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穿戴鼻祖Pebble的倒掉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寒冬与机遇

12月15日消息,智能可穿戴设备曾经被视为继智能手机后的又一大新兴领域,它曾经引发的全新生活方式热潮也被无数风投及厂商无限憧憬过。然而,经过了2015年的辉煌后,来到2016年的智能可穿戴行业,似乎正在以难以挽回的态势急速跌入谷底,产品销量下滑、关注度不复存在,冰点之势逐步形成。

12月8日,Fitbit确认收购智能手环品牌Pebble,此次收购耗资4000万美金,内容涉及到Pebble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独立App、固件开发,以及各项其它知识产权。

Pebble的被收购并不意外,虽然它曾经创造了智能手表上线1小时筹资100万美元的众筹神话,但在整体大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Pebble的发展陷入困境,不仅欠下了巨额债务,新品众筹也被取消,筹到的资金将原路退回给用户。

但即便是收购了Pebble,Fitbit的日子也没有好到哪去。从Fitbit近期的报告来看,其1090万的注册用户中,活跃用户仅为670万,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然而,Pebble的陨落并不是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首次遭遇到的重大打击。早在去年年底,同为可穿戴设备巨头的Jawbone宣布裁员15%,且关闭了位于美国纽约的办公室。贵为“可穿戴设备鼻祖”的Jawbone,竟也不得不放弃曾经另其声名鹊起的智能手环业务,不难看出市场的变化莫测。

在Jawbone之前,另一个激流勇退的例子则来自于Nike.早在2012年,Nike就试水可穿戴设备领域,推出了Fuelband健身手环。但到了2014年,Nike却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这一块业务。当时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志不在此的Nike缺乏耐心等待市场的完全成长,但回头来看,Nike当时的壮士扼腕之举无疑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从各大机构的统计数据来分析,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滑落态势极为明显,而其中又以智能手环品类为最。IDC公布的报告称,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手环尚占据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一半市场份额,然而到了第二季度,智能手环的品类已经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了。IDC甚至给出了预测称,2020年,智能手环在可穿戴市场中的份额将下降至28.5%.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对于去年还趋之若鹜的诸多智能硬件厂商来说,这个冬天来得实在是快了一点。

智能手环的悲剧恰好折射出整个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通病:用户粘性不足,产品迭代缓慢。从用户的角度分析,有意愿佩戴智能手环的无外乎三类人:

1、热爱运动的人。佩戴智能手环,可以更加精准的掌握自身的运动量,进而指导自身进行更加科学的运动。在没有智能手环之前,每个运动者都会用某种方法进行估算估算,误差会相对比较大,有了智能手环之后,运动者可以以智能手环上显示的数字作为标准,将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智能手环的数值进行比对。外设最大的意义不是告诉运动者实际运动了多少,而是告诉运动者你自己的感觉和实际的数字之间有多大差异。但问题在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数值上的误差已经极为接近,在熟练判断自身的运动量后,智能手环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2、不经常运动的人,希望通过智能手环督促自身定时定量进行运动。而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时冲动办健身卡却最终虎头蛇尾的例子简直不能再多了,想靠一个手环彻底扭转局面,最终悲剧的一定是手环。这不是手环出了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惰性。

3、第三类人则是喜欢追求新奇,潮流的科技爱好者,他们并不在乎运动的多少,只要是最新鲜的产品,总会跃跃欲试一往直前。但科技产品的换代速度却又不断加速从未停歇,这就导致刚刚购入智能手环的新新人类见到智能手表不可自拔,于是前浪就死在沙滩上了。

智能手环的不具备粘性,功能单一,使其很容易被其他电子产品所替代。尽管厂商们着力在外观上下大力气变革,往时尚感上靠拢,但实用性的缺失却不是颜值所能弥补的,靠冲动型的消费不可能长久。所谓的运动、心率、睡眠监测,只是给用户呈现了监测的数值,却没有提供数值背后深层次的建议和方法,这就让可穿戴设备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虽然各个产品都已智能手环自居,但这里的智能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智能化。

于是,谋求转型就是智能手环厂商的无奈之举。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从智能手环发展到智能手表,也就是俗称的迭代。如同MP3取代了CD机,智能手机取代了呼机手机商务通一样,智能手表取代智能手环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当苹果都宣布进军智能手表领域的时候,智能手环的所能存活的时间就正式开启了倒计时。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智能手环厂商都已成为昨日黄花,起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有几家厂商活得还算滋润,而这中间的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中国。为什么传统观念里最具创新性的欧美厂商逐渐没落,而中国厂商却呈现异军突起的架势?

因小米手环而声名鹊起的华米科技,算是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一个成功者。近期,面对Pebble的贱卖,华米科技CEO黄汪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黄汪认为,欧美智能硬件公司因为远离中国这个供应链、制造中心,因此研发效率低下,成本控制能力差。小米手环用5元人民币搞定的电池,到了Fitbit那里变成了1.5美元。无论开模具还是试产,远在硅谷的创业公司大佬根本不知道深圳的工厂和供应商那里发生了什么。

但中国智能硬件厂商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缺乏创意和产品定义能力,大部分设计能力都来自于抄袭欧美同类产品。深圳有大量的硬件团队,靠实现国外产品80%的功能,加仅需国外产品20%的定价来尝试,无往不利。可如果没得抄呢?乔布斯离去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智能手机的革新速度已经明显放缓。在智能可穿戴上同样引领潮流的欧美厂商相继垮掉,对于中国团队来说,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所以,如果想在智能硬件领域闯出一片天,团队应该尽量离供应链和制造中心近一点儿,招募扎实靠谱的硬件团队,告别抄袭, 挖掘消费者的需求,这才是成功的根本。

不管怎样,在消费电子更新速度愈发加速的这个时间点上,智能手环已经被智能手表逼上了绝路,但逐渐继承了运动功能的智能手机,会不会是智能手表的下一个拦路虎,谁也说不好。但好处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前赴后继,才让智能可穿戴设备更令人期待,未来会衍生出什么形态的全新产品,又会有怎样不同的玩法诞生,这才是最奇妙的。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2-15
从可穿戴鼻祖Pebble的倒掉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寒冬与机遇
12月15日消息,智能可穿戴设备曾经被视为继智能手机后的又一大新兴领域,它曾经引发的全新生活方式热潮也被无数风投及厂商无限憧憬过。然而,经过了2015年的辉煌后,来到2016年的智能可穿戴行业,似乎正在以难以挽回的态势急速跌入谷底,产品销量下滑、关注度不复存在,冰点之势逐步形成。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