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重庆GDP增速全国第一

GDP增长11.0%,居全国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9亿元,增长1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6%,保持快速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

外贸出口保持18%的增长,增速居全国前列,进出口总额保持中西部第1位;

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979亿元,增长30.2%,结算规模保持中西部首位;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8%,其中税收增长11.9%;

实现利润总额393.8亿元(1-5月),同比增长23.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1个百分点;

……

上半年,我市主动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保持新状态、推出新举措、实现新作为,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步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有效防控经济风险,经济发展平稳较快、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相互协调,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较优、效益较好的特点。

“化茧成蝶,重庆收获探索耕耘”--7月21日,国内顶级券商中金公司在重庆完成调研后,用这样的话作为其调研报告的标题。

有定力

全市上下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松懈,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抓住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不松劲。走集群发展之路,通过存量优化和增量培育两个层面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利润两大指标增幅都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经济企稳基础尚不牢固,向好势头仍需巩固;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产业、地区、行业分化明显,下行压力较大。具体到我市,一些趋势性的问题尚未缓解,一些苗头性问题开始显现,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因素增多。市委、市政府冷静观察、理性判断、科学决策,表现出在复杂局面下不急不躁的定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实体经济,体现的就是这种定力。

实体经济对我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以实体经济中的主要门类--工业为例,目前,重庆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市近50%的税收,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市总量的1/3以上。

我市狠抓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之一是推行集群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汇集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让企业各取所需,实现协同发展。”市经信委总经济师涂兴永说。

电子信息和汽车,是我市工业集群发展的两大典型。后者目前已形成“1+10+1000”格局的汽车产业集群,201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我市生产汽车155.5万辆,产值同比增长19%.全国每8辆新车中就有1辆重庆造。

如果说我市汽车产业借助集群发展实现从有到优,电子信息产业则通过推行集群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通过“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我市打破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传统思路,创造出“一头在外”的“整机+配套”的垂直整合模式,让80%的零部件本地生产,一小时内能够采购到80%零部件,破解了进项物流高成本瓶颈,为内陆地区发展加工贸易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调整产业结构,是重庆做强实体经济的又一重要抓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优化存量,二是培育增量。就前者而言,通过“6+1”支柱产业体系的构建,我市由过去汽摩产业“一枝独秀”演变成电子、汽车“双轮驱动”、其它产业多点支撑的格局。

培育增量,主要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今年上半年,我市生产的首批石墨烯手机上市,中石化涪陵页岩气项目日产气量达440万立方米,SK海力士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产值约8亿元,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项目都进展顺利。按照计划,到2020年,我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以上。

通过多种手段狠抓实体经济,上半年,我市第二产业增加值3325.38亿元,增长11.5%,其中工业增加值2679.84亿元,增长10.8%,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利润两大指标的增幅都位居全国前列。

路子对

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优化,上半年,我市紧紧围绕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全市“一盘棋”,既各具特色又协调联动地推动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和均衡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总部经济、金融等加快集聚,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81.4%,达到沿海服务业发达地区水平--上半年,肩负“工业总产值比重将大幅下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高”任务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录得这样一份成绩单。

加快布局液晶面板、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势头良好。

新型工业化提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战场的城市发展新区,不辱使命。

突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园区经济、特色旅游、商贸流通持续发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市的体制、中等省的构架,区域城乡差异很大。这种差距,导致各区域间存在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各区县抢资源、拼投资,一定程度上拖累全市整体发展效率。

怎样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在全市形成优势互补、协调联动、互利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13年9月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立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

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近两年来,我市坚持全市“一盘棋”,优化配置并高效利用资源要素。以工业为例,市经信委主任郭坚介绍,目前我市已经构建起“1+2+7+36”的塔形开发区架构体系,形成千亿级园区3个、500亿级8个、100亿级20个,全市工业特色发展、联动协同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初步形成。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给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和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今年上半年,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GDP分别增长9.3%、12.0%、11.5%、11.2%、9.8%,基本形成差异发展、协调发展、全市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见事早

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我市居安思危,在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方面下好“先手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跑,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混合动力,牢牢把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6月18日,惠科液晶面板第8.5代生产线项目在巴南经济园区正式开建,标志着重庆离打造液晶面板千亿产业集群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惠科项目是上半年我市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早在一年前,重庆就确立了芯片及液晶面板等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墨烯及纳米新材料、轨道及通用航空等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综合化工、页岩气、生物医药、环保产业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庆为什么要及早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经济规律,某些产业的产能达到一定阶段,增长率会掉头向下。重庆也面临这样的“成长困惑”--

虽然重庆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发展工业的基础不错,但如果不思进取,本有发展优势的产业,极有可能再冲三五年就触及行业的“天花板”.

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工业和经济的新增长点,才能更好地推动重庆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重庆发展的潜力所在,对优化产业结构作用明显。”市经信委主任郭坚说,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居安思危,适时提出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庆工业增长的新亮点,并以集群化思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尽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新的经济支柱,使新老支柱产业有序衔接、竞相发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上半年,重庆十大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22.1%,到今年年底有望达到1500亿元。

事实上,市委、市政府见事早,在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等方面下好“先手棋”,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的举措并不限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提档升级,使其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今年上半年,上述两大产业对重庆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9%、19.6%,成为重庆工业发展名符其实的“双轮”.

据市发改委主任沈晓钟介绍,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创新,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三大发动机”.今年以来,重庆将“三驾马车”与“三大发动机”有机融合、统筹推进,不仅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也推动了“三驾马车”更加均衡协调发力。

稳投资方面,我市通过改革、开放、创新释放投资动力。比如我市在620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筛选出100个投资规模大、行业带动性强的特大项目作为“重点关注项目”,市政府领导亲自协调督办。上半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98.92亿元,同比增长17.5%.

促消费方面,我市着眼需求结构升级推动供给结构调整,千方百计促消费,尤其是增加新型消费供给,加强电子商务及关联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实现社零总额3105.4亿元,同比增长11.8%.

扩出口方面,我市着力完善和提升开放功能,大力拓展“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以果园港等四大枢纽港口为重点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围绕“三个三合一”平台不断完善开放平台功能,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健全口岸功能体系等,使得重庆与沿海、沿江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合作越发密切。

据市外经贸委主任徐强介绍,连续四年,重庆引进外资每年超过100亿美元。2007年,重庆对外进出口贸易额约为60亿美元,如今,这一数值已超过950亿美元。今年1~5月,在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重庆进出口总值2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

措施实

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市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到了规划、政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到位

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市委书记孙政才带头讲专题党课。他指出,党员干部要真正把好思想关、行动关和知行合一关,在工作作风上,做到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市委的示范带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书记紧扣“三严三实”主题,联系职能职责、联系工作实际,吹响“从严治党”冲锋号。此举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表现在经济建设上,就是更务实、更踏实、更求实。

5月,沙坪坝区在实施枣子堡和刘家坟地块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与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磁器口巴渝老街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成为我市运用PPP模式开展土地一级整治的“吃螃蟹者”.

按照协议,金融街拟投入19亿元用于巴渝老街项目范围内土地、房屋的征收与拆迁工作。这个项目实施后,不仅可改善相关片区2000多户贫困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将助推磁器口古镇景区扩容、提档升级。

目前,社会上资金比较充裕,居民储蓄率很高,大量资金找不到投资出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又缺乏资金。针对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准入、畅通投资渠道,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PPP等投融资模式,调动各类资本投资积极性。

据沈晓钟透露,去年,我市推出了总投资额1300亿元的13个PPP合作项目,目前有8个已经开工或者即将建设,主要支持机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市将加推1000亿元的“PPP大餐”.

除此之外,上半年,我市财政部门还出台多项措施,加大政府投入的杠杆效应。

比如,市财政会同相关部门帮助区县融资150亿元、自主发行第一批地方政府债券265亿元、下达国开行政策性贷款计划152亿元(到位92亿元)、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180亿元……

又比如,我市先后成立了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和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前者主要着力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和领域的投入,将原来以补助、奖励、贴息等形式直接拨付给企业的资金,转变为政府以股权投资,与企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而后者的作用,主要是带动社会资本投入五六千亿元,使得我市2020年形成上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可能。

实际上,上半年,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市及时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做到规划、政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到位,从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重庆稳增长、促改革的关键。今年6月,《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发布,提出将以“1+X”的方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推动重庆更好发展。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在去年出台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措施的基础上,又出台了《重庆市完善小微企业扶持机制专项方案》,制定了降低门槛、打造众创空间、实行财税优惠、提供科技支撑等16项扶持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掀起全民创业创新热潮。

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微型企业4.21万户,同比增长19.63%,平均每个工作日新诞生微型企业300多户。截至今年6月,全市享受创业补助的16.28万户微型企业中,已有1.31万户微型企业成长壮大。

我市严格落实国家税收政策,出台各种结构性减税措施促进经济发展。1至6月,全市免征32万户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3.61亿元,减半征收2.4万户小微企业所得税1.26亿元,全市小微企业减税面实现全覆盖。

上半年,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主要用于教育、社保、就业和医疗等方面。其中,1-6月,市级教育、社保就业、医疗等的支出分别达到47.4亿元、134.6亿元、9.6亿元,增长23.4%、15.2%、14.1%.

完善政府性债务管控机制,在去年削减债务1016亿元的基础上,又加强对小贷、担保、互联网金融、要素市场等领域的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使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一系列扎实有力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经济发展筑牢了“防火墙”.

转作风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所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通过学习教育,全市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发生明显转变,“忠诚、干净、担当、实干”成为越来越多党员干部的自觉共识,呈现出新常态下的新状态,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推进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所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新状态、新办法、新作为,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大政方针,切实推动发展。

市委清醒意识到,有了思想认识的提高,才会有行动的高度自觉。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市始终注重狠抓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筑思想之魂、立道德之范。

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全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忠诚、干净、担当、实干”成为越来越多党员干部的自觉共识。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加快重庆发展,重在“实干”.今年“七一”前夕被中组部评选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江津区委书记陶长海、梁平县委书记蒋宜茂,就是两名实干的先锋。

在江津、梁平两地市民眼里,陶长海和蒋宜茂这两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干事、敢碰硬”.陶长海任职以来,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办成了轨道交通跳磴至江津段、江习高速公路、珞璜水公铁综合枢纽等许多大事难事,将江津人多年的梦想一一变为现实。蒋宜茂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千条万条,不落实等于白条”,入驻园区的企业有难题,他总是立刻现场办公解决。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无论是市级部门还是基层镇街,往往都能看见一种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氛围。

市农委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推动柑橘、生态渔、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等产业链向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及其贫困村、贫困户延伸。同时认真落实建立“双对接、双选择”的产业到户机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细化七大产业链建设环节,实现与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及其镇乡“双对接”.指导贫困村优选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指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自主选择,确保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地处武陵山区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敢闯,围绕打好扶贫攻坚战,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做到吃在村、干在村,不脱贫不脱钩;全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职承诺;把“互联网+”引入贫困村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金融网点、农资超市进村,助推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为打破乡村旅游“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江津区吴滩镇今年7月尝试推出绿色田园体验活动。游客现场采摘的蔬菜可以当场由质检员检测,看看是否为无公害产品。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刘胜说:“新常态下农村要实现差异化发展,就必须努力创新。我们主打‘土’字健康牌,保证食材的原生态,相信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摩拳擦掌”、奋发有为的新状态得到了群众好评。市纪委有关负责人称,在巡视工作中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党员干部好高骛远、满嘴跑火车的少了,沉心静气、苦干实干、担当作为的多了;吹大牛、说大话、搞口惠而实不至的少了,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多了。

党员干部的新状态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地处潼南米心镇的高坎村受山高路陡等因素制约,过去发展始终难有起色。去年村“两委”引进了重庆宽田农业公司搞中药材种植基地,仅用半个月就顺利流转了1200余亩土地。62岁的村民蒋义光说,如今村干部“干事踏实不吹牛皮”,“让大家赚钱的事情我们肯定支持。”

正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气神,奋发有为、积极昂扬的新状态摒弃守成、改革创新,今年上半年我市才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7-25
2015年上半年重庆GDP增速全国第一
GDP增长11 0%,居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9亿元,增长17 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 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 6%,保持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 4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外贸出口保持18%的增长,增速居全国前列,进出口总额保持中西部第1位;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