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一年一度的IBM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
这大概是近年来最受业界关注一届IBM论坛:过去一年里,IBM遭受了近十年来最猛烈的批评和大幅度的业绩下滑,包括IBM自己都认为已经走到了一个事关存亡的转型路口,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明确表示:“IBM正在经历一场宏伟的变革,要重塑我们的公司。”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
这因此也成为该公司近年来最不务虚的一届IBM论坛:因为IBM比较明确地展现了IBM全球及IBM中国整体战略。
首先,IBM明确提出“IBM即服务”的整体转型目标。IBM宣称“这是自从IBM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适应业务发展而建立大规模销售队伍以来,公司战略的最重要转变”.
基于整体目标,IBM制定了三大具体战略:第一,借助数据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开辟新市场;第二,面向云计算[注],重塑企业IT基础架构;第三,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
简单地理解,就是大数据[注]、云计算、移动、社交成为IBM的主要业务方向,一切的研发、收购、业务整合将以此为核心展开。不过,几乎所有的企业级IT厂商都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与社交视为重点发展业务,因此核心问题是IBM具体如何实施来争夺该公司在三大领域的领先地位。
大数据:IBM有自己的玩法
在大数据方面,IBM目标是构建最深入最全面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分析一直是IBM重中之重:自2000年以来,在IBM收购的近百家公司中,大数据及分析领域的收购超过35家。例如,商业智能软件Cognos、统计分析软件SPSS、数据分析与迁移软件Butterfly Software、云数据分析软件Emptoris 和DemandTec、非结构企业数据分析及管理软件StoredIQ等。同时,IBM每年在大数据及分析领域研发上投入超过30亿美元。IBM已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球6个城市部署全球业务分析解决方案中心,拥有近 9000 名顾问和400 名数学家。同时,该公司还是全球最大的数学博士的雇主。
因此,IBM当前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其实很强大。第三方研究机构Wikibon报告显示,2013年大数据市场,IBM以近160亿美元营收排名全球第一。
真正凸显IBM大数据战略与众不同的是,IBM还选择以沃森为基础发展认知计算。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表示,IBM认为具有自学习能力的认知计算是继制表计算、编程计算后的第三个计算时代,是引领大数据时代全新的计算模式,也是IBM致力于占领未来科技至高点的一项长远决策。
问世三年的超级计算机沃森(Watson)是IBM认知计算的实际体现,IBM已经宣布投资10亿美元成立了IBM沃森集团,专注开发和研究,并将支持云交付的认知应用和服务引入市场。
IBM相信,就象上世纪60年代成立System/360部门、80年代成立PC部门、以及90年代成立服务部门一样,沃森集团将成为IBM技术史上的一面标志性旗帜。不过,从科研角度而言,认知计算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充满无数挑战的科学,在认知计算研发本身和沃森商业化上,IBM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依旧有十分艰巨的路要走。
云计算:瞄准高价值
尽管在云计算上受到不少质疑,但IBM不断地向外界传递自己的云价值观:
1. 云计算是IBM战略之一,整个公司各条业务线都在向云转型。
2. 未来是混合云[注]的世界,公有云[注]和私有云[注]能力缺一不可。
3. 云计算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IBM绝不只满足为用户提供IaaS[注]层面最基础的云服务,结合行业应用,结合企业用户特殊需求,提供覆盖IaaS、PaaS[注]、SaaS[注]多层次、高价值、开放的云服务才是IBM的目标所在。
基于以上三点,IBM正从各个层面推进云转型
首先,大力发展公有云能力。重金收购SoftLayer只是第一步(通过收购SoftLayer,IBM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五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接下来IBM还将投资12亿美元在全球将云计算数据中心[注]拓展至40个。
其次,大打特色牌,成就高价值。
例如,在IaaS层面,IBM提供SCE+与SoftLayer两种不同的云服务,其中SCE+主要定位于大型企业用户,SoftLayer定位于中小企业用户。
PaaS层面,IBM宣布投资10亿美元,用于发展业界独一无二的PaaS平台--BlueMix.据IBM卓越工程师、IBM中国开发中心CTO兼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介绍,BlueMix并非简单的PaaS平台,而是一个可以将IBM自己和第三方在IaaS、PaaS和SaaS层面任何产品与服务进行随意调用、开发新应用的平台。在今年的IBM Pulse 2014 大会上,开发人员利用 BlueMix 提供的服务,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就开发了一款具有社交功能的移动应用。
SaaS层面,Softlayer即将基于Power Systems提供沃森(Watson)等云端服务。此外,IBM拥有上百种SaaS产品,同时不断将企业核心应用“搬”到云上,打造能满足大中型企业在可靠性、安全性与性能等各种需求的云服务。
此外,IBM全面拥抱OpenStack,坚持云计算方面走开放标准之路。该公司如今是OpenStack基金会白金会员,在最新的OpenStack Havana版中,IBM代码贡献度排名第三。IBM内部与云相关的软硬件产品也已全面支持OpenStack,如IBM PureFlex System、IBM SmartCloud Orchestrator、IBM SmartCloud Provisioning、IBM SmartCloud Entry、IBM Power Virtualization Center等。
总的来看,IBM虽然一度在公有云市场步伐缓慢,但IBM迅速调整航线、奋起直追的态势显露无疑,记者以为,IBM的云未来不容小觑。
率先争夺移动社交新蓝海
快速发展的移动技术和社交业务正在催生一类新的IT服务和功能,那就是与被数字化武装的个体进行交互。对于企业而言,构建一套全方位的互动参与体系,在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建立参与机制,从而转型为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对企业级IT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已,这亦成为一片新蓝海。
在IBM看来,为客户基于社交移动构造端到端的互动系统需要整合移动、社交与安全三方面的能力,因此这三个领域都将是该公司的投资重点。2013年,IBM推出“IBM MobileFirst”(移动为先)策略,并进行了八次收购以推动移动业务发展;社交领域,该公司收购了Kenexa等公司;安全领域,IBM已经进行了十多次收购,积累的能力达到6000名安全专家、3000项专利以及全球25个实验室。
目前为止,IBM在全球有6000名安全专家,3000名移动专家和2800名社交业务专家,并拥有4300项移动、社交和安全技术方面的专利。对内,IBM自身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参与和学习体系,在社交平台Connections上有30万名IBM用户和20万个群体。有超过3万名IBM员工活跃在“Client Collaboration Hubs”(客户协作枢纽)上,为300家客户提供服务。对外,70%的美国顶尖银行,90%的英国顶尖银行和50%的澳大利亚顶尖银行已在使用IBM的安全解决方案。IBM还宣布,2013年该公司在移动、社交和安全产品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69%的增长在移动领域,45%的增长在社交领域,还有19%来自安全领域。
客观地说,IBM在移动、社交与安全领域的速度快、“下手狠”,加之有丰富的行业客户经验,该公司在此领域的发展应该相对比较平顺。
全力助推中国信息产业升级
本届论坛上,IBM还宣布了IBM大中华区2014五大战略重点,即更加以客户为重心调整公司组织架构;加速向高价值转型;通过全新开放战略,构建共赢的生态系统,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再升级;重塑企业文化,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加速向高价值业务转型。
其中IBM大中华区组织结构的调整最值得关注:据悉,IBM大中华区将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大中华区将被赋予更大的权利,同时也会获得更多来自于总部的支持。此外IBM大中华区还建立了新的客户覆盖模式,成立了大客户部来支持行业领导企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六个大区和中型企业部来支持各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客户,特别新建了行业创新部,以致力于提供更加整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在价值创造领域,IBM成立了战略成长部门,驱动公司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领域的成长。
云计算方面,IBM公有云平台Softlayer今年将正式引入中国。Softlayer位于中国香港的数据中心不久即将开业,位于大陆的数据中心也将于今年下半年落地。此外,IBM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在中国大陆共设立3-5个Softlayer云数据中心[注].
- 2024年终盘点 | 华为以“技术为根、实战为魂”,助力高校,培养千万数智人才
- 余承东2025年全员信:通过海量鸿蒙设备,拉动中国电子工业崛起
- 速通 NVIDIA 专业显卡:专业显卡有哪些优势?适合什么场景?
- 马蜂窝跨年出行预测:仪式感必不可少,“跨年烟花”带动目的地热度上涨
- 30亿元!比亚迪捐资兴教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 闭着眼睛写代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2024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启幕,4K花园自研“满天星”获十大创新应用
- 哈佛商学院:2024年全球96%代码库包含开源组件 Rust采用率增长500%
- 硅谷1/10程序员在摸鱼?基本不干活却能拿20-30万美元年薪
- 传马斯克的"友商"担心被报复 纷纷示好特朗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