”“硬”结合,形成生态,首先是产业先机,同时是策略正确。视听业如果是奔着做生态和做平台的目标去,现阶段应该是个机会。想做生态,时机点很重要,一般契机会出现在产业初始,中间两三年时间。因此,策略如果正确的情况下,抓住机会,完全具备再造一个苹果的产业机会。
万物互联这块蛋糕到底怎么吃,视听业的视野或许应该跳出所处的行业,不管是做硬件,还是进入产业上下游进行关联产业的垂直化发展,都不失为一种尝试的方法。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新技术导向的新硬件专业公司,视听业在VR技术层面有着巨大落差,考虑到技术积累和团队建设层面的时间成本,收购一个技术出众的新硬件公司,协同内容共同发展,可能是更好的策略,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商业覆盖率。不过,考虑到新内容和新硬件前期,都缺乏行业标准,这种协同发展,对于抢占产业标准或许也很有好处,而谁都明白制定市场标准则意味着什么。
最后啰嗦一句,VR网络的大环境下,爱奇艺龚宇所说的“电影院未来会消亡”,或许真的只是时间问题。基于人格的高完成度的感官网络环境,其实已具备替代现实世界的可能,“灵魂永远、身体消亡”,撇开人类伦理不谈,终极意义上的人类“天堂”,是否就会在凡尘中降临呢?这会不会又是视听业的终极“彼岸世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