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频共振

2014年11月28日,一个“东北大数据旗舰”初具雏形。这一天,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算中心—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隆重揭牌。高达1170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不仅位列东北地区之首,在全国区域超算中心中亦名列前茅。这是《东北大学服务辽沈发展及东北振兴行动计划》的硕果之一,也是东北大学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例证。

植根于辽沈大地的东北大学,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的办学使命。伴随着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步伐,东北大学顺应“创新驱动发展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依托自身科研资源优势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模式和特色机制,通过打造数字平台、创新平台和共享平台,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频共振,与民族发展同向同行。

打造数字平台

引领辽沈地区大数据时代的智慧生活

看病难、行车堵、办事繁、上网慢……这些都是辽沈地区建设智慧城市要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智慧城市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智能信息技术的支撑。作为一所以计算机、控制科学等为“杀手锏”的高等学府,拥有大批IT界研发精英的东北大学,引导优势科研资源向大数据和云计算方向倾斜,先后搭建了健康大数据平台,超算、云计算平台等,着力打造智慧沈阳的“超级大脑”,开启辽沈地区百姓的“智慧生活”。

去年,沈阳市浑南新区81岁的王捷和她85岁的老伴儿吴造时入住了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在养老服务中心四号楼一楼由东北大学东软熙康公司开发的“健康小屋”里,老两口待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专业的健康顾问就用熙康公司的健康一体机等设备为王捷夫妇完成了血压、血糖、心电图、血氧四项检测。几分钟后,王捷在市内的儿女们就能在电脑上看到两位老人这次身体检查的各项数据,而且每周子女的手机上还会收到老人近期的健康数据、健康饮食等指导信息。

生物医学专家、东北大学康雁博士表示,其实在患者没到医院之前,大量的身体指标数据或许已经充分反映了病人的身体状态,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理解分析清楚,就可以避免重复、过度检查,提升医疗效率。东软集团通过与盛京医院开展 合作,通过智能腕表等终端将个人的各项健康数据传送到专属健康管理账号,然后由医生根据健康信息订制个性化的保健以及治疗方案。

据东北大学卢朝霞教授介绍,这种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及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主要是借助云计算、物联网、3G通信等技术,通过“云平台”对健康数据进行存储、跟踪、监测,再由“云平台”专家资源库中来自三甲医院和专业机构的专家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降低医疗开支,打破时空界限,让老百姓拥有自己的“私人医生”。

雾霾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东北大学积极与沈阳市环保局对接,基于2014年打造的超算、云计算平台,为沈阳市开发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应用这个系统,沈阳市环境监测部门每天都能无死角掌握全市任何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

去年12月,针对雾霾指数爆表的连续重污染天气,系统实时监测、及时响应,还通过超算平台对连续重污染天气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总结出污染物迁移规律,并通过跟踪污染物的迁移路线,为沈阳市空气污染评价及监察提供有力依据。

在今年5月27日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东北区域超算中心联合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机床厂等辽沈地区大型制造企业共同亮相博览会,通过设置“互联网+”展区,展现了“工业大数据”“工业淘宝”等信息企业与制造企业 合作的典型成果,成为软博会的一大亮点,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业界同仁的广泛关注。

“政务云、教育云、健康云、环保云……”,相对于天空中云彩的飘忽不定,东北大学通过数字平台用大数据技术引领辽沈地区城市更聪明、生活更智慧。“打通产学研用的有效通道,实现对辽宁省物联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空间信息应用、电子商务、两化融合等行业的关键支撑,成为辽沈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谈到东北大学在大数据领域的服务潜力,东北大学校长赵继充满了信心。

搭建创新平台

助推新常态下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迈进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而目前钢铁冶金、装备制造业等东北传统优势产业正面临着甩掉“傻大黑粗”的帽子,走向“高大上”的“中国制造”之路的重大使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一向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长袖善舞”的东北大学,早在一年前就主动作为,科学谋划,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跑出了创新加速度。

创新和创业,离不开好的平台和载体。2014年10月,由东北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等联合申报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通过国家认定,中心以推进钢铁“绿色制造”和“制造绿色”钢铁为目标,全面推广绿色低碳的先进制造技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迈进。

鞍山钢铁集团热镀锌生产线,原本仅仅生产以建材、家电用产品为主的中低端镀锌钢材,从去年应用“东北大学造”的热镀锌带钢锌层质量控制技术后,大幅减少了锌的消耗,提高了镀锌板质量,开始批量生产高端轿车所需的镀锌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一重工1200吨超大型起重机吊臂、中联重科80米超长混凝土泵车臂架、大连港及营口港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东北大学科技团队研发出的高强、耐磨“贵族钢板”,广泛应用到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汽车、舰船制造等领域,助推钢铁工业迈向生产工艺绿色低碳、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创新之路。

与此同时,“医疗影像装备与医疗信息云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特种优势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成为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全面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平台的搭建,促成创新成果的涌流。5月8日,由东北大学孵化放飞的“民族软件旗手”东软集团正式推出128层螺旋CT机,这是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128层螺旋CT,具有全身扫描速度更快、图像质量更高及能对心脏进行动态扫描的优势,标志着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这款CT机目前不仅已经覆盖东北地区各大医院,而且已经出口到南亚、北非等国际市场。

目前,一座由东北大学负责的中国第一个金属材料专业产业园区—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正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金属材料产业园依托东北大学在材料学科的优势,建立了原型技术-工艺-装备-产品-应用一体化的拓展创新机制,正在向着中国金属材料共性技术的引领者、世界一流金属新材料与加工技术的研发基地快速迈进。

如今,研制节能、环保、安全型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为了适应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要求,东北大学金属材料产业园利用最新、最先进的轧制技术,生产出轧制冲压汽车差厚板。相比以往的汽车激光拼焊板,轧制差厚板没有焊缝,具有更好的成形性能,能有效提高车身零件的强度、刚度、碰撞性能,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车身质量,被众多汽车企业视为激光拼接板和等厚度板的最佳替代品。

鉴于这项高附加值技术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东北大学将其作为重点推进项目进驻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目前已建成年生产1000万件的国内最大、唯一的汽车差厚板生产线。截至目前,世界上只有两条汽车用差厚板生产线,一条在德国,另一条在中国的就落户于东北大学金属材料产业园。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金属材料产业园”等集研发、中试、成果转化、产业化为一体的自主创新高地,凭借东北大学的学科与人才优势,为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经济圈的装备制造业向辽沈汇集提供支持。

构筑共享平台

为区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2015年伊始,辽宁社区干部学院在东北大学成立。以在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所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东北大学每年能为辽宁省培训4000多名街道、社区干部以及选派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等。

辽宁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表示,依托东北大学成立的辽宁社区干部学院是社区干部提升能力素质的基地、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健康成长的摇篮。

“以往社区干部培训大部分都局限在街道层面,难免受到培训水平的制约,而这次在东北大学所上的培训课精彩而朴实,老师用生动又鲜活的语言给我们分析案例,课程设置之科学、管理之严格是我经历的培训中所没有的。”首批学员霍琳说。

作为辽沈地区的文化高地,东北大学以全面开放的姿态构筑优质科技文化资源的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了“智力源”和“思想库”的作用。东北大学党委书记孙家学多次强调:“我们必须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多形式、全方位参与到辽沈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着力为辽沈地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化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地带领课题组研究 “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解决了石油管道自动化水平低、盗油和石油泄露造成大面积污染等问题,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辽河油田等多家大型石化企业,为石油管线的安全配备了“千里眼”;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任凤玉教授长期致力于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开采的风险防控研究,他的成果极大地降低了大型深采铁矿山破碎难采矿体诱冒落的风险,为20余家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保障了大型深采铁矿山的可持续安全开采,托起了矿山工人的“安全梦”。

在解决西钢灯塔矿业公司小汪沟铁矿采矿产量难题时,矿区期望产量突破100万吨,但任凤玉因地制宜提出的新型采矿方法,将产量直接提高到480万吨,技术问题的解决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2012年小汪沟铁矿也因此被评为辽宁省“青山工程”。因多次攻克国内外采矿难题,近年来在矿企中流行起这样一句话:“矿山解决不了的采矿难题,东北大学任凤玉肯定能解决。”

从今年6月起,驻沈阳市和平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就可以全面利用东北大学的分析测试中心、计算中心、图书馆的查新检索等公共科技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等文化体育方面的资源。据悉,这是东北大学与和平区政府所签订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根据协议,东北大学还将大力发挥在信息学科方面的优势,带动和平区著名电子产品商务区三好街转型升级。

在东北大学,大学生这一群体服务社会的活力也被极大释放: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根据沈阳市社区居民对电脑使用等知识技能的需求,先后深入到沈阳和泰社区等数十个社区开展“电脑使用咨询”“电子产品操作知识”“网上购物”等科普活动。依托专业优势,东北大学每年组建大学生“科技帮扶?助力振兴”“理论之光?建言献策”社会实践团200多支,用热忱把科技的力量带到了百姓中间。

来源: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5-06-30
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同频共振
2014年11月28日,一个“东北大数据旗舰”初具雏形。这一天,东北地区最大的超算中心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在东北大学云计算科技产业园隆重揭牌。高达1170万亿次 秒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