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当日下午,苏宁国际总裁张康阳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主席卡尔洛•费罗签订合作协议。苏宁与ITA在本届进博会上的再度相约,苏宁以“采购商+参展商”的双重身份迈着“国际化”的步伐而来,ITA也将携意大利品牌以海外参展商的身份亮相进博会。双方此次签约将助力推广超过150家设计、时尚、高科技的意大利品牌,其中有1/3都是第一次正式进入中国。
(图:苏宁与ITA在第二届进博会签约)
作为中国最大的全渠道智慧零售商,苏宁近年来以意大利为枢纽,大力拓展在欧洲的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国际化布局的实施,不断推动品质消费升级和生活方式的提升,同时也助力提高中国消费者对意大利产品的品牌认知。如果说缘分天注定,那么苏宁与ITA的缘分则早已结下。
以意大利为支点,撬动国际化布局
今年3月,苏宁控股集团与ITA(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继今年引进150个意大利品牌之后,明年3月26日,苏宁国际首家高端零售店也将在上海正式开业。同时,紧紧围绕消费升级,以“搜藏全球好物”为理念,苏宁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模式和资源优势,并依托ITA的协助支持,苏宁将打造意大利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线上以及线下体验平台,帮助更多意大利中小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图: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与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卡洛费罗签约合影)
今年7月,ITA主席卡罗•费罗(Carlo Ferro)携ITA中国办事处官员及意大利品牌代表团到访苏宁集团总部,与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再度洽谈合作,将协议内容实质性落地。期间,苏宁与多家意大利高端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意大利品牌进入中国。
9月,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再度现身意大利米兰,进一步深化推进苏宁的国际化业务。
本届进博会期间,苏宁也再度与ITA签订更进一步的合作协议。未来,苏宁会通过双线渠道,将例如女性家居服品牌La Perla、葡萄酒品牌Biondi Santi和香氛品牌Culti等众多品牌的商品带给中国消费者。
持续拓展海外供应链,加速深化国际化战略
如今,苏宁全场景布局优势可嫁接于全球品牌,全方位、定制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可以为更多的海外优质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苏宁的发展,不仅在国内,也在海外,我们的供应链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地都已实现落地发展,国际化是苏宁未来十年重点聚焦的方向之一。”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超30万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和超10万亿美元进口服务的目标,对海外品牌落地国内市场的巨大引力。
首届进博会以来,苏宁与全球范围内来自欧洲、日本、澳洲、北美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达成合作,并进行大规模采购。海外品牌在苏宁平台上的销售增长也持续走高,苏宁平台上海外购商品销售增速始终保持在200%以上,成为所有商品类目中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通过“自营直采+保税仓备货”模式发力的苏宁“全球买手”更是已经深入到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100多个海外基地精选全球优质好货。
此次进博会,苏宁将加大采购力度,在持续加强与国际知名家电、3C品牌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大快消品类商品的采购和服务贸易采购。在首届进博会的基础上,目前已有百余家海外企业与苏宁达成积极合作意愿。据悉,本次进博会上,苏宁旗下的Laox还将整合20多家企业、60多个知名品牌亮相,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日本特色产品与服务。
(图:进博会苏宁旗下日本Laox展区)
今年首次作为苏宁智慧零售国际供应链打造的新伙伴,家乐福也以“采购商”和“参展商”的双重身份 参与进博会。不仅规划了丰富的采购计划及新品发布会,还将与苏宁小店共同开展“进口商品周”,彰显苏宁全场景、全渠道、全产业融合优势。不得不说,家乐福中国为苏宁进一步加强了全球供应链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供应链布局,将更多海外品牌尤其是快消类品牌,借助苏宁的平台引入中国市场。
(图:进博会家乐福中国展区)
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零售企业,苏宁积极参与进博会,利用其全渠道、全场景、多业态的优势以及依托技术和大数据洞察消费、预测消费趋势的优势,全面赋能海外品牌,成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桥梁。
苏宁采购交易团团长王哲表示,“苏宁将会进一步围绕国内消费升级、引进海外优质产品和品牌,通过打造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入口及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方,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据了解,明年3月,苏宁国际首家高端零售店将在上海正式开业,成为来自海外的健康、时尚、美妆、食品等多品类的小众高端品牌集聚地,持续助力品质消费升级。借助苏宁全场景、全渠道、多业态融合的服务优势,解决当前跨境电商没有线下店的难题,也让消费者更直观、全面地体验和了解海外品牌故事、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