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2025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

1.jpg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公开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中强调发展氢能,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绿氢已然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短期发展视角看,可以关注氢能应用领域的热点赛道,尤其是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车及加氢站建设;而从中长期发展视角看,可以关注上游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电解槽等赛道,以及中游的液氢储运、输氢管道建设等赛道。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其中绿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绿氢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绿色能源与生态环保分会联合同巨传媒共同举办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此次会议将于2025年6月27-28日在江苏苏州举办。论坛旨在汇聚氢能产业链的优秀企业和产品,工艺,为上下游产业链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品牌汇集、信息传播、技术交流和经贸洽谈的优质线下交流合作平台,同时邀请行业内专家、企业高层等共同探讨新格局下行业发展的机遇及挑战,共促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一、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5年6月27-28日

会议地点:中国·苏州

组织单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绿色能源与生态环保分会、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同巨传媒

二、大会议题

政策导向,未来趋势

● 全球与中国氢能产业链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 从我国碳交易政策看绿氢产业发展

●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氢能与绿氢产业发展展望

● 企业如何进入氢能碳交易的市场;

● 欧盟氢能和燃料电池法规和标准

● 氢能助力绿色钢业冶炼,打造非化石能源钢铁

● 氢能商业化、规模化之路的探索

制氢及商业应用(绿氢关键技术和设备)

● 探索氢能多元化规模应用及商业化发展路径

● 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发展现状

● 碱水电解制氢装置在氢价值链中的现状及应用

● 制氢电解槽(ALK,PEM,SOEC,AEM)关键技术及应用场景

● 制氢效率提升与催化剂的开发应用

● 碱性电解水制绿氢核心材料现状与展望

● 隔膜、质子交换膜、极板、催化剂等产品技术应用

● 氢气纯化技术及装置在制氢系统上的应用

● 氢气提纯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 氢气泄漏检测技术探讨

● 红外光谱在燃料氢痕量杂质分析的应用

● 氢气纯度以及杂质检测实践

● 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检验、测试、认证解决方案

● 氢气储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氢气及液氢容器现状与展望

● 氢气检测应用实践

● 氢能设备测试市场展望和前景

● 泵阀设备在氢能行业的创新应用

● 绿氢测量的流量仪表及应用

氢能的消纳

● 中国绿氢合成氨发展基础与展望

● 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绿氢应用展望

● 工业场景中大规模绿氢应用模式研究

● “氢-氨”产业发展情况

● 氢氨醇一体化技术路线及设备应用

● 氢氨/氢氨醇一体化联产的盈利模式

● 中国绿氢制氨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 氢氨融合,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探讨

● 绿氢制取绿色甲醇工艺及装置

● 绿氢耦合二氧化碳捕集合成绿色甲醇的技术及应用

● 生物质耦合绿氢制绿色甲醇应用分享

● 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运维

● 耦合绿氢助力煤化工行业 脱碳的应用

● 氢能助力绿色钢业冶炼,打造非化石能源钢铁

● 氢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 氢能在航空航天及船舶,汽车应用技术突破与发展趋势

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

● 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政策和市场现状及趋势

● 燃料电池多场景应用的探索及实践

● 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技术发展与应用

● 车载氢燃料电池用高性能电驱动技术研究及进展

● 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车载应用

●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工艺探讨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膜电极及关键材料创新技术发展

●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OEC)电堆技术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车用氢气检测与标准体系研究及应用示范

● 石墨双极板制备工艺及发展趋势

● 新型高性能氢能行业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化进展

●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 密封系统对燃料电池及其系统功率、寿命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 燃料电池产品的测试标准和技术应用

● 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测评技术的研析

● 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质量与性能提升

● 船用氢燃料电池产品型式认可要求

● 氢能燃料电池阻抗测试分析系统

三、拟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Dr. John W.Sheffield|国际氢能协会|主席

彭苏萍|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科|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徐春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菊|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

鲍威|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时璟丽|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柴茂荣|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陈萍|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李翔|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气瓶室主任

薛贺来|中国船舶七一八所|技术总监

牛皓|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石化部博士

王宪民|吉电股份氢能业务总监|氢能产业中心主任

杨思锋|航天101所|副所长

俞红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袁先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研究员

郝雷|中国有研集团工研院|副总经理

饶文涛|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氢能技术总监

谢勇|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公司副总工程师

何广利|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院|氢能(氨能)技术中心副主任,博士

冯玉峰|中国化学东华科技绿色化工团队|技术总监

刘思明|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处长、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田江南|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四、参会群体

● 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电网公司及电力公司,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

● 工程总包商、氢产业制造及贸易商、业内专家学者、科研院所、高校、投融资机构、媒体机构;

● 氢燃料汽车示范运营项目/产业园区、加氢站及建站业主单位、氢燃料汽车整车厂家、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技术厂家、储氢/运氢、制氢/加氢/建站相关技术产品厂家;

● 炼化与化工、合成氨/合成甲醇企业、冶金和陶瓷工业、半导体工业等用氢单位。

五、企业产品信息展示

大会采用“演讲报告+成果展示+参会交流”的方式进行,热忱欢迎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在会议期间开展技术相关的成果(产品、创新技术、设备等)各式产品的广告与资料展示宣传活动,自备展出资料。具体事宜请会务组联系。

六、会议论文投稿

1、征集企业、专家、学者论文技术摘要(2000字,中/英文,阐述论文主要观点);

2、论文采用word格式,请注明: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和联系方式;

3、2025年3月30日前将参加研讨会的论文摘要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tom@tjevents.cn并请注明“会议论文”字样。经审核录用后将免费刊登、印刷在大会会刊论文集栏目。

七、会务费

企业2500元/人(3月31日前报名享优惠价格为1500元/人)

会务费包括参会注册费、会议资料、摘要、茶歇、餐饮(交通往返费用、住宿费用自理)。

八、大会组委会联系人

联系人:赵靖

手机:18221755875(微信同号)

邮箱:tom@tjevents.cn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2-20
邀请函|2025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
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绿色能源与生态环保分会联合同巨传媒共同举办中国国际绿氢及氢能应用产业高峰论坛,此次会议将于2025年6月27-28日在江苏苏州举办。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