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走向全球的共享单车,如今正成为多国民众的短途出行良伴。近日,据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9月共享单车行业数据显示,ofo的月度总使用次数增长至17.4亿次,摩拜月度总使用次数为8.8亿次,相差达一倍之多。综合全年的数据来看,这已经是ofo连续第5个月领先摩拜,稳居行业第一。专业人士分析,ofo在使用次数上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ofo加速全球化布局过程中品牌印象的大幅提升。
![](http://www.memurnet.com/uploadfile/2017/1025/20171025478675.jpg)
近一年多以来,ofo一直大力扩张海外市场,加速海外共享单车产品和服务的布局,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官方数据显示,目前ofo已经在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捷克、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荷兰、俄罗斯、新加坡、西班牙、葡萄牙、泰国、以色列等全球17个国家,推出了共享单车出行服务,深受当地民众及政府欢迎。按计划,ofo将于今年年底开启全球200座城市,进入20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这一目标很有可能提前完成。
在加速全球化布局的过程中,ofo逐渐凭借规模效应,明晰了“中国智造”和“新四大发明”的品牌印象。一方面,ofo通过海外市场的扩张和运营,形成多城联动的“规模效应”,利用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建立起海外市场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品牌认知度。在“世界无车日”当天,甚至创造了“一日登陆海外四国六城”的辉煌战绩。
另一方面,ofo成为华为、中国电信等物联网智能锁等新技术落地的最佳载体,凤凰、飞鸽、富士达等传统自行车制造业产业转型和产能升级的重要转折点,通过海外扩张,ofo将中国的技术创新、产能突破传递到海外,输出“中国智造”的品牌印象。同时,ofo还积极参与西南偏南音乐会、哈佛论坛等系列重量级活动,面向不同领域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
毫无疑问,连续“出海”成功的背后,显示出ofo强劲的产品实力、过硬的运营能力、完善的产品体验和雄厚资本支持。而作为“最年轻的中国民族品牌”,ofo的出海策略不仅符合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导向,也让中国政府依托共享经济,倡导绿色环保出行的理念,获得了全球视野的认可。同时,ofo在海外市场的节节胜利,甚至有效反哺了国内市场,让ofo的全球品牌价值更为深入人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共享单车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明显的清场加速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稳居行业第一的ofo,在资本、市场份额、技术、产品等层面,不断拉大与市场追击者摩拜的竞争差距。尤其是在海外业务层面,ofo凭借着稳定庞大的市场增量,布局体量已将摩拜远远甩在身后。预期在未来,ofo还将保持海内外第一共享单车的品牌领先优势,继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绿色智能出行领域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春运抢票有妙招,小米SU7限量版洋红版闪亮登场,你准备好了吗?
- 阿里云通义千问视觉理解模型再降80%,视觉AI进入新纪元
- 腾讯音乐集团侵权风波再起: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再胜诉
- 苹果新Magic Mouse 3重新设计充电口,不再“神秘”,究竟能否打破常规引人关注
- 日本车企11月产量受新能源冲击,行业整合能否破局?
- XR设备市场风向转变:AR崛起,VR热度不减
- 全球用户联手抵制微软:自由软件基金会呼吁持续施压
- 王腾双喜临门:小米中国区重磅晋升,REDMI品牌再添新翼
- 苹果折叠iPhone爆料:未来已来,2026年亮相,预计年产1500万至2000万台
- 小米大家电团队迁址武汉,科技园F栋开启新篇章: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