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丽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认为:国内企业部署云计算实现预期收益之后,将继续进行预算追加。
根据国内企业云计算的实践情况,移动化信息研究中心将企业实现预期之后,保持或继续追加的原因划分为以下十一个维度:
- 实践云计算带来的效益提升非常明显
- 云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管理、生产效率
- 云产品性能符合预期, 企业愿意继续使用
-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拓展,需要拓大云产品覆盖范围
- 云产品更新升级较快
- 已具有明确的云计算长期规划,正在依计划、按步骤进行推进
- 云产品的采购以及运维成本较低
- 云产品部署简单,上线时间短,满足了企业快速部署或升级
- 供应商的支持服务比较到位
- 云计算服务模式、定价灵活,符合企业当前需求
- 企业对云计算的价值比较认可
一、效益、效率绝对不容忽视
根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
企业在部署云产品/服务后,会进一步保持或追加云产品/服务的成本预算。调研结果显示,原因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效益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以及云计算部署预期的符合。换言之,企业最为关注的往往是:云产品是否能带来生产效益效率和管理等可量化数据指标上的提升,而在企业以上最根本的生产诉求得到满足,且云产品性能符合企业原有预期之后,企业便往往会持续性进行云计算的投入。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原因占据的比例较大——随着企业业务快速拓展,云平台覆盖范围也需要拓宽,也就是说,随着企业云计算应用的时间越长,企业越需要进行云计算深刻的导入,企业越可能进行下一轮云计算的资金投入。
二、新进企业向先行企业“看齐”
从云计算实践的周期来看,使用1年以上,包括3年和5年以上的企业用户在进一步进行云计算投入的原因上差异不大,基本还是围绕着效益、效率提升,且符合企业预期后,企业需要加深云计算应用这四方面进行实践。
而相比来说,使用云计算不到1年的企业用户则差异性很大。主要在于这类企业用户首先关注到的是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会按照长期规划逐步推进云计算的实践,最后才会关注到云计算的渗透程度和企业自身升级的需要。从反面来看,这类企业往往很少看中企业效益方面的提升,原因在于企业导入云计算的实践周期短,对云计算的使用不足,认识不到位,实施云计算带来的效益提升并不明显。
整体来看,新进入企业还在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先行企业已经验证了云计算带来的效益和效益的提升,开始扩大应用覆盖范围。
三、预期得到验证,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5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主要围绕效益、效率、是否符合预期,以及是否需要加深云计算使用 这几个问题展开。
然而,500人以上规模的中大型企业,包括集团型企业,往往在进一步追加预算时考虑的维度更加丰富。如,500-1000人规模的企业主要重视效益、效率的提升;而1000人规模以上的企业在验证了云计算带来的良好效益之后,会继续按照长期战略部署,继续加大对云计算的投入和部署。
简单来讲,提升生产效益和管理效率都是企业追逐的目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在不同生产阶段中,企业的战略重点会有所偏向。企业发展初期往往更加注重以更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不浪费手中的资源,这是中小企业所追求的效率问题;而企业发展中后期,在保证效率得到提升的前提下,制定正确的战略从而获得实际的效果和利益,则成为这类中大型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建议
企业首次部署云计算时主要考虑构建技术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因此,企业在使用一段时间的云产品或服务之后,如果想要进行下一步预算追加,则需看到生产效益和效率是否得到提升,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但这都是表象驱动力,从根本上将,企业还是会围绕技术优势进行展开,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成本管控能力,通过低成本的手段用数据驱动业务高效发展,并从管理、战略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支出将激增15% | 行业观察
- 华为数据存储两大新品齐发:全面闪存化,全面向AI
- 数据中心太耗电,微软携手Constellation Energy探索核能供电新途径
- 戴尔一周内发生两起数据泄露事件,Atlassian工具成泄露源头
- 华为ICT学院年会2024举办,ICT学院3.0计划正式启航
- 华为启动全球金融伙伴“融海计划”,共创行业新价值
- 华为联合多家伙伴发布《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实践篇》
- 华为发布数据智能解决方案5.0,加速金融大模型应用从“赋能”到“产能”
- 华为加速推动鲲鹏昇腾原生创新,未来三年赋能百万原生人才
-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赛区报名通道开启,大赛真题集首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