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频频融资“高烧”,增速还能持续多久?

近日,ofo引用某机构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证明自己在第一季度的共享单车行业中,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用户增速等各项数据遥遥领先,不少数据甚至占据了共享单车的半壁江山。

  我们先来看看ofo在现实运营中是如何抢占市场份额的招数。

  首先是价格战, ofo却经常性地推出免费骑行招揽用户。

  大家都知道,在现有的运营模式下,除了收取单车租赁使用费,共享单车目前并没有其他可行的盈利方式,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免费,虽然的确吸引了不少用户尝鲜,给ofo的市场份额加分不少,但奔着免费而来的用户终究不会长久,忠诚度也有待考验。

  另一方面,因为ofo本身设计比较简单,车身承受能力自然也就比较弱,在吸引了免费骑行大军后,无形中大大增加了ofo单车的破损率,让ofo运维团队工作量大增。

  

  在频繁的价格战玩得没有新鲜感之后,ofo又跟风推出了红包车,进入了一个更为猛烈的烧钱怪圈。

  有市场人士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ofo官方公布的数据,ofo每天的红包车订单高达700万单,fo红包车金额最高设定是5000元,即使按平均每单约5元计算,也意味着每天ofo需要为红包车支付3500万元现金。

  如此看来,ofo烧钱的本领绝对是一流的,这也是其抢占市场的最主要手段了。

  按常理,对于一家还没有造血能力的初创型企业来说,如此烧钱抢市场,背后一定有雄厚且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但

  融资上,ofo应该并没有其表现得那么风光。今年3月初,ofo宣称完成D轮4.5亿美元的融资,但很快就被外界质疑此次融资额颇有“水分”,并且新的投资者名单上大都为追加投资,没有什么新的投资者进入。

  4月22日,ofo又重磅宣称获得蚂蚁金服战略投资,但双方均没有透露任何有关融资与估值的信息,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可信度,而且从公开信息看,此次所谓的战略投资,更多的只是双方一场普通的业务层面的合作。

  一方面不惜血本地砸钱烧市场,另一方面,资金来源越来越难以为继, ofo的增速还能维持多久?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4-27
ofo频频融资“高烧”,增速还能持续多久?
近日,ofo引用某机构发布的《2017年Q1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用户监测报告》,证明自己在第一季度的共享单车行业中,市场占有率、用户满意度、用户增速等各项数据遥遥领先,不少数据甚至占据了共享单车的半壁江山。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