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和智能家居概念成熟,智能门锁在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不少人都准备换掉家里老旧的传统门锁。在选购智能门锁时,消费者能看到有某些厂商将“真插芯”作为卖点,并宣称“假插芯”的智能锁不安全,其消费决策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
但“假插芯”真的不安全吗?“真插芯”和“假插芯”真正的区别是什么?智能门锁厂商又为什么要采用“假插芯”设计?
从外观到结构,“真假插芯”的区别有这些
所谓“真假插芯”其实是锁芯与锁体位置的一种表述。“真插芯”就是锁芯插入到锁体中,术语称为“插芯式”;“假插芯就是锁芯在锁体外部,术语称为“外装式”。
外观上,采用“真插芯”的智能锁在外面板正面有一个机械钥匙孔,而采用“假插芯”的智能锁在外面板正面只有指纹识别把手。但“假插芯”智能锁也会有一个备用的机械钥匙孔,只是位置比较隐蔽,一般位于智能锁的底部。
(橙色部分为智能门锁机械钥匙孔)
内部构造上,“真插芯”的葫芦胆锁芯是一个整体,横穿整个锁体,由中间部分带动锁体开锁。
“假插芯”的锁芯安置在门锁下方,依靠一条拨片与锁体相连。使用钥匙开锁时,通过拨片带动锁体开锁。
“假插芯”真的不安全吗?如何正确判断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如上所说,“真插芯”和“假插芯”只是一种技术方案,在安全性上没有区别。但有些采用“真插芯”方案的厂商,刻意宣传“假插芯”方案不安全,并使用了带有明显褒贬意味的“真”、“假”前缀。
在他们的宣传中,当外面板被暴力撬掉以后,“假插芯”方案的锁芯也随之被卸,锁体完全暴露在外面,用螺丝刀一拧就开。而“真插芯”方案的锁芯由于横穿锁体,即使外面板被撬掉,锁芯依然起到了保护锁体的作用。
不难发现,“真假插芯”安全与否的焦点集中在了外面板被暴力撬掉后,锁体是否还有锁芯的保护。
但事实上,大多数智能门锁的外面板都不是简单固定在锁体上的,而是通过长螺丝固定在门内侧,加上外面板与门紧密贴合,难以轻易被撬掉。并且,智能门锁都有防撬报警设置,当检测到外面板被撬动,门锁就会自动高声报警震慑不法份子。有些门锁还会在管理员手机推送通知,第一时间告知险情。
退一步说,如果外面板被撬掉了,“真插芯”所谓的最后一道防线葫芦胆锁芯,真能抵挡得住不法分子的暴力破拆吗?
其实,智能门锁业内人士都清楚得很,一套门锁的安全性取决于其安全级别,与所谓的“真假插芯”没有关系。整锁的安全等级在国家标准 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以及行业标准 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中有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国家标准 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安全型外装门锁为 A 级,普通型外装门锁为 B 级。行业标准 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指纹防盗锁安全级别分 AB 两级,B 级更安全。
另外在行业标准 GA/T 73-2015《机械防盗锁》中还规定了,锁芯安全级别分ABC 三级,越往后越安全。
也就是说,想购买一套安全的智能门锁,最主要看其整锁安全级别和锁芯安全级别,而不是“真假插芯”。
智能门锁厂商为什么要采用”假插芯”方案?
事实上,智能门锁厂商采用“假插芯”方案,是从国情、外观、安装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的结果。
我国防盗门厚度不一,而“真插芯”的葫芦胆锁芯长度往往是固定的。遇上比较薄的门,锁芯就会突出来暴露在外,经不住风吹雨淋快速老化。遇到了比较厚的门,锁芯就会隐藏的深一些。而“假插芯”的拨片有的隐藏在面板内,有的可根据门的厚度自行修剪。
因此,“假插芯”智能锁在外观设计上可以较为灵活地变通,外面板也较简洁。
(采用“假插芯”方案的智能门锁)
而“真插芯”智能锁由于需要考虑机械锁芯的长度,整锁设计就要做一些妥协。
(采用“真插芯”方案的智能门锁)
总而言之,“真插芯”与“假插芯”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与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毫无关系。如果想挑选比较安全的智能门锁,应该看产品的整锁安全级别和锁芯安全级别。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