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台风“山竹”刚过,商圈这场名为“消费升级”的飓风又悄然刮起。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实行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的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积极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总体目标要求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高,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消费环境更加安全放心。
显然,消费升级这场风暴已经势不可挡。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增加消费环境的放心度,成了重中之重。那么,人们对于消费升级是什么看的呢?其实大家对于消费升级的说法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都是渴求更加安全放心的品牌,更加贴心的消费体验。换言之,“消费升级”也可以称为“消费体验升级”。
这个消息,让许多电商平台慌了神。
大家都深知线上电商的痛点,消费者与产品之间隔着的一层电脑屏或手机屏,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始终上不来。在消费升级过程中,消费者渴求更好的消费体验。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电商老套路显然已经跟不上经济和时代发展的步伐了。因而,许多电商企业开始加速布局线下,弥补缺少体验的短板。但对于这些缺乏线下基因的互联网企业而言,经营线下市场的难度可想而知。
与之相反,对于消费升级,那些先是起家于线下又出色完成互联网转型的企业表现得并不惊慌,甚至笑称:正中下怀。比如苏宁,早在2013年,电商行业依旧蓬勃发展时,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就提出了线下线上融合的概念,并坚持啃下了智慧零售这块“硬骨头”。
“一旦品质成了消费者的主要追求,势必会推动渠道变革,重构消费场景。屏电商时代的衰退是大势所趋。”张近东曾言。
在这一场零售变革中,行业主流玩家当属阿里、苏宁、京东。对比三家风格迥异的电商零售企业,如果说阿里是最早提出“新零售”的概念,那么京东则是在阿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填充,发展起了“无界零售”改革,而苏宁似乎是更有远见地提出了“智慧零售”的概念。从今天电商行业的发展来看,苏宁的“智慧零售”富有大智慧。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直言:“很多零售创新理念属于零售业创新的进行时,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流网、移动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智慧是方向,因此苏宁提出的智慧零售看得更远,看到的是将来,符合零售业的创新发展方向。”
(苏宁小店)
推动渠道变革不易,重构消费场景难上加难,但苏宁坚持一步一步走了下来,布局了“两大、一小、多专”的业态产品族群,形成了智慧零售的完整生态圈,实现面向全层级市场的场景化覆盖。
(苏宁极物)
“两大、一小、多专”是苏宁推动零售渠道、消费场景升级的新策略。具体而言,“两大”指的是苏宁广场和苏宁易购广场,“一小”则是苏宁小店,“多专”包括苏宁易购云店、红孩子、苏鲜生、苏宁体育、苏宁影城、苏宁极物、苏宁易购县镇店、苏宁易购汽车超市,通过全新的科技化、智能化的不同业态和产品,来打破线上线下的界限,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化布局。
(零售云苏宁易购县镇店)
截止到今年六月底,苏宁易购各类自营及零售云加盟店面达到5578家,较2017年年底净增加1711家店面。其中全国第一家苏宁易购云店3.0,在开业首日就以单日最高10W+的客流量刷新了纪录。零售新物种的前景如何,答案想必已经不言而喻。
无论行情如何风云变化,苏宁仿佛都能刚好“踩对点”。张近东难道可以“未卜先知”?对此,张近东动情地说,苏宁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靠的是口碑,我们也一直坚信,苏宁唯一的产品就是服务。所以一直致力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无论是智慧型零售还是“两大、一小、多专”,都是这个概念的衍生品罢了,不管时代怎么改变,初心永远不变。
风雨匆匆几十年,在无数个惊险时刻和命运转折路口,苏宁都屹立不倒。相信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后,苏宁会继续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微信语音“加速播放”功能疑似上线?腾讯客服回应引发热议
- 英伟达引领 AI 革命:2024 年投融百亿,掀起全球科技浪潮
- 比亚迪唐L/汉L新车曝光:颠覆续航焦虑,高阶智驾领衔,动力升级引期待
- 樊振东:凯迪拉克新宠,实力与品牌的完美结合
- 叶修跨年新加坡之旅:阅文音乐节引领IP新体验的探索
- 合资轿车降价风暴:广本雅阁破价12万,车市竞争白热化!
- 印度调查苹果App Store支付系统垄断行为,或将公布142页报告,呼吁开放支付系统
- 中国芯崛起:电动汽车行业转向国产芯片
- 比亚迪逆袭上汽,终结连续18年销冠纪录:新能源车企崛起?
- 苹果面临天价和解,Siri“偷听”集体诉讼风波揭秘,真相究竟如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