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技术加速推进物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科技物流成为了物流行业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作为物流链条中最贴近消费者的末梢神经,末端配送则是衡量科技物流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然而,我国物流末端配送环节的科技化水平尚有待提高,甚至存在诸多问题与痛点,如配送车辆鱼龙混杂,以三轮车为主的物流配送车辆给交通安全及城市管理埋下隐患;新能源车路权尚不完善,降本增效效果不明显,制约了末端配送模式的多样化与合理化探索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尽快完善针对末端配送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不仅建议将智慧物流纳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布局;提出制定末端物流配送车辆国家标准,对配送车辆进行差异化管制;更是创新性的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发展新能源车及无人车,设置专项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试点推进 “无人车+新能源车”的末端配送模式落地。
(关注现代物流建设,张近东首提落地“无人车+新能源车”末端配送新模式)
张近东建议简化新能源车购置营运手续,增加物流新能源车营运补贴,给予新能源车更多路权,减少限行或不限行;建议在物流枢纽城市放开无人配送车辆测试权限,逐步推进无人车商业化。
这与国家政策不谋而合。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建议逐步建立以新能源配送车辆为主题、小型末端配送车辆为补充的配送车辆体系。
此外,这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可行方案。目前国内大型的电商、物流和即时配送公司均一定程度上开展了无人配送车业务的运营和试运营。无人配送车可以以低于15km/h的速度在非机动车道上低速行驶,安全系数较高。以苏宁为例,物流无人配送车卧龙一号已经在北京、南京、成都常态化运营,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送货。
(苏宁卧龙一号无人配送车已在北京、南京、成都三个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物流行业已出现快递员供给不足现象。未来3年,预计全国快递日均配送量将由1.14亿件上升至2亿件,双十一期间日派送量将达到3-4亿,将出现100万快递员缺口。
此外,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约是前端运输及仓储成本的2-3倍,无人配送车可以让最后一公里成本降低为原来的1/4,将成为未来人力配送的重要补充。
可见,发展末端无人配送车,将大大有助于解决人力方面及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物流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