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宏:信息化3.0与互联网+

2015年11月28日,“北大CIO班十周年年会暨首届中国行业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北大CIO班”学员们 再次回到北大,与老师同学们重聚。与此同时,本次活动还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合作伙伴、知名媒体的热切关注,专家大咖们在活动上分享了众多干货,精彩不 断,惊喜连连!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副校长、北京大学教授梅宏先生为大家做了“信息化3.0与互联网+”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杨部长、我们北大信管系的领导和老师、CIO班的学员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出席北大CIO班十周年年会暨首届中国行业互联网 大会。对信管系的CIO班我知道得已经比较长时间了,但是还真没有出席过,也知道它成为了一个品牌,但是还也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规模,有两千多人。十年不 易,也是十年的辉煌,也期待着下一个十年。今天有机会来,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的认识。

刚才杨部长讲了《论信息》,信息量极其丰富,我还需要认真地消化。杨部长是从信息的源起和进化、形式和内涵以及它的处理方式,最后落到信息空间,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甚至可能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改变,谈了从理论上的认识。

我是一个计算机出身的人,我只是把信息当成一个在计算机里面数字化的对象,我们是怎么去处理它的。这两个词我先简单做一个解释,一个是所谓 的3.0是怎么来说的,是两年前受科技部委托,在做“十三五”规划,我们也认真梳理了一下过去信息技术及信息化,我们把信息化称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的历 程,我们觉得还真的可以明确的划分出一个阶段,后面我会讲阶段的特征。而“互联网+”是今年总理在“两会”上提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个概念也正 在改变我们的中国社会经济,甚至也在改变很多跨国公司、信息公司对中国信息化的认知。

首先,什么是3.0?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首先,信息是在物质和能源之后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第三大战略资源。 这点是大家公认的。而这本身最早是MIT教授首次把信息和物质、能源相提并论作为我们社会的基础要素。那么信息技术及应用,这个信息化的过程,广泛并深刻 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人类的社会,而且这种作用正在加强!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应用,甚至可能会重构我们的人类社会。这一点,杨部长讲的,对信息空间的认识, 还有一点点呼应。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综合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的推广和深入,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在技术平台、管理资源和应用模式方 面都在逐步的进化和演化,而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化特征。

大体上分成这三个阶段。比如90年代中期以前,我把它称之为信息化1.0阶段,而这个阶段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以单机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阶段。 我们需要解决很多东西,进入计算机的问题。那么在此后的20年一直到现在,把它称之为2.0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以联网应用为特征的一个网络阶段。后面我 还会解释,包括我们国家在电子生物工程做的工作。而3.0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开始,它的特征是以数据的 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一个智慧化阶段。 未来还有没有新的?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持续20年也是可能的。能达到智慧化目标。所谓的1.0阶段,我们从三个维度来断代看怎么断,到计算机出现早期的 话由于价格的事情,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真正的计算机广泛应用是80年代开始,IBM PC兼容机出现开始大范围的信息化开始,个人化电脑的普及。这个时候我们看到,这是个技术平台,PC、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最多有一个局域网,基本是单机 的数据库,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模式,典型的应用就是文档、表格的处理,还有部门级别的信息管理。对于在座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发工资的改革的时代,过 去我们发工资都是信封里面装着现金,那个钱不多啊,一个信封能装得下,现在估计很多人的工资一个信封是装不下的,后来某一天我们就发现工资里面只装一个 条,一个计算机打印处理的条,这实际上是单机时代重要的标志,而那个时候的应用,都是从最关键的人事管理、工资管理开始的,应用的模式就是单机,以数据为 中心的局域网的方式。9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提出,就是随着互联网开始进入广泛应用,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以这个为标志就进入2.0阶段。 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技术平台已经扩展到了广域网和互联网,从软件功能细分、类型极大丰富,开源软件发展成为抗衡商业软件的巨大力量。互联网高速发展并迅速 普及所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主要特点,“分立系统互联、独占数据共享、孤立业务协同”。我们来看刚才讲的是技术平台,从它的典型业务来讲,有两个方面, 信息化设施能力提升,信息化的进程拓广、加深。两个例子,一个是电子政务,这个应该是杨部长,可能当时就是你们做的事,这个事情是2001年、2002 年,政府应用距离--中国的“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一站”政府的门户网站;“两网”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四库”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 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要面向政务垂直领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 理和协调”的原则,建设跨地区系统,促进联网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效率促进科学决策。很多“十二金”行业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数据的搭建。比如说 银行,早期的储蓄点都是各自管理的,只能到一个地方存钱、取钱,最后集中,现在基本集中到总部去了。而同样可以看到,从企业应用方面,就是ERP。ERP 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才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早期的话还主要在制造业,后来就拓展到各个行业,ERP成为支持跨地区、跨部 门、甚至跨公司的信息整合,打破了企业的边界,也实现了整个价值链的信息系统融合与协作。这是企业信息化里面做的,这是应用方面。

从应用模式上讲,就需要打破部门或组织固有的边界,强调信息共享与系统协同的网络化应用。这就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所产生的,需要支持系统、组 织、人和物之间的广泛领域的 网络化应用,成为这个阶段的很重要的特点。我们说现在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是什么呢?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的 不断的低成本化,互联网的 和广度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积累,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大的数据资源,而且这个资源还在持续的增长,这就是大数据的形 成合出现,而大数据应用的成功案例也激发了我们基于数据,获取知识、指导实践的巨大需求,这两个方面汇聚就形成了一个现在大家都在谈的,大数据时代。以数 据的 挖掘和融合应用为特征的一个智慧化阶段,我把它称之为3.0,这是一个新的阶段。

大数据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大数据本身的产生它是互联网及其延伸所导致的一个自然现象。一个方面是广泛应用,一个方面是成本急剧降低。体现 在几个方面:摩尔定律驱动的指数增长模式、技术低成本化动的万物数字化、宽带移动泛在互联驱动的人机物广泛连接、云计算模式驱动的数据大规模汇聚。这就是 我们讲的摩尔定律指数增长。按照IDC的统计,2003年、2009年到2012年,从5百万TB到8亿TB到27亿TB,增长速度非常之快。这是大数据 的几个主要特征,所谓的“4V”,其实最后两个“V”差不太多,我想大数据不仅是量大,重要的是多元。另外和过去信息化不一样的,大数据它很多东西不是我 们过去那种是主动采集产生的,我是有目标的按照结构化表的方式采集的,而很多是信息系统通过各种各样的交互自然产生的。那么大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一方 面,它提供了我们人类认识一个复杂系统的新思维、新手段。实际上如果说我们做到一个无尽大或者不断逼近现实世界里一个数字化的话,实际上我们用大数据构建 了一个数据空间,现实世界的数据空间,也就是这个数据在逼近我们的现实世界,这就可以按照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基于大数据触摸、理解或者逼近复杂系统。随 着把问题空间数字化以后,能不能得到一个数据空间,这个空间里面就有很多规律可循,有很多规律可以挖掘。所以从传统思维到今天的大数据思维,这也是大家经 常谈到的几个很重要的变化,从样本到全体、从精确到近似、从因果到关联度,这是一系列的变化。

第二方面,大数据也会成为我们促进经济转型的一种新的引擎。国外,包括机构做的估算,大数据这个产业本身对GDP的带动是2%-4%。一方 面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促生新业态,也在不断改善民生服务。所以大数据时代有一句话,信息技术的定位。记得90年代初我刚刚开始出道的时候跟着 杨老师,那时候还需要到很多场合讲信息。我们经常用一句话,为了说服政府,信息化信息技术有多重要,我们说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它同时也广 泛渗透到别的行业,成为该行业的倍增器或者催化剂,而现在这个时代,倍增和催化大概已经不够了,它甚至会成为一个行业的颠覆者。

第三,大数据成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最新的国家发布的纲要里也明确提到,怎么样把政府数据的分析能力提升。使得我们有效处理复杂社会的问题,这是一种新的途径。

第四,大数据成为提升国家综合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新利器。讲一个例子,前两年我们一直在谈,斯诺登事件出了以后,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站在 受害人的角度,谈这个事件对自己国家的侵犯和伤害。但是如果转过来站在美国的立场看,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多元数据融合的大数据应用。所以在大数据 时代,一个国家,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国家,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智慧化。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方面是基础设施,各个计算设备,软硬件,围绕数据处理,还有不同的方法,以及各个领域的特定 的大数据应用,形成大数据产业生态链。那么技术平台是什么?它的技术平台就是云计算。云计算为数据存储、融合和分析提供了高伸缩性的平台。这个平台向上是 支撑各种应用(以服务化的方式),向下管理各类资源。而这个平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全面走向“软件定义”。就是硬件资源虚拟化、管理功能可编程,对网络 化、规模化的各种资源进行灵活高效的调用。从应用来讲,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全世界也是如此,中国的大数据应用也才刚刚起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互 联网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领跑者,而同时也在向别的行业大量拓展。坦白说,现在讲“大数据”这个词,我认为用的过热。我们很多应用也就是过去数据量的增加, 有的应用甚至是换了一个“大数据”的马甲而已。从我个人理解,从 挖掘和融合应用角度来看,实际上多元数据的融合才是大数据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虽然大 数据应用呈现发展初级阶段特征,还处于“盲人摸象”的尝试阶段,各说各话,但是其巨大潜力已被广泛认知,同时引发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热潮,我想这将成为信息 化3.0阶段的重要建设内容。

应用模式,这里还是要值得探索的。我提两点,第一是云感知的SaaS2.0,加上云计算和端计算的融合。这个应该是很重要的应用模式。数据 集中存储、融合、分析,新应用开发和遗产应用将越来越多地采用云模式开发或重构,通过云感知和端融合来提供更灵活更强大的按需组合、随需即取的服务。第 二,由于不同领域的数据,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也需要按照特定的领域需求进行 定制,面向领域的开发运行一体化环境,我把它称之为DIY。有针对性获取数 据,系统化定制解决方案,提供优化的智能服务。

数据驱动的智慧化领域应用。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9月5号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几个方面的任务,都有涉及。国家信息化发展 的层次、宏观理解大数据的概念,这里面纲要也采用了广义的定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就是这么一个定义,几个“V”。信息化3.0以 数据的 挖掘与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从而必然促成信息技术和服务新形态的出现。强调开放、共享、安全。一个是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 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国家层面统筹布局,并已形成分阶段发展目标。

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所以我们在这么一个2.0向3.0转型阶段,实际上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条块分割、部门壁垒,还有我们技术是不是准备好了,怎么样实现应用驱动审慎推进,这些在实施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二方面,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从1969年开始第一封电子邮件出现到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应该说对整个人类社会,很多人称互联网是人类 历史上最大的发展,改变了我们人类社会,也许某一天对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摧毁,可能说得严重了。互联网在中国,从94年10月20号第一次开始联通,我 们可以看到,到2011年手机网民首次超越计算机网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年手机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大关。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玩唱片 的,一定是最高级的方式。邮政,几乎很多人已不写信。交通出行,票务/旅游、传统电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导航、东西部鸿沟缩小、科学研究都受到互联网 强大的冲击和改变。回顾来看,这些根本原因是什么?信息总量的快速增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速度之快和广度之大。对于个人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如空气 一样必不可少的生活元素,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

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基础设施使能。我们的计算和网络能力足够强、设备和技术的成本迅速降低、云计算公用事业化、万物互联到人机物融合。渗透 率跨过临界值,个人/企业运用互联网的基数、个人/企业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大数据新思维,大数据生产和收集的能力强、大数据分析挖掘手段以及利用大数据的 方式这种思维影响了我们的方方面面。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三次提到“互联网”,其中提到“互联网+”,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生产运营(工业互联网)、贸易流通、投资融资等传统行业的结合。全面提升。国家也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等方面的发展。

7月14日国务院引发的指导意见,整个背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也涉及到11个具体的行动,其中和技术相关的各个行业都有,大家都能够看到。

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如果大家经常出差,不管在高铁站还是去飞机场的书店,互联网+的书籍是相当的多。不同角度在做不同的解读,它也是一个 “盲人摸象”,或者说是有意识的按照自己的立场在解读互联网+。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这几种,比如从制造业的角度,他们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延伸和应用的手段, 他们希望是把+放在前面。从互联网企业视角,强调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改造、升级,就是+别人。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渗透,也会导致面向规模化的 传统经济、管理学原理失效,需要新的理论。从信息技术视角,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我个人的理解,我想 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家的重要战略。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转型、调结构、稳增长,怎么办?一个方面,传统的低端产业抑制就是一方面要实现国际产 能合作共赢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应运而生,同时也要创造新的机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的经济,打新的产业“中国制造2025”,这一切都在互联 网+这个大旗之下。

我理解“互联网+”这个“+”是什么?一个“+”就是加法,PaaS、Add、融合。它和互联网本身,和金融业、制造业等等新业态加在一 块。第二的“+”我更想给它理解成为升级、延伸。也就是说互联网本身的升级,互联网技术本身我们中国的发言权并不太多,如果一味的只强调,我们都在现有的 互联网上只强调应用,而不强调在未来新一代互联网上我们中国人做什么的话,我想这是不够的。所以我更希望看到另外一个升级。那么这个“+”毫无疑问,会带 来颠覆性影响。除了成为行业的倍增器也会成为行业的颠覆者。所有的行业,大家都离不开它。三个关键词:跨界、融合、创新。

案例有很多。案例1:移动即时通信软件对传统电信业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包括2013年出现的电信运营商要求微信收费的传言,当时社会上反映是极其的强烈。而现在微信,我们看到短信收入是急剧的下降。

案例2:电子商务颠覆传统零售业。现在很多实体商店都在关门。商务部的数据统计是,全国2014年五千家重点零售企业的增速只有6.3%, 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大家可以看到前几天刚过的“双十一”,我还没查那个数据。2014年的数据,“双十一”当天单日交易额571亿元。所以,互联 网+对传统商业是全面穿透,各种业态都要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关键是会不会跨、怎么跨的问题。

案例3:专车/拼车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在座的很多都清楚,我也不再细说了。

未来可能消失的行业。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告,由美国青年企业家委员会(YEC)最新提供的一项报告显示,到2020年有12大行业 可能会消失。其中就包含着出租车的司机、邮政、固定电话、信用卡等等,这些行业都不会存在了。而同时也会出现很多新的事物,比如工业4.0、自动驾驶等。

到底怎么样理解“互联网+”?我个人理解,“互联网+”本质上是传统行业/产业信息化的深化和泛在化,同时“互联网+”本身也是一个平台, 是孕育新兴形态的平台。它是互联网技术、模式、和思想与传统行业的 融合,它也进一步需要我们促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数据资源的积累、新型业态的诞生 和成长。“互联网+”毫无疑问,就是现在信息化3.0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思维模式和实施指南。也就是说,数据的 挖掘和融合应用会成为新一代信息化应 用的主要特征。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从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我们在信息化 3.0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和扩展,我们网络强国战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3.0时代我们从应用上有很多创新,我们能不能在基础设施、技术上自主、 可控甚至引领,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事情。

最后说一点体会和思考。互联网催生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大家可以看到过去有那么多新的概念层出不穷的出现,这是我们IT业一个非常典型的特 征。2000年以后,从计算机角度来看,就是一个概念创新的时代。而且以前这个行业的术语几乎是技术导向,而后来全是应用导向。怎么让用户听的明白,不再 考虑技术本身的定义和含义是什么。但是在这里面有中国元素吗?或者说有中国概念吗?实际上是一个很严重的缺失。整个互联网里面的标准,就有汉字国标。所以 说我们是在长期的跟随者思维形成了定势。现在我们转型发展,国家也意识到,跟随永远是别人后面不可能成为第一,真正实现创新发展就需要一定的自信,而在这 里面技术创新重要、基础设施创新重要、应用创新也很重要,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和概念的引领可能影响会更大。过去做的努力,百度的“框计算”就没有坚持下 去。北大/南大“网构软件”,老外也不睬我们,但我们至少做了一点,我们自己造了一个词,已经进入了学术期刊里,他们已经接受了这么一个词,已经形成了一 个互联网计算软件研究的一个中国流派,国际上开始认可,但没有人跟随。包括清华的“透明计算”,温家宝总理提的“感知中国”,这是对智慧地球一个呼应。这 些努力实际上也没有太多得到跨国公司的跟随。反而是美国出一个什么概念,我们炒的比他还热。但是这次“互联网+”,开启了新的阶段。我参加过很多跨国公司 的会议,很多把它列为主题。这在过去可能还是比较难以想象的。他们一般用他自己的术语、概念,在中国强行推。而现在至少他们来按照中国定义的说法来走。所 以说我想在信息时代,基于我们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我们需要参与规则的制定,除了技术创新、原理创新,更需要概念创新、思想创新,促进从“中国制 造”到“中国创造”的跃升!这也是我们在座的学术界、产业界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这点体会思考,纯属个人之言,不一定对,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12-03
梅宏:信息化3.0与互联网+
2015年11月28日,“北大CIO班十周年年会暨首届中国行业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北大CIO班”学员们 再次回到北大,与老师同学们重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