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眼中,中国出行市场是世界上最富挑战性、最复杂,却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而现在,除了需要面对本土和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手之外,滴滴还需要面对不断更迭的政策变化。
网约车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网约车队伍鱼龙混杂,监管部门与网约车平台信息沟通不畅,司机个人信息、司机乘客数量、平台纳税及营运情况等数据无从掌握。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可以拒赔,网约车平台只能兜底;网约车数量无从掌握。
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今年,随着神州专车正式获准挂牌新三板、易到获得乐视投资起死回生、滴滴与优步中国完成继快的打车之后的第二次合并,出行领域的共享经济显得热火朝天。
可是一纸新规的出台,让网约车的2016年增加了变数。
2016年10月8日,北京、上海、深圳几乎同时发布网约车新规草案,直接针对滴滴打车司机的准入门槛,滴滴司机必须是本市户口,同时运营车辆必须满足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2.0L或1.8T等等相关规定。
伴随各地政策落实的严苛限制,网约车的火热在年末开始降温。
网约车该不该严格管控?
面对新政的出台,滴滴、神州、易到等公司均作出官方回应,表达对于新政的支持,每家的措辞也都不尽相同,只有滴滴表达了自己对于各地政策的担忧,并以自己巨大用户量与“共享经济”的大旗,希望各地方政府“高抬贵手”.显而易见,一家独大的滴滴是受新政影响最大的企业。然而,各地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如滴滴的心愿。
在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眼中,中国出行市场是世界上最富挑战性、最复杂,却也是最有潜力的市场。而现在,除了需要面对本土和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手之外,滴滴还需要面对不断更迭的政策变化。显然,这才是滴滴在出行下半场遇到的最大挑战。
而一些网络红人大V,诸如张维迎、周其仁等,也发声表达对于各地网约车新政的批评,认为这些要求太过严格,是对“共享经济”发展的掣肘。
网约车的确相较传统出租车行业更加方便,那政府就不应该管了吗?而且,滴滴真的属于“共享经济”吗?
同济经管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褚大建分析说,“共享经济”英文的原意是指“协作消费”.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C2C的汽车分享的前提条件:一是用存量小汽车进行分享,而不是增量;二是兼职做汽车运营服务,而不是全职。“滴滴被怀疑,是因为只有很少部分是符合标准的分享车,多数是变相出租车。”而他更是直言:“从严格意义上讲,滴滴里面虽有符合分享经济本质的部分,但更大部分是冒分享经济之名,行出租车之实,将”黑车“正式化,抢正规出租车司机的饭碗,这其实是与分享经济的内涵背道而驰的。”
滴滴出行目前最主要的几个业务,滴滴出租、滴滴快车、专车和顺风车,除掉最后一个之外,前两者大部分都是“专职司机”,这与出租车公司主要的运营模式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司机拉客、平台分成。
所以,地方政府出手管制滴滴,其本质是在限制出租车的数量,减缓拥堵恶化。这跟北京和上海要求出租车司机必须是本地人、本地牌照并没有任何不同。
或将告别滴滴快车
网约车新政的推出,让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网约车合法化的国家。然而网约车的落地之路,注定不平坦。特别是滴滴业务单量最大的快车,可能面临一次致命的打击。
从目前各地政策来看,要求网约车必须是B级以上的车辆,在车辆的配置上必须高于普通出租车,提供WiFi、纸巾等服务,而且还限制车辆数量,甚至明确规定网约车价格必须高于出租车等。
很明显,用网约车的准入标准来规范,那么市场上现有的快车基本上将“全军覆没”.
一直以来,在滴滴组成中,快车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地方政府对出租车行保护主义政策,那么必将会限制网约车数量以及准入门槛,等于是降低滴滴快车数量。
其次,新政还要求网约车进行认证并且按照公里数或者年限实现强制报废。这是很多加入滴滴的车主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如果进行网约车认证,那么私家车的属性就将会发生变化,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加入滴滴平台只是为了兼职获得一些额外收入,并非作为全职。网约车也实施按年或者公里数强制报废,则会导致用户成本上升,由于普通出租车多数都是10万以下,甚至是更为便宜的汽车,而部分网约车都是B级甚至是C级汽车,一旦按照年限或者公里数实施报废,那么必将会导致部分B级以上车主离开平台。
其实,新政明显就是想让网约车变成更为高级的出租车,提供差异化服务,避免直接与出租车竞争,但是滴滴的最大客群仍是快车用户,这部分群体是直接与出租车竞争的。
再次,长期以来,滴滴都是烧钱培育市场。收购快的以及优步中国,并且迎来了网约车的合法化,终于结束了长久以来的烧钱策略,滴滴急于实现盈利,已经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提高了用户打车成本。
滴滴能够实现快速成长,完全在于补贴,降低了用户打车成本,如果后期价格一再上调,那么用户还可能回归出租车平台,而出租车平台的优势在于安全快捷,不用等待,熟悉路段,可以快速将用户送到目的地。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滴滴快车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滴滴继续以原有模式跟进的可能性不大,线下合作车辆的前景并不乐观。从滴滴方面来看,快车是用户基础最广的板块,承担着为软件引流的重任。因此,与快车的道别已经成为注定的事情。
但是,如果快车业务急剧缩减,滴滴很可能加大在出租车及城市其他出行业务的推广。
滴滴小巴悄然扩张
果不其然,12月1日,滴滴小巴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即日起,在北京五环的用户也可以叫滴滴小巴了。
这是滴滴小巴在今年6月上线后,首次正式扩张运营范围。继北京回龙观之后,新的运行地图中新增了天通苑、清河、霍营、西二旗、上地等片区。这片区域覆盖了联想、百度、中关村软件园等上班族集中的“地标”.主要解决用户短途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例如从地铁、超市到小区,从地铁到公司等。
在最新版的滴滴App中,滴滴小巴位于出租车和专车之间,比较显眼,车辆以7座的小面包和商务车为主。运营模式则有点类似于拼车,乘客在手机应用上发布乘车需求,司机接单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定位推荐上车点,司机到指定地点接到乘客后,再去下一个上车点继续接客,拼满乘客为止。每辆车在每个上车点只停留2分钟,乘客不到,此单则被认为无效。
据滴滴一位内部人士称,从一定程度上说,滴滴小巴可以理解为一个实验项目,所以在推出的初期,滴滴并没有对此进行大的宣传和曝光。
目前,滴滴小巴仍在试运营阶段,但在网约车新政的调整下,滴滴小巴的新业务必然也是其应对措施的一环。受网约车新政的影响,目前滴滴快车、专车的单量都有所下降,这也就不难理解滴滴为何在此时扩大滴滴小巴的运营范围了。实际上,滴滴一直想在巴士领域进行尝试,试图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去年,滴滴曾推出滴滴大巴业务,为一线城市早晚高峰出现的通勤族提供巴士服务,但大巴业务并没有给滴滴带来可观的收益,所以,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滴滴小巴可能会成为滴滴的重点扶持对象。
毕竟,对于滴滴来说,寻找新的出行需求、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滴滴与优步的对决
滴滴出行CEO程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出行领域的上半场还没有完全结束,但下半场的确已经开始,上下半场是交错在一起进行的。而现在,滴滴的主场比赛已经打完,接下来会去打客场。程维口中的客场,指的是滴滴的国际化。除了此前与Lyft、Ola、Grab等海外叫车软件的合作,滴滴本周还宣布与安飞士巴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为超过3亿的中国用户在近17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境外安飞士以及巴吉的租车服务。
“我们坚定地认为除了在国内做各方面的竞争,我们也希望走出去。像华为一样,它一直在跟世界顶级的高手竞争,它不断成长。我们也希望滴滴未来十年能延续过去四年的成长,我们对竞争的态度是非常拥抱的。”程维说。
而在海外战场,滴滴还将面对老对手优步。
按照公开的信息,滴滴和优步中国的交易完成后,滴滴和优步全球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其中,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但拥有滴滴17.7%的经济权益。
而滴滴背后的终极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名叫Xiao-ju Kuaizhi Inc.(简称“小桔快智”)。作为滴滴境内公司的核心,“滴滴系”的旗舰公司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注册地在天津的滴滴(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权益的互换和典型的VIE架构(可变利益实体架构)意味着,滴滴与Uber的竞合关系,无法消除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的角逐。至少在美国,优步的光环会给滴滴的上市路带来不小的麻烦。除非滴滴改变VIE架构,回国内IPO(首次公开募股),但这无疑会抑制它的估值。
这种架构还有一层风险。那就是网约车的监管涉及复杂数据,本地监管部门要求所有数据都必须落在本地,服务器架设在本地,我国政府要求必须将这些公司的监管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既有对用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考虑,也有对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考虑。而VIE架构,决定了一旦滴滴在美国上市,它在资本市场将面临中美两种监管体制的影响。
互联网行业往往是创新早于监管,但在发展过程之中,它又必须逐步融入监管。“在这方面,我们确实比大多数的互联网行业挑战要大一些,除了激烈的竞争、资本,监管是占很大一条。”
在这一点上,程维的态度反倒比较乐观。他表示,回顾过去四年滴滴走过的路,从禁止手机软件叫车、不允许加价、部分地区禁止高峰期使用打车软件,到2014年政府鼓励打车软件替代传统电话叫车,滴滴始终在做产品创新并逐步推出专车、快车、顺风车、移动公交。直到2016年7月,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一个在国家层面支持网约车发展的国家,这种趋势甚至是早于欧洲、美国的。
正如程维所言,滴滴一直在竞争与挑战中成长,成为今天互联网出行领域的巨无霸。他坦言,对于新政的出台,很多人看到的是危机,而滴滴看到的是改革,是未来的机会和希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举办原生鸿蒙之夜暨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推出HarmonyOS NEXT和多款新品
- 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原生应用超15000个,开启更多机型公测
- Gartner发布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代理型AI与AI治理入选
- 多项数据成果重磅发布,2024全球数商大会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论坛在沪顺利举办!
- 被欧盟重罚170亿美元后,特朗普爆料苹果CEO库克打电话向自己求助
- 2024全球数商大会在上海盛大开幕,共绘数字经济新蓝图
- 2024全球数商大会开幕:数“聚”上海,“链”接数字经济新未来
- 大疆正式起诉美国国防部,就错误列入CMC制裁清单提出抗议
- 揭秘Neuralink脑机接口的“主刀人” 他是马斯克野心的幕后操盘手
- 京东发言人证实:刘强东章泽天夫妇遭有组织造谣,警方已介入调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