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人工智能、物联网、AI芯片、5G、8K成为今年不可阻挡的浪潮,智能家居正迎来落地潮。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云知声重点展示了面向IoT场景的AI芯片雨燕,基于雨燕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以及Pandora(潘多拉)智能中控等产品,通过这一整套方案,实现家居/酒店等场景的智能化。
智东西在与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康恒沟通中发现,云知声布局智能家居业务已经有约5年历程,可谓是最早的一批将AI与家居场景做结合的公司。随着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深耕,云知声自身也走出了从最初的技术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场景方案供应商的差异化路线,依托AI芯片、技术以及场景构建自身行业竞争力。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康恒
据康恒透露,去年云知声的解决方案落地200多万台智能家居设备,包含白电、厨电等;在过去近半年中,云知声Pandora智能中控解决方案已经落地2万多间酒店客房;此外,随着云知声量产AI芯片的逐步落地,他预计今年AI芯片的出货量将达到400万片。
AI落地的初期探索:发力单品智能
2014年前后,智能硬件的浪潮席卷而来,智能家居产品也纷纷涌现,但当时的智能家电做法很简单,更多的是家电+APP的智能单品模式,“智能”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做简单的控制。这种智能单品的用户体验并不友好,许多尝试都随时间而消散。
正是2014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云知声开启了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探索。当时云知声刚成立2年左右,刚刚搭建完技术体系,开始AI落地的商业化探索。而当时行业对于AI的应用还比较迷茫,AlphaGo尚需两年才会到来,行业处于初期探索期。
云知声从市场调研、客户接触等过程中逐步锁定了家电智能化这个方向。康恒称,当时所谓的智能家居还是一个单品,用户体验到的也仅仅是一个APP,将设备连接到网络,但用户想要的是方便快捷,显然手机APP并不能满足需求。
而相比APP控制,语音的体验会更便捷、更优,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你想要关灯时,一句话搞定对用户而言似乎是更优的选择,尽管当时有很多语音技术上的难点需要解决。经过内部协商后,云知声觉得这一方向很有吸引力,便朝着智慧家电的方向努力。
找准方向只是第一步,如何将一整套算法、软件、交互放到产品中,以什么产品形态来承载都是问题。经过一番探索后,云知声选择了语音模组这样一种产品形态,而最开始落地的产品是家电中的白电与厨电。
康恒解释这一选择的原因,首先白电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对语音的需求性相对更高;第二是白电的价格和利润空间较高,能够负担起语音模组的成本。毕竟在行业早期,产业链不成熟,语音模组的成本可能要100元以上,这就意味着落地产品必须能够涵盖该部分的成本。
以白电中的空调为例,市场上一般的空调价格在2000元左右,中高端的空调价格更贵,其本身的价格与利润都较高,并且语音交互功能的加入,能够让空调形成新的卖点与差异化。因此最初云知声从白电与厨电这两个品类开始落地。
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云知声将语音模组的价格逐步从100元以上做到50元以内,这也使得家电厂商的使用门槛大大降低。随着语音技术的逐步成熟,自研AI芯片的推进,云知声的语音方案也由最初的中高端白电扩展到中低端的白电、厨电中;在品类上,也由最初的白电、厨电扩展到电风扇、吸顶灯等小家电,技术落地产品品类不断扩大。
从单品智能到场景智能 云知声的升级之路
智能单品的落地只是云知声AI技术商业化的第一步,近5年中,从技术供应商到解决方案供应商再到场景方案供应商,云知声也在不断实现自身业务与商业化的突围。
康恒谈道,在语音技术落地家电的过程中,云知声也看到了整个智能家居的趋势,即场景化、服务化、全屋智能。仅仅做家电单品的智能是不能实现这种趋势的,但如果去做全屋智能,不仅仅涉及AI,还涉及智能家居平台、IoT设备,云知声又不具备这种能力。
全屋智能的关键在于交互入口,它也是家庭的控制中枢,通过IoT平台来跟家庭设备进行连接。此时,云知声在产品形态上又迈进一步,打造交互入口产品Pandora(潘多拉),它是一套智能音箱解决方案,并且加入了屏幕。
Pandora智能中控
康恒表示,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做Pandora跟做白电的智能化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是语音交互,现在无非是把语音从家电中分离出来,加入更好的音效,集成更多的家电控制功能与内容服务,变成一个独立产品。依托在语音技术、语音芯片模组上的基础,云知声也很快搭建起了家居交互入口。
搭建好智能音箱的解决方案后,云知声在商业化上,并没有选择为第三方输出智能音箱解决方案,而是选择在场景化上发挥整套解决方案的能力,向场景方案供应商转变。康恒称,“我们不想做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技术供应商早晚会被取代,我们希望构建场景化的能力。”
从去年开始,云知声就瞄准了酒店、地产前装市场,进行场景解决方案的输出,在一个具体场景中,跟客户合作解决类似全屋智能的问题。“如果做一个纯粹消费家庭场景的全屋智能,可能跟我们的关系不大,但在一个具体场景中,我们有能力与可能性去实现场景方案的打造”,他解释道。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云知声便推动Pandora智能音箱解决方案在酒店场景落地,通过Pandora与酒店管理系统的对接,从而实现用户的智能控制、客需服务以及第三方服务等。
此外,今年3月初,云知声与世茂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探索“智能+”模式在地产行业的应用,这也是云知声扩展B端场景的一个典型案例。
由“雨燕”到“蜂鸟”的演进
在云知声AI落地的过程中,芯片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并且会对云知声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康恒介绍,最初确定了用语音模组这一形态切入智能家居市场时,市场上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产业链做这件事,比如最初他们的语音模组,芯片使用的是PC芯片,无论生产还是工艺都是为消费电子产品打造的,应用到家电产品上显得勉为其难,成本也比较高。
由于市场上没有找到一款适合家电应用场景的芯片,因此云知声在2015年打算自己做一款,并启动了AI芯片的研发,历时3年,终于在2018年5月推出第一代AI芯片雨燕。
搭载雨燕芯片的解决方案
基于此,云知声又在去年9月推出Turnkey方案,加速雨燕芯片的落地。康恒透露,现在已经有5~6家客户,围绕雨燕芯片落地方案,今年3~4月会有相关产品面世,包含家电、智能音箱、房间中控等。
他预估今年芯片的总出货量在400万片左右,并且相当大一部分会落地在白电、小家电、智能音箱等品类中。
雨燕AI芯片之后,云知声今年还会推出另一款语音AI芯片“蜂鸟”。
康恒称,“雨燕是语音行业的一颗通用芯片,我们把更多的冗余裁剪掉,让语音更突出,往专业化上再走一步。”这意味着蜂鸟的定位更加轻巧、灵活,可以持续降低客户的门槛,甚至将语音模组的价格降到20~30元。
从最初的语音模组,到第一代语音AI芯片雨燕,再到下一代AI芯片蜂鸟,一方面,云知声不断将语音芯片/模组的成本门槛降低,使芯片体量更轻,从而进入更多品类的产品;另一方面,云知声也依托AI芯片构建自身语音算法的核心壁垒,从而增强技术的竞争力。
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落地
AI芯片的构建、智能中控设备方案的打造,以及场景化的输出,构成了云知声的核心能力与差异化的商业模式。
2019年,无论是AI芯片,还是AI技术落地,都走向一个深水区,智能家居走向场景落地站,行业也到了向市场要销量的关键时刻。
面对这样一个时间点,康恒称,云知声今年重点做两件事,一个是技术的升级,一个是场景的落地。
他称,云知声的优势是优质的AI团队,技术是其生存的基础,要把技术夯实,无论是AI技术还是芯片技术,都需要做到比同行体验更好、价格更优。
另一个是场景落地,比如在酒店行业,云知声已经在2万多个房间中部署了Pandora智能中控,以及在酒店部署周边产品,包括打通酒店的管理系统,实现智控、客需服务,集成第三方服务等,目前落地的都是中高端商务酒店。康恒透露,今年会持续在酒店市场深耕,希望打造50万间智慧酒店。
近期云知声跟世茂集团的合作,世贸集团旗下的高端酒店也对云知声的技术与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中控产品本身的功能、体验有更高的品质,提供更多的扩展服务等,这都需要云知声进一步提升场景解决方案的性能和体验。
从场景来说,云知声今年会继续深耕B端市场,智慧酒店与地产前装市场是尤为重要的两块。
智慧酒店是智能家居的一个非常好的应用点,这两年新开或翻新的酒店都会提出智能化的需求。而酒店相对具体的场景,能够很好的落地全屋智能,带给用户相对统一、良好的体验。此外,酒店本身有自己的管理系统,通过酒店管理系统与智能家居系统的对接,又可以构建酒店的独特优势,应用落地的阻力也会更低。
针对房地产的前装市场,康恒表示,云知声也会围绕与世茂集团的合作,形成一些标杆应用,做好前期的解决方案,然后扩展到更多的合作伙伴中。
结语:行业进入场景落地深水区
随着人工智能与语音交互的落地,又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前语音交互正在经历由智能音箱类(中控)设备扩展到家庭的方方面面,语音与视觉的多模态交互也正在重塑家庭未来的交互方式。
从行业的种种反馈来看,智能家居已经到了大规模落地的前夜,家居厂商的场景落地战已然打响,这一点从今年AWE就可见一斑。
云知声围绕着智能家居,构建了一整套的语音交互技术、AI芯片以及智能中控解决方案,构建自身的技术壁垒,以期在智能家居爆发的过程中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无论是AI芯片,还是智能家居,2019年都将是场景落地的关键节点,这一年行业又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春运抢票有妙招,小米SU7限量版洋红版闪亮登场,你准备好了吗?
- 阿里云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再降80%,视觉AI进入新纪元
- 腾讯音乐集团侵权风波再起: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再胜诉
- 苹果新Magic Mouse 3重新设计充电口,不再“神秘”,究竟能否打破常规引人关注
- 日本车企11月产量受新能源冲击,行业整合能否破局?
- XR设备市场风向转变:AR崛起,VR热度不减
- 全球用户联手抵制微软:自由软件基金会呼吁持续施压
- 王腾双喜临门:小米中国区重磅晋升,REDMI品牌再添新翼
- 苹果折叠iPhone爆料:未来已来,2026年亮相,预计年产1500万至2000万台
- 小米大家电团队迁址武汉,科技园F栋开启新篇章: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