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鲜遇上夏日,食材的变质、异味、串味的日常保鲜困扰层出不穷。作为食材的”储存基地“,做好”保鲜“的同时,”净味除菌“的任务同样刻不容缓。从物理吸附式净味到散发离子式净味,行业中许多净味冰箱表现出来的“耗时长、净味杀菌不彻底、易造成冰箱二次污染、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被不少智能保鲜冰箱行业内的专家和消费者所诟病,而美的净味冰箱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智能保鲜冰箱领域的净味瓶颈。
“19min急速净味、99.99%杀菌净味、10年长效净味”,美的净味冰箱联合中船重工718军工研究所创新研发第三代冰箱净味技术——PST+超磁电离净味科技,以智能保鲜冰箱行业首创的19分钟即达净味除菌效果,告别传统净味,引领冰箱净味进入更快速、更彻底、更长效的无菌净味“净时代”。
(美的净味冰箱——第三代净味科技先行者)
传统净味技术:净味杀菌不彻底 二次污染成“隐患”
传统的冰箱净味技术,主要集中在第一代净味技术——物理吸附式净味技术,以及第二代净味技术——散发离子式净味技术。
物理吸附式的净味技术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净味模块附近的异味分子吸附和去除,其耗时较长且辐射范围较小,净味除菌效果比较有限,且使用寿命有限。
而散发离子式的净味技术,例如智能保鲜冰箱领域的“正负离子净味杀菌”和“光触媒净味杀菌”、“铂金净味杀菌”等技术,其技术原理为散发具有净味能力的颗粒到冰箱空间内完成净味过程,此类净味技术能达到较为可观的净味效果,但是离子散发具有随意性,强度一般,且寿命较短;光触媒所需光源也会导致大量产热从而影响冰箱制冷。
与此同时,这两种传统净味技术均装置在冰箱的回风口位置,不易达到彻底的净味杀菌效果,且容易造成冰箱的“二次污染”。可见,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净味技术并未能满足当前消费者对于智能保鲜冰箱净味的“彻底、安全、长效”的迫切要求,这正是美的净味冰箱诞生的背景。
军工级第三代净味科技:美的净味冰箱PST+超磁电离净味
如何才能彻底有效安全的进行冰箱净味?美的净味冰箱的研究人员告诉你,在异味挥发前19分钟净味是关键!美的冰箱气味研究院基于数百种食材气味挥发速度大数据发现:食物放入冰箱的前19分钟,气味挥发最快,在气味分子量达到峰值之前去除异味,才能有效阻止食物异味污染,
(美的冰箱气味研究院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异味挥发前19分钟净味是关键)
美的冰箱联合中船重工718军工研究所创新研发的“PST+超磁电离净味”技术,被众多行业专家认为是智能保鲜冰箱净味技术的第三代革新之作。其两大关键技术在于以超磁感离子电解+高活性金属催化的双重净化科技,跳脱出被动散发离子的净味方式,由超磁感放电场主动高强度释放活性离子,再进一步通过活性金属催化,克服了离子散发的不稳定性,美的净味冰箱,19分钟即可急速净味,99.99%的杀菌净味效果,长达10年的长效净味,避免了传统净味技术中“净味还未开始,冰箱就已经被污染;冰箱反复清洗,细菌异味还是有残留;滤材不时就要换,费钱又费力“等种种技术弊端。
PST+超磁电离净味科技中离子散发的主动性和可控性,让冰箱对净味过程的把控更为精准。19分钟急速净味,美的净味冰箱与同类技术“高速净味“、”快速净味空间“等含糊的技术描述相比,罕见地量化净味速度数据,凸显快速净味效果,成为一个独特的净味技术标签。
(美的冰箱创新研发第三代净味科技——PST+超磁电离净味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冰箱净味技术的净味过程往往也是除菌的过程,第三代净味技术——PST+超磁电离净味技术同时还具备较强的除菌能力。根据美的冰箱公布的SGS实验检测报告文件显示,该检测报告对冰箱主要的细菌种类包括: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实验与对比,发现美的净味冰箱PST+超磁电离净味对以上细菌的去除率达到100%,所有细菌综合去除率为99.99%。可以说PST+超磁电离净味技术不仅是异味的终结者,同时还是健康生活的守护者。
(美的冰箱公布的SGS公司实验检测相关数据:多种细菌的去除率高达100%)
根据相关市场调查,77%的消费者饱受冰箱异味的困扰,76%的消费者认为自己需要冰箱净味的功能。但是目前而言,智能保鲜冰箱净味技术多以辅助功能的形式搭载在冰箱上,有些净味技术甚至只停留在技术噱头的层面,并不能真实改善消费者的体验。搭载了第三代净味科技——PST+超磁电离净味技术的美的智能保鲜冰箱·净味系列,以“19分钟急速净味”成功抢占到了冰箱行业净味技术的桥头堡,美的净味冰箱以军工级的净味技术开创冰箱行业革命性的“净”时代!
(美的智能保鲜冰箱·净味系列:19分钟急速净味)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春运抢票有妙招,小米SU7限量版洋红版闪亮登场,你准备好了吗?
- 阿里云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再降80%,视觉AI进入新纪元
- 腾讯音乐集团侵权风波再起: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再胜诉
- 苹果新Magic Mouse 3重新设计充电口,不再“神秘”,究竟能否打破常规引人关注
- 日本车企11月产量受新能源冲击,行业整合能否破局?
- XR设备市场风向转变:AR崛起,VR热度不减
- 全球用户联手抵制微软:自由软件基金会呼吁持续施压
- 王腾双喜临门:小米中国区重磅晋升,REDMI品牌再添新翼
- 苹果折叠iPhone爆料:未来已来,2026年亮相,预计年产1500万至2000万台
- 小米大家电团队迁址武汉,科技园F栋开启新篇章: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