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脸识别”,不仅能够出入校园各个门禁,还可以实现上课签到;家长在家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情况;作业批改可以依靠智能机器人速算秒批;大屏幕教学可以让师生实现实时互动……这些场景在河南许多学校已经常态化。自2018年9月启动“腾讯智慧校园试点”以来,全省已有数百所学校参与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果。
信息化迎新、智慧化管理 多区域实现智慧校园应用全覆盖
2019秋季开学季在即,新生报名、信息采集等工作也已经提前开启,而郑州市上街区下属的8所小学在今年都使用了腾讯智慧校园报名系统,实现了新生报名、新生信息采集等工作的全面信息化,不仅为学校的迎新工作注入了新元素,同时也提升了迎新工作的效率。作为第一期参与“腾讯智慧校园”试点的区域,目前郑州市上街区已经实现了全区学校的“腾讯智慧校园”应用全覆盖。
在郑州市上街区,“腾讯智慧校园”的应用非常全面。据上街区教体局教育科岳朝军科长介绍,区教体局还充分利用腾讯智慧校园的“媒体直达”功能,将信息宣传作为学校考核的一部分,学校可利用‘媒体直达’将本校的新闻快速发送到腾讯网,为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图:郑州上街区新生报名通知(左)与丹江路小学招生通知(右)
另外一个“腾讯智慧校园”第一期试点区域——安阳市北关区则在智能化管理方面颇有心得。自该区实施“腾讯智慧校园试点”以来,各试点校的信息化应用起显现出了很好效果,全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北关区教体局信息中心范进国表示:“下一步,北关区信息化工作会继续依托腾讯智慧校园,继续全面提升和深入推进。”
图:安阳北关区教师培训
AI门禁、互动课堂、互联互通 构建一体化智慧校园
具体到学校的“教”“学”“管”等方面,智慧校园的试点建设已经深入到教学管理的各个场景中。
在郑州市实验小学,AI人脸识别智能门禁、互动教学、智笔课堂、智慧安防、智慧班牌等应用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日常教学和管理当中,其中通过智能门禁和信息联网,学生家长每天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到校离校的准确时间。在经过近一年的试点建设之后,该校已经初步打造了一个智慧、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并获得了师生、家长的一致称赞。
图:郑州市实验小学人脸识别门禁
图:郑州市实验小学家长反馈
与郑州市实验小学类似,在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小学,电子门禁、电子校徽、电子班牌、学生纸笔互动课堂、智慧评价系统等技术产品和系统已经全部应用。与此同时,该校还实现了与腾讯智慧校园平台的互联互通。该校许主任表示:“从学校进行试点建设的初期,就着眼于实现校内管理及数据的统一与共享,未来学校还将会逐步把学校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等应用与腾讯智慧校园打通,真正将建设路小学建成一个一体化的智慧校园。”
图: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小学智慧班牌
腾讯智慧校园系统建设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不断改善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是实现中小学校智慧化升级的数字助手。
据电教馆方面介绍,通过前期区域、学校的试点,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整体应用成效初显。河南省电化教育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启动第二期试点工作将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通过多方合力继续推进数字校园在河南全省中小学中的普及应用,使智慧校园建设朝着更快、更稳、更智慧的方向迈进。
腾讯方面表示,腾讯将继续依托科技的力量,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输出智能连接、智能教学、智能管理能力,做好河南省中小学校智慧升级的“数字化助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逐际动力技术惊艳亮相:人形机器人展现“亚洲蹲”与360°旋转,探索未来智能科技新领域
- F5预测:2025年亚太地区企业AI应用五大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 AI驱动零信任安全新范式:Aruba俞世丹的实用指南
- 特斯拉Cybertruck明年1月国内开售?别急,真相来了!
- 亚马逊云科技助力晶泰科技加速药物发现,创新破局
- WiFi万能钥匙获"最具影响力APP"荣誉,揭示数据营销新篇章
- 滴滴出行:跨年夜出行高峰持续至凌晨,提前至16点高峰期
- 知乎大咖齐聚一堂,陈楚生、储殷等专家共话未来:2024年如何‘认真过’
- 华为揭榜求解难题:普通人现在学还来得及吗?奖励300万,挑战智慧极限
- 台积电AI热潮下,2025年先进制程CoWoS涨价:抢占AI市场成新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