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5日,由北京移动金融产业联盟、移动支付网联合主办的2019第三届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百信银行副首席战略官兼战略部总经理陈龙强带来了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探讨。
纵观银行发展史,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自从2014年英国首次提出“开放银行”这一概念后,开放银行在全球各地呈现飞速发展态势。由于金融监管体系的差异,国内外开放银行探索发展之路略有不同,但纵观全球银行业在开放银行领域的实践,又呈现殊途同归的态势。
自从开放银行被提出以来,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发展,而在开放银行的发展实践方面,陈龙强举了CITIBANK、百信银行、浦发银行三个例子。同时简单介绍了百信银行在开放银行上的发展,希望能给其他银行提供经验借鉴。
早在成立之初,百信银行就坚持走开放银行实践之路,确定了“O+O、B+B”的发展模式,是原生性的开放银行范式,O+O连接线上和线下场景,B+B使商业生态与百信银行融合共生,在国内率先提出“开放银行+”策略,目前已经连接了近100家场景合作方,服务用户数超过1000万,从内容、新消费、出行、电商、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持续赋能生态建设。
在金融科技方面,百信银行坐拥“金融”+“互联网”双基因,百信银行提升智能风控、智能账户和智能服务等三大核心能力,探索出一条以“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为核心要素的“百信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专利申请17个,国家专利6个,35项软件著作权,并获得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首家获此认定的国有控股银行。据财报显示,2018年百信银行实现为400多万个人用户和58万小微企业主在线发放近800亿元普惠贷款,资本充足率、拨贷比、拨备覆盖率等各项指标符合监管标准。
最后,陈龙强总结到,从一个银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开放银行是具有网络效应的具体形态,是一个系统性革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的。并且建议必须考虑生态方的痛点和诉求,双方只有互补才能共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