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下班晚高峰的都市白领,日复一日地忍耐着通勤压力。“爬过最高的山,就是每天的早高峰。”“比上班还糟心的事是自己被堵在了上班的路上”“别人上班像旅行,而我上班像取经”……
大城市“通勤难”是摆在年轻人面前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今年6月,极光大数据就以国内GDP排名前10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通勤路程13.2公里,平均用时56分钟;而排名第十的武汉,平均通勤路程8.2公里,平均用时43分钟。
(图:极光大数据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在南京苏宁徐庄总部上班的程序员们。想要“改变世界”的他们发现了苏宁员工通勤面临的不少小BUG:公共交通工具“人多”“拥挤”“气味难闻”;网约车难打、有安全隐患;驾车行车停车压力大、浪费出行资源等等……所以,这些可爱的苏宁程序员,为员工们专门做了一款顺风车软件“Yocar”。
(图:小程序“Yocar”操作界面)
这款苏宁内部的拼车用车平台,通过车主+乘客的自由选择模式,以不同身份完成各自的拼车用车需求,方便全国苏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出行。“Yocar”小程序包括上班、下班以及自由拼车三种场景,系统会实时计算匹配车主与乘客,同时按照匹配度由高到低依次展示,之后用户就可以自行选择希望同行的人员。
简单操作的背后,是苏宁程序员们通过不断的开发测试,为同事们提供安全、环保的出行方式。现在,苏宁人上下班、出去玩再也不用担心行程中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图:“Yocar”项目部分成员)
设计这一小程序的“技术宅”们,来自于苏宁IT总部员工平台研发中心。这个不到10人的小团队耗时2个多月,从无到有,“创造”了这款解决25万员工出行的实用平台。
7月初上线发布至今,已有1000多位苏宁员工注册成为“Yocar”车主,每月小程序的成单量也在800单左右,这自然离不开团队所有人的努力。“上线前一天我们熬了个通宵,一直在测试、优化,才有了现在的‘Yocar’”,项目交互设计师赵丽雯说。
虽然和市场上成熟的出行软件相比,“Yocar”还有很多改进空间。“Yocar”项目的产品经理杜珩每天会在后台留意用户的反馈或“吐槽”,再和团队一起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图:“Yocar”项目部分成员)
未来,他们也将努力实习一些“简单”的想法。“Yocar”项目的开发工程师陈小欢表示,“现在我们已经在做新的算法,用于‘Yocar’的迭代优化,来实现多人拼车的功能。”
在团队所有人眼中,“Yocar”顺风车只是提供出行解决方案的一小部分。未来他们将“做出一整套出行方案,就像已经上线的‘Yocar’顺风车、班车等等一系列应用。”
(图:“Yocar”项目成员杜珩)
产品经理杜珩是把团队所有人“攒”起来的关键,1985年出生的他已经是一个6岁小男孩的爸爸,最忙碌时同时进行4各项目的工作。
(图:“Yocar”项目成员赵丽雯)
交互设计师赵丽雯大学毕业后加入苏宁,成为“1200工程”的一员,这一苏宁内部的人才工程意在培养苏宁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平时,赵丽雯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这好奇,最火最in的APP总是想着要体验一下。
(图:“Yocar”项目成员陈小欢)
80后开发工程师陈小欢是团队里的“老年人”,仅开发“Yocar”一个项目就写了十几万行代码的他,不仅保持着老年人的作息规律,还有着老年人的生活爱好——钓鱼。
(图:小程序“Yocar”工作文件)
和他们一样想要“改变世界”的苏宁IT人还有很多。今年7月,苏宁内部上线了一款名为“如厕令”的小程序,供苏宁人查询总部园区内洗手间隔间的使用情况,减少排队的可能。
AI设计软件“千变”Banner、食堂里能自动结算的餐盘、智能会议管理系统、机械臂餐厅……让办公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苏宁的程序员们让那些曾经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一点点变成了现实。
苏宁目前共有9000多名IT员工,这个数字今年底将达到1万名,而且还会继续增加。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研发中心,从国内到国外,覆盖了苏宁前中后台所有技术应用领域和关口。
即将到来的10月24日是所有程序员的节日。据说,苏宁还准备了神秘大礼送给“钱多、话少、脱发早”的程序员们,支持他们天马星空的想法,和改变世界的创意,因为或许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哦对了,苏宁现在还招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