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3日消息,科技博客TechCrunch联合创始人、创业公司孵化器Archimedes Labs合伙人凯斯·特瑞(Keith Teare)周五撰文称,本周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相继传出可能收紧平台的消息。这表明,这三大社交网络已经下定决心对旧有生态系统进行重新改造和转型,以应对已经到来的移动大潮并破解移动平台盈利之道,即便这意味着旧有生态系统可能因此被摧毁也在所不惜。这是一场关乎Facebook、Twitter和谷歌(微博)生死存亡的平台之战,它既是三大社交网络相互之间的战争,但更重要的,也是一场与苹果主导的移动生态系统之间的战争。
以下为文章概要:
本周,Facebook平台合作伙伴总监伊桑·巴尔德(Ethan Beard)、平台营销总监凯蒂·米迪科(Katie Mitic)和移动平台营销经理乔纳森·马图斯(Jonathan Matus)相继宣布离职没多久,App.net创始人道尔顿·卡得威尔(Dalton Caldwell)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写了一封公开信,控诉Facebook对潜在竞争对手App.net的打压。这一切似乎表明,Facebook已经不再是开发者可以依赖的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同一周,Twitter推出了新的Cards技术,暗示可能调整API使用政策,对第三方开发者使用其数据流做出限制。这在开发者生态系统中引起了恐慌。Twitter此举的后果之一是麦克·麦库(Mike McCue)辞去Twitter董事会的董事职务。与此同时,有传言称谷歌停止了Google+相关的所有招聘和并购事宜。Google+在第三方应用支持方面本来就做的不好。
社交网络的三大巨头如今面临着一道相同的难题,即在web流量占比持续下滑、移动流量上升的大潮中,如何推动营收,尤其是移动平台营收的增长。它们陷入了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争,这场战争既是三大社交网络之间的斗争,但更重要的,也是一场与苹果主导的移动生态系统之间的战争。这三家社交网络都已经到达了移动用户数量超过桌面用户且移动平台增速远大于桌面的临界点,但没有一家真正破解了移动平台盈利之道。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Facebook和Twitter还面临着证明自己配得上高额估值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超过了服务于开发者和用户的动力。Twitter在信息流中做广告,以及Facebook通过受赞助的消息做广告,都是这种有缺陷的创收策略的例子。这种创收行为与良好的用户体验是直接冲突的。
从眼下形势来看,未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Twitter和Facebook放弃以产品为核心的开发策略,转而采取以营收为核心的开发策略。
2.非产品团队的权力越来越大,最终导致Facebook和Twitter公司内部的混乱。没有人知道到底产品团队是老大,还是营收团队是老大。
3.Facebook和Twitter都将耐心、慢慢地开发出更加以移动为中心、专注于营收的2.0版本,这一版本将与1.0版本截然不同。这将影响用户和开发者,但最终会带领开发者走向更加适应未来的道路上。与Facebook或Twitter相同的是,开发者要么被迫适应改变,要么死去。
展望未来,以上三种观点的部分内容都可能成为现实。在被迫转型的过程中,Facebook和Twitter将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不排除因此死掉的可能性。但如果Facebook和Twitter拒绝对以web为基础的web 2.0架构和生态系统做出改变,那么它们将与新的以移动为中心的潮流脱节,并最终迎来失败。
以下是有关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的一些事实。
与Facebook有关的事实:
1.Facebook开放图谱“connect”基本上与未来的移动战略无关。随着用户从web迁移至移动和应用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手机将成为一切的中心。在这样的世界中,Facebook只是手机上的一个应用而已。Facebook不得不专注于被其他人(苹果和谷歌)的平台整合,而不是将其他人整合至自己的生态系统。在这样的新兴移动世界中,将只有很少开发者需要或愿意完全依赖Facebook以获取集权化的社交图谱。
2.Facebook最近推出的Messenger和相机应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苹果iOS已经内置了相机和iMessage应用,而且是基于电话本的社交图谱。Facebook如何才能成为苹果iOS和Android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Facebook并不将推出自主品牌的手机看作是最佳选项,但Facebook最终是否不得不这样做?从另一角度来看,苹果的整合对Facebook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威胁?
3.受赞助的消息并不是将移动流量变现的好方法。手机更是一种发布信息的工具,而不是阅读工具。用户在移动平台上聚焦的注意力远不及在桌面上的注意力。任何出现在用户首页或时间线上的“噪音”都将使该平台对普通用户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很显然,Facebook需要新的移动广告形式。基于流的信息或许不是移动广告的最佳形式。Facebook对于广告主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够与用户进行互动,但目前来看,早期的Facebook移动广告的效果与之相反。
有关Twitter的一些事实:
1.Twitter用户数量巨大且仍在持续增长。Twitter正在日益变成一个移动平台。
2.未来的趋势很明显--将媒体和元数据融合在推文中,将阅读和发布推文的核心环节掌控在Twitter自家的环境中。
3.向数据流中加入广告已经进化成为Twitter创造营收的主要形式。这种广告最初的形式类似于“推广消息”(promoted tweets)。新的基于Cards的平台有望使得信息流中的广告更具视觉效果、更加无缝。但Cards技术可能会使得Twitter在产品开发决策方面优先考虑广告主而非用户。“开发者需保持谨慎”这一观点早已成为现实,本周这句话显得比以往更加现实。
4.尽管有了一些好的发展势头,但Twitter相对于其80亿美元的估值仍然是一家小公司。Twitter未来能否超越这一估值将完全取决于能否吸引用户使用其移动应用,以及促进用户与广告主进行互动。未来的路仍然很长,即便开发者有怨言,也不太可能阻止Twitter继续试验,试图达成以上目标。
有关Google+的一些事实:
1.谷歌面临着如何从移动平台盈利的压力,但其压力比Facebook和Twitter要小。这是由于谷歌可以利用桌面搜索产生的巨大营收,为移动平台的未来发展提供弹药。即便如此,分析师们已经开始担心移动平台营收的规模,以及移动平台增速较缓对谷歌“每次点击成本”的影响。
2.Google+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平台,尽管绝对用户数量不小,但它尚未成为一个消费者平台。目前尚不清楚近期Google+移动应用的改进是否足以改变这一现状。
3.Google+目前只有很有限的只读API,这意味着开发者不能将其当作与Facebook或Twitter一样的平台。
4.与桌面平台丰富的开发者生态系统相比,谷歌的移动生态系统很弱。
5.Android并不一定能够帮助谷歌。Android是一把双刃剑。它使谷歌在移动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并因此与苹果展开竞争,但它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用户迁移至移动平台。随着Android持续催化移动潮流的发展,破解移动平台盈利之道变得愈发迫切。Click to Call是不够的。如果谷歌希望获得成功,Admob将需要进化,新的移动广告形式将成为关键。
有意思的是,所有以上这些对于玛丽莎·梅耶尔领导的雅虎来说,都意味着重现辉煌的机遇。雅虎错过了去中心化的web2.0大潮。在整个互联网转向信息流、聚合和辛佳迪式的联合时,雅虎仍然是一个专注于内容的中心化门户。即便如此,雅虎仍然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公司,其潜力尚未完全发挥。
本周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相继采取动作传出的积极信号是,三大社交网络已经认识到,它们再也不能继续维持以往的模式,而是要寻求改变。
2011年的Facebook、2011年的Twitter和2011年的谷歌都需要重新改造和转型,以应对以移动为中心的潮流,但它们都未能找到创造营收的清晰的策略。
如今,旧的秩序正在土崩瓦解,创建新生态系统的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
在新的移动世界中,苹果比任何其他选手都掌握着更多王牌。苹果拥有由设备、开发者和营收组成的规模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需要广告营收,且拥有一个能够为自己和开发者带来成功的模式。苹果的对手只有一个:谷歌。如果谷歌真正抛弃以往的以web为中心的战略,而是将Android作为其核心的生态系统,那么谷歌也有望获得类似于苹果的地位。这一举动将为谷歌带来长期的好处。Facebook和Twitter则将从平台主导者沦为其他平台的应用提供商。它们目前处于最为不利的地位,因而需要采取最为大胆和激进的措施。在Facebook和Twitter谋划未来蓝图时,产品需求不应该因投资者的压力而偏离。
Facebook、Twitter和Google+本周的相继动作表明,三大社交网络公司都已经表明了参与平台竞争的意图,即便这意味着摧毁过去辛苦经营的旧有生态系统也在所不惜。勇敢、大胆和不受欢迎的举动往往伴随着风险,甚至可能会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无动于衷才是最坏的选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六载华为开发者大赛,“赛”出云上开发新生态
- iPhone在华份额为何不断下滑?外媒分析:因无法提供AI服务
- 硬科技观察之智能体:2025年会是AI智能体爆发之年
- "以智赋网"关键一跃!华为首发Ambient Site构建无线智能化底座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