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花时间去管理时间」是反人性的,日历的终极形态应该是私人助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并不是谁都能利用好它。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挤时间」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多人选择用时间管理工具来规划自己的日程,让工作、生活更有效率。
但外在工具带来的成效很有限,番茄钟、TO-DO 工具与其说是在管理时间,不如说是在管理自己,与它们带来的效率加成相比,使用成本反而成了用户的一种负担。「花时间去管理时间」本就是一个反人性的做法。
「性价比」不高是很多人放弃时间管理工具的原因,日程创建、活动管理、事件提醒,任何一个环节不通畅都会影响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和推荐算法赋予了时间管理更「聪明」的大脑,自动化的高效率工具开始出现。朝夕日历是一个智能化的日程管理工具,在进化的过程中,它逐渐超越了工具属性,向「私人助理」靠拢。
社交生态下的日程管理新模式
用日历进行日程管理的模式,其实在国外已经很成熟,Google 日历和微软 Outlook 的应用十分普遍。这些日历主要依赖邮件来进行日程分享、提醒等操作,但同样的方式在国内行不通,因为很多人没有使用邮件的习惯,国内的社交关系主要依赖于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软件。
2015 年,朝夕日历推出微信服务号,数据与 App 打通,利用公众号的高级接口,语音和文字两种输入方式让创建日程变得更简单快捷。微信推出小程序,朝夕日历也是首批内测团队,接连推出的番茄闹钟、群约助手、朝夕便签等小程序在数据上也全部和朝夕日历 App 打通,成为日程管理的有效补充,「通讯+日历」的模式逐渐成型。
朝夕日历目前有 App、公众号、小程序、Web 几种产品形态,总用户有 500 万左右,与微信生态打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微信庞大的关系链解决了用户覆盖的问题,作为十亿级的超级 App,微信几乎包含了所有工作、生活的社交圈,使用朝夕日历与好友分享日历更方便,用微信收发邀请也十分简单。微信账号降低了新用户的准入门槛,好友间的日历分享更是非常自然的产品自传播形式。
微信打破了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壁垒,用户几乎可以在所有设备上使用同一账号体系,服务号的通知功能让用户及时收到日程提醒。与即时通讯软件结合,实际上是目前国内日历工具的最优解决方案。
技术加成后,让「效率工具」更有效率
很多人不用或者没有坚持用日历,很大的原因就是操作繁琐,从创建到管理,再到提醒,人要手动去做的事太多,工具反而成了负担。大部分日历只是个私人化的日程管理工具,而朝夕日历则是用技术将很多工作自动化进行,让日历变得更高效。
传统日历创建一个日程要输入事件、时间、地点等信息,当事件很多时,输入其实是一个很耗时的工作。朝夕日历使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来将这个过程变得更快,只要输入一段完整的语音或文字,系统会自动将有用信息收集并转化为日程,省去了繁琐的输入过程。在实际使用中,「明早」、「晚十点」这些模糊的表达都会被准确地识别并添加到日程中。
合理的日程安排不仅是对个人时间的有效利用,在团队活动中也能提升整体效率。对于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通常的做法是用微信、邮件通知所有人时间和地点。虽然通讯软件、协作工具都有提醒的功能,但参与人数一旦过多,就会出现信息不同步的情况。朝夕日历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团队日历」功能,它和协作工具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专注「提醒」。团队成员加入日历后,可以随时参与和查看团队日程,日程有变动时,所有成员的日历都会自动同步,省去了管理员频繁的通知、提醒操作。在需要多人协作时,系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忙闲状态推荐合理的时间安排,对于经常需要协同的团队来说,团队日历实际上可以有效地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成本。
日历的未来形态是私人助理
朝夕日历联合创始人陈炬向我们提到:「日历并不是朝夕的最终形态,未来它可以帮助用户做更多的事,更像是你的智能私人助理。」
日程包含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非常结构化的信息,这些内容包括用户周末经常去的地方、平时喜欢去的餐馆、工作期间的主要活动等,有了这些数据,日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日程安排体验和更精准的服务推荐:根据你要去的地点提醒叫车,约人见面之后推荐周围的咖啡厅等。
如果是手动添加日程,很多信息要靠人为去判断,而在一切都实现自动化后,实际上日历就可以完成这些事情。比如在出行前叫车,这个叫车时间是动态变化的,要根据距离、天气、交通状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日历在掌握一定数据后,这些都可以自动化完成分析,然后在准确的时间提醒用户,提前做好准备。在日程中加入叫车、餐馆推荐等服务,也为日历工具未来的盈利提供了可能。
从日程工具到智能化的时间管理,朝夕日历距离梦想中的「私人助理」还很远,但智能化的尝试已经让它的未来有了很多可能,效率工具并不是终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