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商业的大会,腾讯科学WE大会希望连接最具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和前沿思想,探索改变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这一大会始于2013年,并且在之后每一年的11月份左右都会举行。
在过去的六年间,腾讯科学WE大会已经携手了近六十位科学家登上舞台,探讨的话题从理论物理到太空探索,从宇宙学到互联网科技……
11月3日,腾讯科学WE大会正式在北京举行。此次腾讯携手七位科学家分享了各个领域的进展,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
Carl June:CAR-T首创者,权威癌症免疫学家
作为一名癌症免疫学家,Carl June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终身教授。CAR-T是通过唤醒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的疗法,也是Carl June首创的。
在这次大会上,Carl June表示“现在已经有400多个遍布全世界的临床实验,其中大多数是在中国和美国进行的。现在对CAR-T研究最活跃的地方就在中国。”
但目前这种疗法其实需要非常昂贵的成本,目前推动学术和商业上的合作也是Carl June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但Carl June也预言在未来的五年之内所有的血液肿瘤都可以使用这种CAR-T疗法进行治愈,同时也在寻找更多的可能性降低治疗的成本。
Brian Greene:弦理论领军人物
弦理论是理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又极为深奥的学科。而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Brian Greene教授就是这个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曾经被华盛顿邮报认为是“最擅长解释深奥思想的人。”
在此次大会中,Brian Greene讲解了多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他称:“也许以后,会认为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整个宇宙空间的中心,而只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
Brian Greene也表示弦理论的提出是一项科学壮举,但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说要把过去的物理学重大理论归为一同是非常大的能量,同时从理性和务实的角度来说未来的几年内其实是很难通过实验或者观测去证明弦理论的。
王贻芳:高能物理学家,“幽灵粒子”的捕捉者
王贻芳曾经入选过美国《科学》杂志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也是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首位国内科学家。
在这次科学大会上,王贻芳提及了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造计划。他表示“建不建造是取决于科学发展是否需要”,并且澄清了此前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所需要的花费为360亿左右,并非1400亿。
大型粒子对撞机是人类研究高能物理微观粒子结构、性能的一种先进装置。此前不少国家在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计划中都遭遇失败,在王贻芳看来,“正因为各国都没有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上取得圆满成就才让中国有机会成为高科技物理领域的第一国。”
施路平: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施路平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同时他领导的团队发布了世界上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登上了《自然》杂志的封面。
在此次的大会上,施路平教授就分享了自己在类脑计算方面的心得。他表示:“发展类脑计算和人工智能通用体的时机到了。”
在未来应该要真正让类脑计算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赋能各行业,即便是在家庭和服务性场景当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而因为经费有限仪器有限等问题造成的无法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的问题,随着这些通用人工智能和类脑计算的发展也将逐一得到解决。
Hod Lipson:权威机器人研究专家
Hod Lipson主要就是致力于机器人的研究,并且开发其创造性让机器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情感。在Hod Lipson看来,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是迟早都会出现的,并且这种机器人带来的好处会远远超过它带来的风险。
Hod Lipson和其团队曾经开发出的“粒子机器人”就曾经登上过《自然》杂志的封面,单独的粒子是无法具备独立移动的可能的,但将多个粒子放在一起就能够完成相对复杂的事情。
Jennifer Jackson:地质物理学专家
Jennifer Jackson是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在今年其团队等多个地质研究机构对地球内部两个神秘的巨大“肿瘤”进行检测,因其研究发现对揭开地球早期的状态有帮助,因此备受地质学界的关注。
但迄今为止,这两个“肿瘤”到底是什么还无人知晓,只知道地球内部有这个物体的存在,并且高度甚至超过了上百个珠穆朗玛峰。
Jennifer Jackson表示“这两个肿块特别大,所以大家推测它们可能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但目前并不清楚它们是否是孤立存在的,因为它们和火山活动又非常大的连接。”
同时Jennifer Jackson也不认为这个地方存活着任何物种,因为“很难想象有物种可以承受2000℃左右的高温。”
Magdalena Skipper:《自然》杂志创刊史上首位女性总编辑
《自然》杂志是一份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国际综合性科学周刊,自1869年创刊以来便始终报道着全球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而Magdalena Skipper是《自然》杂志创立一开第一位担任总编辑的女性,抛开这个身份,她也是首位具有生命科学学术背景的总编辑。
在这次的大会上,Magdalena Skipper主要分享了200多年来人类在遗传学上取得的突破,她表示自己未来将会继续致力于推进科学研究的开放性、多样化和透明度,让更多人能够走进科学真知。
从一名遗传学博士到《自然》 杂志的主编,Magdalena Skipper想要用她的行动为全世界的科学爱好者带去更多的科学知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徐直军谈鸿蒙: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成熟的标志
- 数智江苏 向新而行
- 数智江苏:推进万兆+AI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打造
- 孙正义黄仁勋互曝往事:差点买下英伟达 错失两千亿美元
- 特朗普胜选影响科技业:AI加速进步,平息反垄断调查(谷歌除外)
- 马蜂窝发布2024北京文旅十大新玩法,创新体验激发目的地新活力
- 戈尔发布业界首部《车灯凝露解决方案白皮书》,助力汽车照明应对行业挑战
- BEZ三十年 | 砥砺三十载 奔“赋”新征程 电子城高科举办成立30周年暨重组上市15周年主题活动
- 华为举办原生鸿蒙之夜暨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推出HarmonyOS NEXT和多款新品
- 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原生应用超15000个,开启更多机型公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