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蜂巢尧飘海:新一代云计算的架构之美

10月27日,第八届中国系统架构师峰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150余位技术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了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背景下,如何通过架构创新及各种IT新技术来带动企业转型增效。

 

作为国内公有云市场的黑马和新一代云计算的领军者,网易蜂巢首席架构师尧飘海受邀出席,同与会的4000多名系统运维、架构师等分享了网易蜂巢公有容器云的架构之路。

作为新一代云计算平台,网易蜂巢有何不同?

据尧飘海介绍,网易在2012年9月份就上线了私有云平台,2013年12月开始了Docker的应用,而到2014年12月份的时候,网易95%以上的互联网产品上云。2015年上半年,网易云计算平台上每个月的发布部署超过6万余次,并在2015年年底正式推出了网易蜂巢这一面向DevOps和微服务的新一代云计算平台。

同样作为基础云计算服务,网易并没有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直接从IaaS入手,而是选择基于Kubernetes和Docker打造了容器云平台,同时在虚拟化技术和OpenStack的基础上提供容器运行所需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容器是一个完整的软件运行环境,打包了操作系统、库、运行时环境、业务代码,这使得容器作为一个整体一旦构建完成后可随处运行,在网易蜂巢中交付给用户的最小单位就是容器。”

 

尧飘海解释说,传统云计算的开发和线上环境不一致,导致开发和运维之间的矛盾,并直接放慢了产品的迭代效率。相比于传统的开发模式,DevOps使得开发过程从运维驱动转向开发驱动。在网易蜂巢上,开发者只需要提交代码就能发布上线,而非还要运维人员去配置环境才能正常发布。不难发现,采用容器保证了线上线下环境的一致性,极大简化了迭代流程。

对微服务的支撑是网易蜂巢的又一不同之处。行业内对微服务对定义是:一种松耦合的能够被独立开发和部署的无状态化服务,与单体架构相比,微服务实现了独立扩展、升级和可替换等优点。

尧飘海认为,好的微服务实践需要完善的基础服务和成熟DevOps工具的的支撑才能起到良性作用,否则不经过评估各种资源的情况就轻易实施微服务架构反而会适得其反。企业自建微服务架构要面临端口冲突、网络冲突、服务调度、故障治理等等,网易蜂巢能够助力开发者实现微服务架构,且可以一键发布、弹性扩展。

解析网易蜂巢架构,体验技术之美

谈到网易蜂巢的技术架构,尧飘海称网易内部也很早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改造,包括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网易云课堂等产品团队,大部分项目是逐步迭代的,即整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的组合。正是有了这些经验积累,网易蜂巢形成了完善的技术架构和丰富的服务体系,目前就是在基于场景化的服务下提供专注DevOps工具链和微服务架构支撑的云平台建设。

据尧飘海介绍,组成网易蜂巢的技术可分为4大块: 容器技术、编排技术、PaaS技术和IaaS技术 。最底层的云主机、云网络、云硬盘等IaaS服务是网易蜂巢基于OpenStack开发的,PaaS服务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缓存服务、对象存储服务、搜索服务、负载均衡服务、DDoS防御服务等通用服务的封装,减少项目的维护成本。此外,网易蜂巢采用Kubernetes+自定义插件的方式完成了容器的发布、回滚、扩容、缩容等编排服务。

当然,要保证容器云平台的完美运行,除了解决了架构的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工作。网易蜂巢强大的研发团队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将节点、存储、网络等集群共享资源的租户隔离,不停服发布、原子更新及滚动更新的基础设施的不可变交付,以及多优先级队列的并行处理。

 

在尧飘海看来,当下流行的“工业4.0”概念可以理解为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作为新一代云计算平台,网易蜂巢的出现正在改变互联网软件的生产方式,从半手工到自动化操作再到数字化生产。架构的不断升级,使得技术之美在工业4.0时代大放异彩。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10-28
网易蜂巢尧飘海:新一代云计算的架构之美
10月27日,第八届中国系统架构师峰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150余位技术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了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背景下,如何通过架构创新及各种IT新技术来带动企业转型增效。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