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的诞生是一场技术革命,全球市场对5G都展现出了巨大的热情。第一代骁龙X50高通5G基带在多年前的发布,就是为了迎接5G的来临。在中国,无论是从5G基站的建设速度,还是从5G手机的推出等方面来看,5G的进展显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在中国5G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终究会有一个合伙伙伴的名字不可忽略,那就是高通。
作为中国移动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高通一直积极参与中国的5G发展进程,一方面与中国各大运营商紧密合作,为中国的5G部署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搭载高通5G基带的产品大量上市,与包括小米、OPPO、vivo、一加、中兴在内的众多中国手机终端厂商合作,助力中国智能手机走出国门,在全球5G终端市场占得先机。
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中国5G部署速度惊人,根据有关数据,到今年年底中国将部署超过5万个5G基站,前景广阔。”高通提供的5G芯片组、高通5G基带、测试平台、参考设计等技术及解决方案,多次应用于三大运营商的5G相关测试工作。包括中兴、大唐电信等在内的通讯设备提供商,也与高通联合完成了5G互操作测试,为5G商用最终落地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基于高通为5G商用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2019年(暨第七届)IMT-2020(5G)峰会为高通颁发了“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证书”。同时,高通高级资深工程师曹一卿也凭借着在我国5G技术研发试验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5G技术研发试验突出贡献奖”。
在国产5G手机终端推进方面,高通同样不遗余力。就像在3G和4G时代高通所做的那样。高通2016年推出了全球首个5G基带,并宣布2020年集成第二代高通5G基带的终端产品将覆盖高中低端多个系列。5G时代,高通正在与中国的手机厂商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确保中国手厂商在最短的周期内推出性价比更高的5G手机产品。
目前,除了搭载高通5G基带的中兴Axon 10 Pro 5G版、iQOO Pro 5G、vivo NEX 3 5G版已经在中国市场发布以外,小米的MI 9 Pro 5G版、OPPO Reno 5G版也搭载了高通5G基带,同样面向国内市场。已经尝鲜体验5G手机的用户纷纷发现,采用高通5G基带和移动平台的5G手机信号稳定性、手机续航能力上均会优于其他平台的机型。在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5G手机的稳定好用远比纠结于某一个技术点更有实际意义。
其实,要想让一部5G手机好用,关键在于更多技术点的整合,其中包括5G基带调制解调器、射频系统、毫米波天线模组,还包括能效管理、多天线管理系统等,这也让OEM厂商设计5G手机的难度大大提升。高通的5G解决方案由集成5G基带、射频收发器、射频前端、毫米波天线模组和软件框架组成,这一完整高通5G解决方案是全球唯一的覆盖从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的系统,切实降低了手机厂商产品设计的复杂度和成本,在5G元年就有这么多款网络连接能力出色、售价亲民的5G手机上市,高通5G解决方案功不可没。
实际上,在高通和手机厂商的共同努力下,5G元年首批上市的5G手机的价格已经做到了低于市场预测机构给出的7000-8000元的价格。小米在欧洲发布的首款5G手机搭载高通5G基带的MIX3 5G版售价仅为599欧元,国内开售的iQOO Pro 5G版也仅3798元起。不过,面对5G向大众市场加速普及的需求,高通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5G已经推出,但我们还需要推动5G在所有终端层级的拓展和普及,我们希望所有的用户都能从这项技术中受益。”
目前高通5G基带的产品线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FA 2019)上,高通正式宣布,将通过跨骁龙8系、7系和6系产品扩展其5G移动平台产品组合,加速5G规模化发展。其中,骁龙7系5G移动平台将集成高通5G基带,功能整合在一个系统级芯片(SoC),支持所有主要地区和频段。另外,面向大众的骁龙6系也将搭载高通5G基带,旨在向更广阔的范围内普及5G体验,预计于2020年终端手机产品将大规模投入商用。随着高通5G方案的部署,更多面向大众市场的5G终端将随之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不但支持中国的合作伙伴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同时还帮助其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在欧洲,集成高通5G基带和解决方案的小米MIX3 5G版、OPPO Reno 5G版是全球第一批在欧洲市场销售的5G商用手机。在美国,高通也一直积极支持一加进军美国市场,通过运营商T-Mobile的渠道销售一加手机。“尽管这需要高通付出很多的努力”,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伦科夫说,“但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机会,这也使高通成为中美高科技领域合作的典范。”并且,高通通过自身的努力,于近日恢复了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无奈中断的对华为的芯片供货,并争取与华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正如莫伦科夫所言:“高通一直在努力,确保在特殊时期同样能够延续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一直以来的密切合作关系。”随着高通5G基带的不断迭代,相信5G终端的体验将持续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