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306看滴滴的“打车难”,服务升级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每一次技术创新或升级,很少能获得一边倒的支持;最开始几乎都是饱受争议。

以春运为例,每逢春节,数以亿计的人口在中国大地上迁徙,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票难求”的回家难题。为了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全家总动员,半夜在刺骨的寒风中彻夜等候,成为很多在外打拼的人的独有记忆。

图片1.jpg 

为了减少排队带来的不便,2011年春运开始采用网络、电话、现场购买三种方式,其中网络、电话的比重较大。本来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却遭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不解甚至攻击。时间拨回到2011年,那时微信还未推出,诺基亚还未被收购,网吧还不像现在主打高端、个性化。那时,中老年人习惯排队买票,即使人再多,天气再冷,他们觉得那才是最踏实的方式。

图片2.jpg 

在之前参与的一次春运报道中,笔者曾经跟拍过几个农民工,寒风中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回家的渴望。可是当他们得知窗口的票已经售罄时,他们的愤怒与绝望让人动容。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购票时,他们大部分回答都很一致,那就是“不会,而且怕网络上都是骗子”。

一晃过了六年,微信已经成为标配,诺基亚早已式微。最初饱受争议的网络订票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和12306推出的网络购票类似,一项革新性技术或者服务的推出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火车、汽车与马车之间的纠缠。细细想来,网约车何尝不是呢?

从风里、雨里的苦等,到提前预约、下车即走,从现金交易的麻烦到在线支付的便捷,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络出行平台无疑重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让人们有了更丰富的选择。然而,最近一篇题为《致滴滴,一个让我的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的文章因为抱怨上海“打车难”,在朋友圈刷屏,也把滴滴推向了风口浪尖。

作为一名普通的用户,身在北京的笔者也深感打车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但是,把矛头直指滴滴,个人还是觉得有些欠妥。首先,春运的天然属性必然造成供需两端的严重不匹配。短时间内庞大的回家人群催生了大量的用车需求,而供给的司机端却不增反减,因为司机中的大部分也是外地人,打拼了一年的师傅们也要趁这个机会回家团圆。一面是暴增的需求,一面是下降的供给,打车怎么能不难?

图片3.jpg 

对此,滴滴出行高级产品总监罗文也给出了解释,在其手绘的数据图中,司机在线数量和呼叫订单量分别对应在时间轴上的变化,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司机在线数量下降了近25%,而订单数量则以30%的幅度增长。

此外,近期北上关相继落地的网约车新政,也加剧了“打车难”。滴滴方面公开的数据显示,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一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户籍。据推算,对车辆、司机门槛的规定,会让司机群体减少70%以上。

 “打车难”说白了就是供给不平衡,由此带来的价格上涨自然是情理之中。此时,把“打车难”、“价格高”的责任全部放在滴滴头上,笔者觉得实在欠妥。因为春运期间的“打车难”这个世界性难题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单靠滴滴、易到这样的公司来解决,简直是一种奢望。

作为用户,我们当然可以抱怨,毕竟归心似箭,谁都想尽快回家过年;但是也请给滴滴、易到这样的平台一点时间,因为服务升级与优化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1-23
从12306看滴滴的“打车难”,服务升级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打车难”说白了就是供给不平衡,由此带来的价格上涨自然是情理之中。此时,把“打车难”、“价格高”的责任全部放在滴滴头上,笔者觉得实在欠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