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2020年1月14日,成立6年的小牛电动终于拿到了工信部颁布的摩托车生产资质,小牛终于可以“合规”的生产电动摩托车了。为什么说小牛拿到的是摩托车生产资质,可以生产电摩?这是因为201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将原有的四类摩托车全部简化为一类,也就是原来的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轻便两轮摩托车、轻便三轮摩托车全部归为“摩托车”,而电动摩托车自然也是属于新型动力驱动摩托车类别,企业只要有摩企资质,理论上来说以上五类车型都可以生产。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这对小牛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电动车新玩家九号电动还发贺图祝贺小牛拿到电摩生产资质,该企业在2019年12月17日入局电动车行业,是小牛的强劲对手。合规是从业之根基,生产资质是每家电动车企业想要合法生产电动车并上市销售的“准生证”,小牛直到本月才获得电摩生产资质,也意味着过去5年多的时间,小牛都是没有生产和市场通行证的。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由于此前没有电摩生产资质和产品准入资质,小牛一直委托常州山崎摩托车有限公司制造代工生产,所以市场销售的产品上基本都打上了名邦的LOGO,用户买的不是“真小牛”,而是“名邦电动车”。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那么,这家2014年9月就成立的公司,为什么直到2020年1月14日才取得了电摩生产资质?

摩托车生产资质申请要求极高

2019年6月1日前,摩托车生产资质的申请是按照工信部发布《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摩托车准入管理事项的通知》两项规定进行的,要想获得摩托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必须满足项目两个硬性条件: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1.企业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2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不得低于1亿元,其中设备投资不得低于8000万元,注册资本不得低于8000万元。这项规定被称为一级电摩资质的硬性门槛,单从这点上,全国没有几家电动车生产企业能够顺利过资金这一关,90%的电动车企业都被挡在了门外。

2.须具备年产30万两轮摩托车或15万辆三轮摩托车,具备总装、车架制作、涂装、涂装等工艺及检测设备,具备年产配套发动机30万台的生产能力,具备箱体、缸头、缸体等的机械加工及检测设备。这项规定避免了企业为了生产资质造僵尸企业的问题。

《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一直实施到2019年6月1日才被废止。现在看来,也许过去几年小牛一直有在申请电摩生产资质,但是满足不了上述两个条件一直没获通过,况且摩托车准入管理规定中还有其他细则条款。

2019年4月15日起电动车新国标正式实施,豪华款电动车都划归为电动摩托车管理,没有电摩的资质企业不能生产,没有国家3C认证,产品质量就无法得到认可和保障。换句话说,如果电动车产品要合法的生产和销售,生产厂家的电摩资质和产品的3C认证缺一不可。

此外,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对摩托车委托代工也有相关规定:“委托方和受托方企业双方必须是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的企业(集团)或下属独立法人子公司”,也就是说小牛和常州山崎必须同时具备电摩生产资质才能合法生产和销售电摩产品。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由于自身没有资质,随时都有“翻车”的可能,所以小牛必须尽快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很幸运的是,2019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该项《办法》放宽了摩托车生产资质的申请条件,降低了电摩生产资质的申请门槛,见下图,按照新的《办法》,小牛得以顺利的申请到摩托车生产资质。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创始人入狱,连续3年亏损近7亿元

2014年9月,小牛正式成立,公司成立仅9个月后,在2015年的6月1日,小牛就召开了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小牛电动N1。新品发布的第三天(6月3日),创始人李一男就被刑事拘留了。且不论里面的是非对错,这对小牛整个团队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就遇到了阻碍。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小牛被看好,很大程度是因为李一男,他本身有管理大公司的经历,有操盘能力。他的名字就可以带来很多资源和话题。一位离职牛电科技员工曾透露,李一男出事后公司内部都很惶恐,市场部原先制定的所有对外宣传计划全部暂停,当时就觉得这家公司肯定要完了。

在李一男缺席牛电科技的那两年,是国内出行领域快速变革的关键时期。失去公司灵魂人物的小牛屡屡被传“牛电现金流不良、备受政策考验难以为继”。资料显示,小牛电动自从2015年起频频有现金流吃紧、盈利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率过高、销量不及预期等负面消息曝出。而根据小牛电动招股书中公开的数据显示,小牛电动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亏损分别达到了2.33亿元、1.85亿元和3.15亿元。

连续3年亏损近7亿元,无论怎么看都无法满足《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的两项硬性条件。2018年10月19日,小牛电动登陆纳斯达克上市,上市之后,小牛收割了一大波韭菜,终于开始了盈利,慢慢脱贫。

用做互联网手机的方式做电动车

小牛创立初期,就立志要做“互联网+电动车”的“革新者”,以互联网形式做推广,打造粉丝经济。招股书显示,小牛APP注册用户已经超过45.7万人,在中国50多个城市建立了粉丝俱乐部。据一位早期用户介绍,小牛电动N1前期销售走的就是“饥饿营销”的路线,有内部码的人才可能预订购买。

从NIU POWER产品线到粉丝“牛油”,小牛电动始终在用做互联网手机的方式做电动车。

对于像小牛电动及其“互联网+电动车”这样的新人新产品,最重要也是最难办的就是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据悉,小牛电动的生产组装由供应链副总裁何卫华作为负责人,而物料采购同样由何卫华本人亲自负责,而这或许是导致小牛电动车轮毂易出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好比一家餐厅,厨房里炒菜的厨师和买菜的师傅是同一个人,不出问题才怪。”一位电动车行业分析人士说,任何工厂采购和生产组装采用同一拨人都是大忌

这跟锤子很相似,如果锤子真的有一个库克级别的供应链好手,现在的锤子想想还是有些可怕的。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图:杭州小牛用户断裂的轮毂

前面提到,小牛过去6年一直采用常州山崎来代工生产,代工生产一方面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减轻企业运营压力,但代工生产无法完全把控制造成本、生产节奏和产品质量,如果存在质量缺陷,一旦爆出负面,口碑变差之后,则会极大影响品牌声誉;而且传统的OEM的模式中许多部件都需要使用OEM厂商的供应商,自己所有的设计细节也会全盘曝光。

由于代工厂质量无法保证,小牛电动车电池续航、电池寿命短等问题成主要“槽点”之一。根据东方今报网络舆情中心显示,自2019年2月份到2019年6月份,小牛电动车的网络舆情共51条,全是来自于网友对小牛电动车的不满吐槽。不仅除了电池续航短、易坏等问题之外,定位器障碍、退款难、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也是消费者爆料的热点。而续航里程的问题客服给的回应是:官网标注的续航公里数为理论值,需以实际为主。

2019年第3季度,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省13市的100批次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显示,10批次电动自行车不合格,涉及车速限制、车速提示音、整车质量等不合格项目,其中,小牛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不合格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按照工信部对电摩产品的规定,企业生产的电动车产品必须要在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才能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但是,由于小牛没做过电摩,经验不足,加上供应链整合、代工厂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出。所以在过去的6年,小牛的电动车不符合产品电动摩托车标准,一直被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拒之门外。

外观设计驱动的公司,容易忽视产品质量和创新功能

小牛是一家外观设计驱动的公司。初中毕业,自学成为设计师的胡依林是小牛电动的联合创始人。一家设计主导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往往会以产品外形为主、功能为辅,所以小牛的电动车区别于其他电动车的地方就在于外观设计,智能化实现程度是偏低的,并没有比传统两轮电动车企以及九号机器人超等互联网企业超前很多。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小牛靠着“颜值”收割了一大波中高端用户,对颜值的执念很深,新的副品牌GOVA更是只保留了小牛设计美观的特点,去掉了智能化。2019年8月22日,小牛电动副品牌GOVA正式面世,专攻下沉市场,共发布了三款产品,分别为G1、G3、G5。这三款车从外观来看,似乎有些改变以往的风格,除了继续延用锂电以外,其他跟小牛有关的记忆,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被网友吐槽为“小牛史上最丑的车”。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互联网公司永远奉行着一个道理——没有变化就是最大的退步。小牛虽然每年都有推出新品,但这些新品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在产品安全、系统化服务、用户体验度、技术创新上已太久没有亮点。小牛“颜值担当”的光环正在大幅减弱,与此同时,它的竞争对手们和跟随者们正在紧追而上。

比如2019年年底以“真智能”定位“杀入”电动车行业的九号机器人,发布的两款两轮电动车新品九号电动C和九号电动E正在用更便宜的价格、更智能的体验、更多的线下渠道,来获取年轻用户群体。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在九号机器人发布九号电动C和E系列产品后,胡依林慌了,多次在社交媒体使用不文明语言、抨击、辱骂九号机器人,甚至扬言要抽人,并称全行业的人都抄袭过他。九号回击相对比较克制,称九号的竞争对手是技术天花板,而不是现存的任何友商,还邀请小牛和九号一起加入智能机的时代。

作为公司的高管公开破口大骂,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小牛品牌无疑都是一次拙劣的无能狂怒,任何行业需要良性竞争,而不是诋毁谩骂。企业在这样的人的带领下,未来走向确实令人堪忧。

作为一个基因更偏向互联网的公司,小牛的经营模式和扩张模式都不同于传统行业。过去6年,小牛迟迟拿不到工信部电摩生产资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获得电摩生产资质后,小牛总算是可以挺起腰杆,走向合法合规道路,摆脱“贴牌代工”的尴尬了。下一步,小牛还需紧抓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升这两大核心竞争力。毕竟,产品与质量才是成就“全球最大的锂电两轮车制造商”唯二的硬通货。小牛电动车到底还能“牛”多久?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1-17
为什么小牛电动成立6年后才拿到电摩生产资质?
2020年1月14日,成立6年的小牛电动终于拿到了工信部颁布的摩托车生产资质,小牛终于可以“合规”的生产电动摩托车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