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3000万,陌陌用了19个月,这个时间是微信达到同样用户数量的两倍。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来看,4年内陌陌的用户数将达到3亿。但即便在今天陌陌就已经有了3亿用户,其生存模式依然存疑。
中国互联网公司创业必然要面对的三大问题:“生、死、腾讯”,在很多人看来,腾讯的压力甚至高于生死。陌陌在腾讯没有关注的陌生人交友领域里闯出了一片空间,但成长起来的陌陌正面临上下不靠的尴尬局面。向下:陌生人交友无法带来持续提升空间,在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后很多用户采用其他的社交模式来进行更替;向上:IM领域被腾讯牢牢把控,陌陌无法伸手。
更可怕的是当运营商盯上OTT的蛋糕,家大业大的腾讯可以不在乎一些利润的分流,但成立至今尚未找到盈利模式又没有其他利润支撑的陌陌将如何应对?
陌陌对网易给出的答案是:“2013年是陌陌的稳定之年,陌陌将沿袭去年的战略平稳发展。”
商业化难题
去年的陌陌风光无限,用户数量和融资都达到千万以上,而估值更是高达1亿美元。
陌陌的历史开始于2011年年初,时任网易主编的唐岩找到了雷晓亮商讨创业,并把陌陌的产品思路对雷晓亮讲了一遍,雷晓亮当即决定加入。又加入了一个技术之后,三个从没有过创业经验的网易人开始了“陌陌”征程。“移动是大势所趋,我们在顺势而为。”雷晓亮说,
来自陌陌方面的数据显示,陌陌目前点对点消息已经过亿。群组消息每天3800多万。小组日活占总数的44%。
但这些数字还是无法帮助陌陌看到未来的商业化前景。而经过几次版本的更迭,陌陌的产品定位也越来越让人觉得模糊。就这个问题,陌陌COO王力说,“我们一直以来的定位就是移动社交,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智能手机的终端上,帮助用户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持续满足他们新的社交需求。”除了最后一句,这产品定位和微信并无区别,更可怕的是,这最后一句才是最难实现的。
而对于近日在陌陌上出现的广告条,王力也表示仅仅是测试阶段,并对时下的多种概念嗤之以鼻:“现在很多模式都是在炒概念,我不太喜欢概念方面的东西。”
同时,王力也一再强调,目前陌陌的重点还是产品本身而不是商业化。他认为,目前陌陌用户的粘性够,但是相比较其他动辄用户上千万的移动端游戏产品而言,陌陌用户规模还很小。“我们首先希望做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产品,而不是短命的APP。过早去谈钱会对产品有伤害。”
今年重点
在外界看来,现在的陌陌活的很轻松,较小的运营和推广成本、充沛的早期融资以及已经上规模的用户数量。但在王力看来,这并不能够让陌陌掉以轻心:“我们现在的用户量其实还不算是一个特别有竞争壁垒的数字,和一些更大的应用更是完全没法比较。”
这或许正是陌陌今年需要持续探索的重点。这家目前还没有任何盈利的创业公司在寒冬到来前如果没有储备好粮食,很容易像流星般陨落,这样的例子在互联网行业中屡见不鲜。
王力表示陌陌今年的重点依然会放在用户数量的拓展上,希望今年年底能够把这个数字提升至8000万,最好能够达到一亿。不过和去年主要靠口碑营销为主的宣传策略相比,今年的陌陌可能会尝试着在更多的推广渠道做一些投入。
这是一款神奇的软件,在它的身上被承载了过多的无可言说的期望,多次转型让它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但未来之路并不好走。
陌陌对自己的十个描述
1 通讯功能不是陌陌的核心功能,根据数据显示陌陌90%以上的流量消耗在图片传输上。
2 陌陌和运营商是合作关系,我们觉得OTT跟我们没关系。
3 陌陌的员工数量较少,整体运营费用比较低,现在的费用基本上都用在人员招聘上。今年依然不希望扩张的太迅速。
4 陌陌的人员招聘集中在技术方面。
5 暂时没有再融资的计划,但还要看企业的发展情况。
6 陌陌很少关心其他的产品,在移动社交领域唯一能产生对比的就是微信,其他家基本不在我们的视野中。
7 陌陌想加功能很容易,但还是要保持一致性的产品逻辑,保持产品的统一性。在最近的大半年和未来,我们更多的是对已有的功能进行优化。优化主要会集中在通讯方面的一些不稳定,在陌陌之前做IM工具的都是大公司,拥有稳定的架构,陌陌在这方面压力很大。
8 陌陌不太想投广告,口碑营销才是王道。
9 目前陌陌用户的年龄层大部分分布在19到2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也有付费的需求。
10 陌陌目前只针对手机,不会针对其他的智能终端进行开发。在PC端进行社交比较复杂,还是手机层面比较简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