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致青春:一代人的战时青春残酷物语

不是所有的文学经典都适合搬上银幕的。一般来说,文学性越强,越不适用于电影语言。无数文学经典影像化的失败或平庸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还有一类文学经典,它们思想明晰,故事动人,文笔晓畅,能够给银幕化提供足够的空间,让银幕的感染力足以与文字抗衡,甚至超过文字。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具有这样的特质。

小说原著于1969年刊登在《青春》杂志上,竟一时洛阳纸贵,随即发行单行本,成为当时的大众文学畅销书,并被指定为苏联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瓦西里耶夫也因此荣获苏联儿童文学一等奖,并亲自担任编剧,由高尔基中央儿童与少年电影制片厂将故事搬上银幕:需要指出的是,邻邦人民的青春期是很短的,仿佛男孩子女孩子们一下子就从儿童期进入了成人世界,来不及过多的矫情、做作和玻璃心。这里的“儿童文学”实际上包括了“青春期文学”,“少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有正面全裸镜头也不是问题。瓦西里耶夫与“青春”仿佛有一种天然的默契,他最重要的三部小说,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后来发生了战争》、《未列入名册》,主人公都是被战争一夜之间变为军人的中学生群像,他们被迫迅速成熟,从幻想的青春期进入残酷的战争世界,并被战争毁灭。

他的创作来源于自己的经历,也更像是为同学们还债:自己安然无恙回来了,而同学们那些青春的面孔已逝。所以他要“致青春”。这完全不同于时下中国电影中的那种无病呻吟的“致青春”。据统计,二战中,苏联有2680万人死亡,当时全苏联人口还不到2亿。全班同学奔赴战场,战后重聚所剩无几,是当时最常见的情况。如此,瓦西里耶夫的“致青春”就有了与战争短兵相接的面貌:这才是真正的青春残酷物语。

青春书写通常会导致一种“小”的格局,并不是以青少年为主人公的文学就是青春文学,这里更多指的是青春期的世界观、价值观之体现。比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它的世界观正是苏联意识形态下的集体主义、英雄主义、民族主义观念,正如同影片中学历最高的那个犹太女大学生,初恋赠送她的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小”令其无法具备更深的思想 ,然而这并不妨碍它能够在大众范围内获得最宽阔的宽度。例如,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了一个巨大的作用,即修复战争创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年战争中的那些少男少女已人到中年,对于战争,他们都有不堪回首的伤痛记忆。岁月风霜,他们的人生未必都是一帆风顺的,对社会未必都很满意。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全面肯定了他们:虽然他们都是普通人,或许是战场上的胆小鬼,或许是生活中的第三者,或许有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瑕疵,但是他们都与祖国共命运,他们的青春都是没有虚度的,都是充满“价值”与“意义”的英雄。除此之外,这部影片与1970年拍摄的《白俄罗斯车站》等影片一起,还同时发挥了“精神维稳”的巨大功能。借主流人群的集体“致青春”的释放,把斯大林主义时期、赫鲁晓夫时代积累的那些已经爆发或潜在的社会矛盾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调和与缓解。这种调和功能甚至发挥到国外的社会主义阵营。1977年,中国,这部小说作为“苏修反面教材”,经翻译家王金陵译出,刊登在“内部发行”的《世界文学》杂志上。本来是“供批判用”,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部“人性论”的、充满抒情意味、人物形象饱满的小说迅速在精神生活匮乏已久的中国读者中流行开来。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征兆,此处不表。

通常人们喜欢将经典与重拍做一番比较。一般情况下,重拍经典被认为是出力不讨好的事。1972年苏联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执导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荣获奥斯卡提名、威尼斯提名、列宁奖金等多个奖项。和瓦西里耶夫一样,罗斯托茨基本人也上过前线,也是那些少男少女中的一员,并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他本人的情感注入对于影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影片缓慢、甚至延宕的叙事,将浓稠的、对战前美好生活诗意化的怀旧与抒情注入其中,将战前苏维埃的幸福生活高度抽象化,以此衬托战争的残酷,这种崇高化的古典主义手法非常有效,引发了观众广泛的共鸣。再加上此片人物形象饱满,选角得宜,配乐一流,可谓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电影经典。

或许正因为如此,2015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导演雷纳特·达夫列季亚诺夫才会说,这不是翻拍经典,而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另一版。

公平地说,和1972年的罗斯托茨基版相比,这一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更适合今天的观众。影片果断舍弃了旧版的那种“诗意”,转而用悬念感、节奏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去浪漫化”也使得影片更具有战争年代的质感。为了更忠实于原著,此片还设置了一个画外音的朗读者,像小说中那样为每一个普通女兵树碑立传。可以说整部影片干净、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视觉上也没有像大多数商业片那样,刻意去表现血腥的画面,整体算是表现合格。最重要的是,和去年那部过度好莱坞化的《斯大林格勒》不同,这部电影是能让你明显感到有别于好莱坞的。不足之处当然有,例如,人物形象不是都立得住:瓦斯科夫应当是一个特别乡土的、有庄稼汉气息的形象,这一点旧版更为接近,新版的这个瓦斯科夫太像一个英俊的演员了;女神级别的战士冉卡在原著中是一个波罗的海大美人,将军的女儿,典型的北欧系高大金发女郎,“就像一条美人鱼”,而新版影片中的女演员显得没有说服力,冉卡牺牲时,那种高傲的、不容侵犯的美带来的震慑感也就荡然无存了。

然而,2015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无论怎样用功,都无法达到当年万人空巷的辉煌,因为这代人的青春已经不是那代人的青春了。这代人的青春没有少先队,没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有“社会主义新人”这个外表,他们的青春伤痛更多与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有关,这一版“致青春”便失去了应有的回声。它更多的功能,还是历史记忆的书写,民族凝聚力的维系。

实际上,近些年的俄罗斯二战题材电影并不乏佳作,如《布谷鸟》等。2015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当然具有其积极的意义:虽然电影并不能提供更深层次的对战争的思考,它依旧保持了战胜者应有的尊严。这一点足以令我们的电影人羞愧。历史记忆书写可能有多种面相,唯独不能轻浮狎亵。

德国思想家、犹太人汉娜·阿伦特说,对法西斯的审判是为了伸张正义,而不是为了复仇或展示自己的耻辱。特别是对于一个战胜国来说,它更有责任为全人类贡献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并不是宏大史诗,它只是一个小插曲,却同样有力度地揭示了战争的反人类性和荒诞性。更为重要的是,它保持了“崇高”的指向,这在一切都“去崇高化”的今天,其实是非常珍贵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10-10
另一种致青春:一代人的战时青春残酷物语
不是所有的文学经典都适合搬上银幕的。一般来说,文学性越强,越不适用于电影语言。无数文学经典影像化的失败或平庸都证明了这一点。但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