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双频路由器定义:双频无线路由器均有两个Wi-Fi频段,即2.4GHz信号和5GHz信号。路由器将这两个信号合二为一,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自动为其切换连接更快的Wi-Fi频段,即为真双频。
2.4GHz和5GHz Wi-Fi的优劣
要理解“真双频”,首先要先理解“双频”。路由器的发展从有线到无线,接着无线协议的演进,无线又从单频Wi-Fi(2.4GHz)发展到了双频Wi-Fi(一个路由拥有两个频段2.4GHz和5GHz)。
目前,所有路由器均支持2.4GHz,家里、家外到处都是各种路由器发出的2.4GHz信号,因2.4GHz穿墙性能本身比5GHz强,一般能穿两到三堵墙,因此邻居家的信号也经常穿越到你家中,下个Wi-Fi分析仪扫描一下就会发现杂乱无章的信号:
2.4GHz拥有13个信道,每个2.4GHz的Wi-Fi信号君均要选择一个信道来传输数据,当一个信道上的信号多了,互相干扰速度就会慢下来。就像一个车道上的车多了,速度自然就慢下来。
而5GHz的Wi-Fi信号波长就短,穿墙性能虽不如2.4GHz,但邻居家的5GHz信号一般也不会穿越到你家,因此家里的5GHz信号一般都很干净,干扰很少,而且5GHz的Wi-Fi本身速率就快,加上干扰少,速度就更快,延迟更低了。
厂家为何要做真双频?
厂家为何要做真双频,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双频路由的5GHz 高速Wi-Fi信号的使用率太低,根据腾讯游戏的大数据显示,反馈游戏卡顿的用户,有80%是连接的2.4GHz Wi-Fi频段。经过相关调研,有两种可能导致用户少用5GHz Wi-Fi的原因:
1、很多人不知道2.4GHz和5GHz的区别,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双频路由发出两个信号,因此一直用2.4GHz,都不知道另外一个后缀-5G的信号不知道是自己家的WiFi;
2、知道自己家的双频路由有两个信号,但是5GHz穿墙性能不如2.4GHz,一般最多穿一堵墙,在家里来回走动时,需要在两个频段间手动切,嫌麻烦,最后就一直默认连接覆盖较广的2.4GHz。
这两种导致80%的用户,即使买了双频路由,也是一直没真正将双频路由用起来,未能畅享5GHz的高速信号,一直使用着仅有300M的2.4GHz慢WiFi。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双频路由的两个信号合二为一,并能根据设备的上网位置,自动为设备实时优选更快的那个频段,离得近就自动连5GHz,离得远就自动连2.4GHz,而且中间的切换要无缝、平滑,不能干扰用户的体验,比如视频不能中断,游戏不能瞬间跳ping。
简单的“双频合一”,即把两个频段的信号名字做成一样,软件很好做,用户自己甚至都可以修改成一致,但是两个频段间的无缝切换目前也只有率先推出真双频路由器的华为做的够好。
小米PK 华为真双频
小米是真双频路由器的尝鲜者,其在2017年年初的路由器beta功能里加入双频合一的功能,但是一直未达商用阶段,即使后面勉强上了该功能,但依然默认关闭,需要用户进入web管理页面去打开,在用户打开的时候,提示用户开启后Wi-Fi的稳定性会大幅降低。业内人士分析,可能是没能解决好两个频段相互切换时,实时业务平滑不卡不中断的难题。其论坛上也有很多人吐槽该功能,建议不要打开。
与小米不同,华为最早在2014年,就把这项技术应用在华为荣耀的一款路由上,后来2017年被应用在热销至今的华为WS5100和WS5200路由上。
华为在技术创新上一路领先,显然是得益于其多年在家用路由技术上的布局。据了解,华为还为此技术申请了专利(一种无线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及无线中继设备”专利,专利号:ZL201110437651.3),并荣获2017年中国专利金奖。
目前,华为真双频路由已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天猫的数据显示,华为路由WS5200占据天猫双千兆路由NO.1,华为路由WS5100则占据京东1200M无线路由NO.3。
智能家居时代,家里需要连网的智能电器越来越多,比如监控摄像头、智能风扇、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电器绝大多数采用2.4GHz Wi-Fi频段,而数据设备(如手机、Pad、电脑、电视等)则普遍支持5GHz Wi-Fi,真双频路由器可以将智能家居电器连接到2.4GHz Wi-Fi频段,而数据设备则使用速度更快的5GHz Wi-Fi频段,充分利用双频优势,不会因为频段拥挤而导致卡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