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北京)
2015开年,思科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再遭重创!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政府采购名单剔除了一些全球领先技术品牌,同时,数千种国产产品被纳入其中。而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全球网络设备巨头思科。据路透社对官方数据的分析显示,2012年思科公司有60种产品进入了《中央政府采购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到2014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零。《 》副主编杨世超认为,思科从中国 政府采购名单中被剔除,意味着思科可能流失大量政企客户。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各大科技媒体纷纷跟踪报道此事。“思科出局”也瞬间成为朋友圈刷屏利器,唱衰思科中国之声不绝于耳。不过,也有分析认为,“政府采购清单”并不存在,“思科出局”为媒体误读。也有消息称,路透社报道中所述的名单全名应该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协议供货入围名单。而这个名单只是针对零星采购的。实际意义不大,对思科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影响有限。霎时间,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事实上,无论《名录》是否存在,思科在中国的发展已然受限。而棱镜门事件则是思科中国业绩下滑的重要开端。据《 》观察,在棱镜门事件之后,思科在中国的业务开始收缩。数据显示,在2013年10月的财季时,思科在中国的营收则萎缩18%.与此同时,思科在中国诸多关键领域发展受限,其中包括金融、电信、政府、电力等思科原有优势领域。
更重要的是,2014年开始,中国IT业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国产化浪潮,以华为、中兴、锐捷网络等为核心的国产厂商阵营迅速跟进,极大地挤压了思科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华为,相关产品,已经完全可以替代思科产品,而且成本更低。与此同时,一大批中小本土网络厂商借势发力,不断蚕食思科企业业务市场份额。在思科201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止到2015年1月24日)发布时,思科CEO钱伯斯坦言,我们在中国市场将继续面临挑战!
2015年,中国国产化大潮仍将继续,思科面临的压力将有增无减。尤其是在中国政府高层多次提及将信息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之后,政府、电信、金融、电力等多个关键行业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国产化。所以,无论《名录》是否存在,思科出局中国核心行业已成“事实定局”.还记得,在棱镜门事件刚刚发生不久,中国运营商的集采中,思科就已被排除在外。
另外,近两年中美贸易战、信息战都有升级之势。在网络设备市场上,中国的华为、中兴也是不容忽视的重量级选手。当前,他们也早已走出国门,布局全球。然而,华为、中兴在美国市场一直遭受阻扰。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曾在2012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政府系统,特别是敏感的系统,不应该使用华为或中兴通讯的设备,包括零部件。考虑到长期使用中兴或华为的设备或服务所带来的相关风险,鼓励美国的网络提供商和系统开发商积极寻求其他的供应商。
所以,“思科出局”不单纯是市场问题,某种程度上还中美博弈的具体表现之一。美国政府以信息安全为由狙击华为、中兴,中国政府以同样的策略回击思科也在情理之中。种种迹象表明,无论《名录》是否存在,中国政府对信息安全的态度已然很明朗。而此态度必然影响思科在中国的业务表现。当然,思科绝不会彻底放弃中国市场,正如华为不会放弃美国市场一样。
不过,思科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对其整体影响不大。中国市场盈收占思科总盈收仅3%。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思科全球战略也已有所调整。新兴市场被列为思科重要的新增长点,在中俄市场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思科已将重心向印度市场偏移。消息称,思科将增加4000万美元投资,支持印度那些专注于独特创新、积极研发对新兴市场有用的产品和技术的初创企业。此举战略意图被认为是有针对性地回避中国市场不振所带来的盈收下滑。
总之,思科出局 意料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思科2015年会采取哪些新策略,我们拭目以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朗普胜选影响科技业:AI加速进步,平息反垄断调查(谷歌除外)
- 马蜂窝发布2024北京文旅十大新玩法,创新体验激发目的地新活力
- 戈尔发布业界首部《车灯凝露解决方案白皮书》,助力汽车照明应对行业挑战
- BEZ三十年 | 砥砺三十载 奔“赋”新征程 电子城高科举办成立30周年暨重组上市15周年主题活动
- 华为举办原生鸿蒙之夜暨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推出HarmonyOS NEXT和多款新品
- 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原生应用超15000个,开启更多机型公测
- Gartner发布202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代理型AI与AI治理入选
- 多项数据成果重磅发布,2024全球数商大会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论坛在沪顺利举办!
- 被欧盟重罚170亿美元后,特朗普爆料苹果CEO库克打电话向自己求助
- 2024全球数商大会在上海盛大开幕,共绘数字经济新蓝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