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北京)去年的一次意外公布,让李开复的病情暴露在大众面前,同时他也陷入了很长时间的归隐。17个月后,李开复面向媒体的第一场发布会拉来两个老朋友,徐小平和蔡文胜。他们联合发起了面向创业者的公益创业辅导计划群英会。三个在投资界最具影响力的天使,既互相追捧,又拿对方开涮。
是的,李开复病愈重新恢复工作了。自春节回到北京后,他做过一两次演讲,去欧洲见了投资人。看上去,他状态不错。标志性微笑,谨慎用词,对每个人尽量周到。
但是这次回来,他只承担创新工场之前50%的工作量。两年前他去欧洲,16天见了45个投资人。每天飞一座城市,密集的行程,那种成就感让他满足并沉醉。今年春节,他同样去了欧洲十多天,只见了15个投资人。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变化。病中他对人生命题进行了重新思考,此前太过用力的地方他在极力避免。现在,李开复的朋友圈和微博零星散落着,想发就发,没话可说就不发。不追求影响力,不说改变世界。“顺其自然一点”。
昨天下午,我们与他在创新工场办公室进行了长谈,从他对影响力的看法到人生目标,从创新工场对趋势的洞察到错失,李开复与我们做了 探讨。以下为李开复自述节选,更多详细报道,请见《中国企业家》杂志。
以下为李开复自述:
整个生病过程中,我重新体会最深的就是“影响力”这三个字。这是我过去所倡导的,能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靠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做的事情就会越好。理论上这是对的,只是一旦你开始追求影响力,所有的事情都通过影响力来评估,就会变得比较现实。比如,今天要不要见这个创业者取决于他的公司有多大潜力;我见哪位记者,通过他们面向的读者群多少与否来决定。其他的可能就不见了。这不是真的人人平等。
这次生病让我感觉到,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其实世界上每个人的价值跟灵魂是一样的,我凭什么只通过影响力做这种价值判断?一场演讲没有一千个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一千个粉丝我就不开心。这就变成一种功利世俗的追寻。
有时候人会麻醉自己,说影响力打了我可以做好事。实际上,人非圣人,当影响力和功利以及现实中不对等的种种因素纠缠在一起,你很难厘清。
我生病后不断地思考这类事情。记得有一次去佛光山请教星云大师几个问题,我向他提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觉得追求影响力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不断追求,把这个当成主要甚至唯一的追求,这是否会陷入名利的怪圈和负面循环?”
星云大师一般在公开场合都非常和善,但是那次跟我一对一闭门的时候却跟我说,说这个话是自己骗自己,人真的没有办法剥离这种名利。他说,我说的话是自己骗自己,这对我有一定程度的点醒。
我开始想,过去是不是做得太过了一点?确实,过去有学校请我去演讲,场地不够大,只有两百人能听到,我想算了;有创业者跑到创新工场来,虽然很执着但是不见得靠谱,我们把他拒之门外;或者去演讲有学生追着车子要送我礼物,司机问我要不要停下来,我说不要。
现在就想,凭什么觉得两百人就不能跟我交流?为什么我们要让创业者苦苦地等?为什么我就可以傲慢地不让司机停下来?现在再想这些事情,就会比较放得开。公司做事还是要尽到职责;我自己的时间还是要自由支配,只要有缘能够认识,时间允许,不伤害身体,谁找上门来我都可以交流,来者不拒。
刚生病那会,我会想,“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什么事?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轮到我得癌症?我做了很多坏事吗?是因果报应吗?还是其他理由?”思考很多,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事情我们不能理解,无解的要远远大于能理解的。所以,一个人说我要来改变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傲慢。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好,这是人人都有的共同愿望,但是一个人连世界宇宙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不懂,他凭什么说要来改变世界?
所以,我会重新思考这个命题。世界因你不同,这句话是可以的,但是变成我要改变世界,这个就是有一定程度的傲慢存在。后来读很多书,包括跟星云大师沟通,我悟出来一个比较简单的道理:一个更符合我们渺小地位的思维方式是,如果我要做一件事情,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做,世界会不会变好一点?如果会的话,我就去做。不要特别地衡量哪个影响力大一点,不要把什么事都去量化。
我现在几乎很少上微博或发朋友圈。过去,我几乎有点偏执地把运营微博变成人生的一部分,把获取粉丝当作游戏来玩。现在看来都是很功利、无聊的事情。所以现在会把一切都看淡,有些东西看不到就不会心烦,不心烦就不会有负能量,没有负能量身体的压力就会减轻,抵抗力就好,抵抗力好癌症就不会找我。如果今天有很不好的事情,我基本上不会理他。
但我还是会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分享出去。比如生病后我发了几条感悟,不会因为希望更多人看到,就去营造推广。真诚的感觉跟大家分享是可以的,适度而止。认为有道理的人当然欢迎他们来看,但是我不会想尽办法让最多的人看到。
我觉得崇拜任何一个人都是不可取的事情,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不适合你和适合你的地方,值得学习和不值得学习的地方。他的人生哲学和成功理由,只有一小部分是适合你的。所以我会更建议年轻人去多读一些书,哲学类的书或者是有知识的书,如果还想去看看名人是怎么成功的,最好是读名人的自传,而不是传记。传记容易把谁神话,自传是自己写的,所以有判断和筛选的过程。然后读者去从部分的自传里面通过自己的判断力吸取内容。所以应该让自己累积足够的成熟度和判断力。
这次回来工作是因为身体已经没有肿瘤了,我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百分之百地工作,恢复50%是我的家人和医生觉得可以的。也许有人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是复发率就会变高。我会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种状态,我太太每天都监督我,在微信上要我把晚饭拍照片发给她。
另外,我跟团队会有一个很好的默契和分工。过去的17个月里,我是不管事的,一个礼拜参加一天的视频会议,视频会议相对轻松,我累了耳朵就不听了,他们也不期望我太多地参与,所以没有什么工作状态。这给了团队机会,过去问我的问题都自己决定了,而且结果很好。所以,这17个月我们投了一亿多美金,项目成长非常快,有的都翻了好多倍。回来我提议,不会插手他们的决策。
但是这个团队还是需要一个精神领袖,我回来大家就安心了。我会把我们公司的战略方向,创新工场为什么存在,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机构,每个人怎么样的参与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等等,这些与大家分享。这是一个领导应该做的事情,过去是几个合伙人一个人分一点,因为他们太忙了,我可能也比较有经验,所以把这块接过来了。当然,投资案子到了最后我们会一起把关,大家会讨论投票,变成更民主的决策机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万物智联创未来!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在上海盛大举办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 美国法官裁定谷歌败诉:必须为第三方商店开放Android系统
- 15个环节40个场景!工信部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
- 马蜂窝十一黄金周洞察:文化作品持续发挥影响力,山西多个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 “待到山花烂漫时”,鸿蒙千帆会战誓师大会在华为总部举行
- 金壮龙在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 “开源赋能产业,生态共筑未来”,2024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
- 华为举办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华为WATCH GT 5、智界R7等新品登场
- 华为:鸿蒙生态坚持利他理念,每年投入60亿激励开发者创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