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对杭州,东湖对西湖,谁更能留住年轻人的心?


武汉对杭州,东湖对西湖,谁更能留住年轻人的心?

文/许伊雯

编辑/罗传达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留住人才,才能发展创新。

2019年刚刚开局。武汉,这一座每年对外输出130多万毕业生、一直以来被称为“人才输出基地”的国家中部城市,急于摘掉“输出”这个标签。

从2014年大众创业爆发至今,武汉的创业氛围愈发浓烈。武汉互联网企业已达到2000多家,融资过亿的企业超过30家,在新三板挂牌将近300家,位居中部城市第一。

融资次数能看出一座城市的创业活跃度。2019年1月16日,武汉举行“多牛年度盛宴”,锌财经从会上发布的微链数据中得知,对比2017年,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的融资次数都在增长,其中武汉增幅最高,足足增长了50%以上。

武汉孵化器成长之快,创业成本较北上广深低,成为人才引流入口。离汉口江滩不到500米的地方,作为武汉修复的最大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工业建筑族群,始建于1905年的平和打包厂,不到2年已吸引数十家文化创业产业入驻。他们中大多数从武汉高校毕业,有的则从深圳回来创业。

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未来。

杭州公布创业企业教育情况,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然而对杭州的人才输出的外省教育机构中,排第一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华科的人才在10年前可能都是往深圳去,但现在不仅去深圳,也是杭州的半个外挂。”多牛创始人蒋海炳告诉锌财经。

浙江是个资源小省,杭州以南以东地区都是丘陵,因为没有资源、没人管、没人照料,所以催促着人们必须去创新。

武汉作为九省通衢,长时间处于教育、产业的中心。商业思想家吴伯凡作为“多牛年度盛宴”特邀嘉宾,他认为,在一个强调边缘创新的时代,武汉正在被不知不觉地边缘化,而那些曾经边缘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被逐渐中心化。

这就是今天杭州和武汉最大的一个差别。武汉要成为创新的热土,必须要重新思考,如何让自己成为互联网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路由器。

杭州VS武汉,谁更有竞争力?“多牛年度盛宴”上,多位嘉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为嘉宾观点(锌财经整理,文内有删减)

武汉对杭州,东湖对西湖,谁更能留住年轻人的心?

蒋海炳(多牛创始人):

大,在未来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意义

武汉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有这么多的英杰,人才辈出,我们的科技型创业者中很多都来自武汉,但是武汉本地能做什么?

我们就想到了文创,想到了内容创业。将来的企业就是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赋予给创业者的赋能型平台,另外一种是很多很多被赋能的小微型企业。

我认为这种被赋能型企业代表了将来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单元、创业单元正在小微化,小微到甚至是个人的程度。

淘宝的出现诞生了很多个人卖家,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诞生了很多个人内容创业者,抖音的出现诞生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我知道我身边很多人,包括一些网红,他们每年所产生的价值和营收都是过千万的。

我们经常讲到活力,我是来自长江的入海口,武汉是长江的上游,我们喝的是武汉的洗脚水,但是浙江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活力的民营企业。

活力是什么?活力来自小微,而不是来自于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强,而不是做大,大在未来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意义,所以将来我认为内容创业、知识创业、教育创业这个方向能够诞生很多小而强的企业和个人,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它实质能够带来多少税收,多少就业,而不是规模的大与小。

我相信在内容创业、知识创业、教育创业这条路上,武汉市跟其它城市拥有平等的机会,甚至是拥有更好的优势,因为武汉拥有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大学生资源。

我觉得武汉不需要去学谁,武汉人喜欢单打独斗,不喜欢抱团,不喜欢合作,好像这个是很负面的东西,但是没有团队协作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

在内容创业甚至知识创业的大趋势下,武汉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对被赋能型的创业者很友好的城市,把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降得更低的城市,我认为完全是有机会的。

如果说要去做一点什么,我觉得做一些减法,可能是在未来春天来临时最好的一个准备。

武汉对杭州,东湖对西湖,谁更能留住年轻人的心?

吴伯凡(商业思想家):

在武汉,没买房的赶紧买房

杭州对武汉,西湖对东湖,钱江对长江,无论是从面积、长度,好像根本就没法对称;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年来,杭州确实出现了某种类似于奇迹的东西。

为什么会在省会城市里,在华东地区,在经济上一直并不是太靠前,甚至是被上海认为是后花园的这么一个地方,杭州出现了阿里以及阿里所带动的创业生态群,在这一点上的确是奇迹。

杭州离硅谷到底有多远?我们中国这40年来一直有很多地方在说我们要做硅谷,我们最早听说的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后来变成骗子一条街,后来没有了。还有地方曾经也说过要做中国的硅谷,但硅谷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你给它命名,弄一些政策、企业到那儿,它就能够成为一个创新基地。

后来我们才意识到,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一个创新基地,它都是有三种境界的,盆景型、植树造林型和热带雨林型。

盆景就是规模很小,很好看,你必须要经常给它浇水施肥,稍不小心它就死了。植树造林好一点,规模大一点,但也是用人为的方法去做很多的努力,弄得不好,也会大部分死掉。

有一年评出的全世界十大名校,硅谷占了四个,学校不仅是数量多,而且在十大名校里占到30%—40%,这是一个多么神奇的指标,所以它数量大、质量高。

你在一个地方读大学,你在这个地方以及附近城市留下来工作的几率是65%,这是平均数字。深圳周围没有什么大学,马化腾一下子把深圳大学的创富指数拉高了许多倍,但是毕竟它不是一个大学集群,那些就业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反过来武汉市一年130多万的毕业者,除北京和上海之外,它是第三,但是这65%的人到哪去了?深圳没有大学集群,却能够成为创新热土,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外挂。

武汉在不断往外输出,意味着这个地方可能承载不了这个资源,所以他往外走了,或者你没办法形成一个价值洼地,所以价值就往外流了。

“人才输出基地”是个坏消息,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坏消息之外,能够同时消除它坏的那一面。

一个地方要成为创新沃土,就是要让自己成为目的地。大学生愿意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去,这是真正的内心起跑线。

把杭州的这些东西输入进来,我们虚心地向那边学习,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西东汇聚,能够把西湖的东西带进长江,带进东湖,这是今天我们必须要做的。

杭州之所以现在发展得特别好,概括起来它是中国唯一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特点的城市。杭州是中国的一个方言岛,杭州话是唯一有儿化音的南方话。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下一个20年将会出现什么?一定是新的赋能平台,还有大量的因为被赋能、看上去很小、实际上非常大的跳蚤型企业,这是未来中国互联网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当然肯定会有大的巨型平台。

所以我相信下一个20年里,武汉应该能扮演这样一种角色,也许会出现像阿里这样的大平台,这不是一个愿望,我觉得是一个已经在发生的未来趋势。

创业者该怎么去应对杭州、武汉两地的创业环境?我觉得无非是发挥你的优势,意识到你的弱点。能改变的,就赶紧去改变,不能够改变的,好好过日子。提醒大家,没买房的赶紧买房,这可能是武汉最大的一个红利。

今后三年大家可以删繁就简,学会重启,重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强制性地让你进入到某种场景当中,使得你戒掉一直想戒而没有戒掉的恶习,使得好多的冗余成本、多余动作可能一下子就没了。

©本文版权归“锌财经”所有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1-18
武汉对杭州,东湖对西湖,谁更能留住年轻人的心?
文/许伊雯编辑/罗传达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留住人才,才能发展创新。武汉,这一座每年对外输出130多万毕业生、一直以来被称为“人才输出基地”的国家中部城市,急于摘掉“输出”这个标签。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