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主办,至顶网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聚力云上生态 赋能实体经济”为主题,邀请海内外权威嘉宾出席,继续为业界搭建一个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产业和应用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和传播平台。
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云计算中心副总经理张志宏
在24日上午的大会中,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云计算中心副总经理张志宏发表了“打造云网生态、助力行业创新”的主题演讲。张志宏在演讲开始谈到自己是第十次来参加中国云计算大会。也看到了在中国的云计算产业也是发生的的巨变。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IaaS、PaaS、SaaS的融合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了几乎满足所有IT需求的综合平台,同时也可以看到云计算技术也推动了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一些发展。
在演讲中张志宏分享了中国移动云计算平台演进路线,包括中国移动已经在IaaS、PaaS、SaaS三层建立的完整的体系。并通过大量案例来说明中国移动通过专线+云、物联网+云、流量+云以及ICT+云等的“业务融合”模式来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方便、低成本的服务。
以下为张志宏现场主题演讲实录:(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嘉宾确认,仅供参考,谢绝转载)
张志宏: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接下来,我代表中国移动向大家介绍中国移动在打造云网生态,助力行业创新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此次参加大会,也是我第十次来参加中国云计算大会,之前也是一次没落的参加这个大会。在这期间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国的云计算产业也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云计算技术也进入了第二个十年。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完善,IaaS、PaaS、SaaS都在融合的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了几乎满足所有IT需求的综合平台,我们也可以看到云计算技术也推动了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一些发展。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成熟,云计算技术也得到各行各业的认可,企业上云的意愿也是逐步增强,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超过了80%的企业已经在使用了云计算公有云的平台,全球公有云的市场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的公有云市场整个复合增长率占16%左右,在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更大的发展机遇,几乎它的发展速度是美国的2倍。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企业是企业上云的主力,在中国云计算有一个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
同时,国家的一些政策也为云计算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就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 融合,提出了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同时,国务院也提出了百万企业上云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传统上依靠固定资产模式来建设IT系统这样的一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突发业务的弹性和灵活配置的需求,所以通过云计算的模式来按需使用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已经成为了支持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IT基础。
可以说,中国移动长期以来一直在深耕云管端的战略,助力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云端中国移动有大量的IDC和云基础设施,建立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并且基于云和IDC,以及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发展了大量的包括教育、医疗、车联网、电子政务等各方面各行业的一些解决方案。在网络方面,我们有遍布全国的CDN网络,有优质的互联网接入能力,另外我们也有丰富的传输承载能力。同时,我们在终端方面也是在各个行业深耕布局,包括在教育里面的,比如说电子书包、智慧学习笔、智能医疗以及车联网的终端,所以我们把云管端整体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布局的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长期以来在云计算的基本策略是采用内部试用到外部商用,从发展中国移动内部的私有云到外部公有云向公众提供服务的演进路线。可以说从2007年开始中国移动就开始布局云计算的研发工作,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云系列产品,同时我们开展内部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内部试点。从2011年开始,中国移动启动了内部私有云的商用部署,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私有云的规模达到了3万台服务器以上,包括中国移动内部的业支、网关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应用已经全部迁移到私有云的云里面来运行。通过我们长期的通过内部私有云对于我们的云计算进行不断地鞭打和测算,我们也有信心把我们的云计算技术对公众开放。从2014年开始发布了中国移动公有云的平台,也就是移动云,我们的移动云已经涵盖了IaaS、PaaS和SaaS三层体系,超过18类,超过100项产品,同时也提供了大量行业的解决方案。同时,基于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我们也在国内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通信学会以及电子学会的科学技术进步奖。
我们不仅依赖于自主研发,我们也跟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合作来建立我们移动云的整体生态体系,这里面包括跟像华为、阿里、Vmware在建立一个多云的合作体系来满足不同层面的云的需求。同时在SaaS层面也在积极打造云市场的生态,可以加快引入各个行业的应用,从而形成一个面向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有全网规划的各种数据中心来支持我们的云资源进行全网的布局,我们有4个一级的数据中心,以及全国的31个省的数据中心作为补充,可以面向全国提供遍布全国的云的资源。同时,中国移动通过十年不断地努力,也在打造整个移动云自主研发的产品体系,我们主要的产品是基于开源软件建立的整个云的管理体系和平台,同时我们也在IaaS、PaaS、SaaS三层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支持了包括政务、工业、医疗等等不同的行业。
在云IaaS层面,我们这边提供了包括云计算、云存储、云网络以及云安全各种产品,这里面我们走的是开源+自主研发的路线,包括在OpenStack社区里面做了很多贡献,2016年评为OpenStack社区国内第一个超级用户,在这里面重点可以介绍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弹性计算方面,我们通过OpenStack的Ironic模块使物理机可以像虚机一样可以动态的按需进行管理,尤其是物理机的网络可以像虚机一样跟虚拟化的网络进行打通,存储也可以按需进行挂载和卸载,在物理机的管理方面对社区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Ironic模块的成熟。另外一块,就是我们在分布式存储的Ceph,尤其是主导的Ceph ISCSI模块的开发,大大的推动了Ceph用于裸机的应用场景。
另外一块是我们中国移动的PaaS服务能力,在这个场景里面我们提供了云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视频的服务,这个层面我们主要借助于中国移动内部的各个专业公司以及研发中心的实力,向广大的客户提供相应的能力,比如说像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是由我们苏州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大云平台,提供了包括MPP、搜索引擎等大数据的能力,包括我们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提供的OneNet物联网平台,也提供了包括海量的连接,包括设备管理以及数据分析来支持各种物联网的应用。我们移动研究院开发的九天人工智能平台也支持Tensorflow、Caffe、Manet等主流的开源的人工智能框架,并且提供了智能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等人工智能的能力。在视频直播和视频转播方面,我们中国移动的咪咕公司也提供了自主研发的视频能力,尤其最近在世界杯直播的过程中也是充分展现了中国移动直播的能力。这些能力我们都统一的通过移动云的平台来向社会各界开放,来支持各种行业的SaaS服务。
另外一块也是重点提一下,也是我们中国移动今年重点发展的一个平台,移动云市场SaaS平台。SaaS平台我们会跟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合作,集结优质的SaaS应用,面向各种行业提供信息化的解决方案。我们今年SaaS平台会有一个云舟计划,通过这个计划招募全球的SaaS优质的应用,通过这个平台也是充分的利用中国移动一些优质的渠道以及我们面向省市县三级的服务支撑体系和我们SaaS合作伙伴一起支持各个行业的需求。我们今年计划引入100项的应用,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移动云平台接入面向全网进行服务。基于这些SaaS平台,我们有像金山WPS这样办公的一些软件,包括我们也跟金蝶、用友在财务软件方面顶尖的公司进行合作。另外,比如说我们在教育行业我们也引入了方直科技、学霸君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各个行业。
基于我们的IaaS、PaaS和SaaS产品,我们跟行业的一些应用合作开发了面向各行业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开发行业解决方案的时候也深刻的理解了各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在教育行业里面我们走访了很多学校,学校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都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走访的很多学校,他们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很低,比如说一般会在10兆、20兆的水平,实际上远远满足不了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另外,在座的各位可能也都比较理解,现在教育面临的一些痛点,比如说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手段,教育的资源在各省,包括在北京教育资源在各个区分布的很不均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互联网专线+云的技术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中国移动也会帮各个学校免费的进行宽带升级,承诺免费升级到百兆的带宽,同时结合网络基础设施的带宽我们积极向学校引入校园云的解决方案。上面的图里面,实际上我们会为每一个校园建立一个校园的门户,门户里面集结了各种优质的应用,比如说针对个性化教育里面,我们提供了AI学的应用,结合智能学习笔,这样的话每一个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为学生选择适合他的题型,这样避免这个学生大量刷一些无用的题的现象。同时我们也给每一个老师提供一些优质的课件资源帮助老师备课,同时对各类学校进行结帮结队的教育,我们在宁夏把省会里的优质学校和偏远山区的学习进行结帮结队,把优质的学校上课进行录制可以为山区的学校进行教育。我们通过整体专线+云的技术方案提供了智慧校园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医疗领域,中国移动也是充分的发挥中国移动的IDC、云存储以及全网网络覆盖的优势,来解决医疗影像云大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问题。我们通过这种海量的存储技术,包括网络化的三维后处理的技术,包括基于HTML5的移动终端技术形成远程影像诊断技术,推动了医疗影像云的技术。目前,我们的医疗影像云已经在湖南、贵州、云南、江苏、辽宁等省广泛的落地和推广,包括建立了像中南大学这种湘雅远程影像中心,河南省医疗影像云、江苏区域影像中心以及贵州区域影像中心的标杆案例。
工业互联网领域也是百万企业上云的主要领域,在这里面我们结合智能的数据网关,包括4G和NBIOT的网络,以及基于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客户建立智能的工厂管理,下面这三个图也是在广西玉柴帮助他们建智能工厂的模型。
在金融领域,我们主要是通过私有云和CDN来帮助金融客户提升他们的业务,在私有云里面的标杆案例是工商银行的IaaS基础设施云,在这里面我们主要向工行提供了虚拟化平台、OpenStack以及云存储这样的基础软件,和工行自主研发的云管理平台进行结合,我们大家可能都知道,因为银行领域对数据的可靠性、业务的可用性要求非常高,在这里面我们也是结合了工行整个两地三中心的高可靠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在虚拟机的调度上,针对两地三中心做了特定的调度算法,包括我们在物理服务器,包括在存储机群和计算机群以及网络的各种配置上做了多层的冗余高可靠的保障,可以保障在工行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出现了整个数据中心的故障,也不会对业务造成可用性的影响。应该说,整个工行的基础设施云建设发展的也是非常快,目前我们已经有接近上万台的虚机业务已经运行在这个基础设施云,在座的各位所用到的工行比如说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融易通、融e联等各种工行的互联网业务都是承载在这朵云里面。同时通过CDN业务支持了包括建行和邮储银行网络分发业务的发展。
同时中国移动在这些年来具备了丰富的政务云的实施以及运营的管理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今年上半年我们成功的中标了国务院国家政务云平台,现在这个平台已经开始测试上线了,同时在交通部等各个部委也有非常标杆的行业案例,我们的政务云已经覆盖了20多个省份,超过了100多各城市进行部署。
可以说近两年,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百万企业上云,中国移动也是作为工信部百万企业上云行动的合作伙伴,一直在支持百万企业上云,可以说是成果斐然,从2017年4月份开始,浙江10万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拉开了全国企业上运的帷幕,中国移动也是积极的来配合政府上云的活动,面向浙江的中小企业推广云服务,服务企业上云的总数和标杆案例都居云服务商的首列,我们可以看一下左下角的统计图,我们服务了浙江企业上云超过4万家,占据了25%,同时标杆案例27家,占整个的23%。同时我们也积极的把在浙江取得的企业上云的成果积极在江苏、河北、山东等不同的省份进行复制。
应该说,在传统企业上云的过程中,大家比较担心的一点就是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国移动作为首批可信云的认证单位,随着我们云计算的建设,也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们的各种云资质,可以说我们是资质齐全,并且在国内和国际获得各项大奖,通过我们的技术和安全为企业上云实现保驾护航。
在帮助企业上云的过程中,我们也非常关注把中国移动传统的业务和云计算的技术相结合,为企业提供更方便、更低成本的服务,比如说我们把中国移动的传统专线业务和云进行结合,来落实提速降费,降低企业上云的成本,在这里面我们把通过专线+云提供的混合云方案,满足包括港华燃气、华仁制药等企业的需求。同时,借助物联网的能力面向行业提供物联网+云的服务,比如在尚通公司支持了3万物联网卡+公有云服务构建智慧交通的平台,支持滨州公交公司实现城市自行车的业务,同时也是包括中车新能源构建它的智能工厂。同时我们也是提供流量+云的方式,通过流量统付的创新业务模型,支持新华社现场云的平台,支持一线记者进行各种新闻采访稿件、图片、视频的存储和发送。上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大量的IT解决方案,也发挥了中国移动传统的ICT的集成能力,把ICT集成能力和移动云相结合,在这里面我们有北发集团实现它的电商系统到云化迁移部署的解决方案。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聚力云上生态 赋能实体经济”,中国移动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借助中国移动移动云的平台构造移动云的生态,更好的推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谢谢大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合合信息启信宝数据产业洞察:长三角地区数据企业超48000家,数量领跑全国
- 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支出将激增15% | 行业观察
- 华为数据存储两大新品齐发:全面闪存化,全面向AI
- 数据中心太耗电,微软携手Constellation Energy探索核能供电新途径
- 戴尔一周内发生两起数据泄露事件,Atlassian工具成泄露源头
- 华为ICT学院年会2024举办,ICT学院3.0计划正式启航
- 华为启动全球金融伙伴“融海计划”,共创行业新价值
- 华为联合多家伙伴发布《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实践篇》
- 华为发布数据智能解决方案5.0,加速金融大模型应用从“赋能”到“产能”
- 华为加速推动鲲鹏昇腾原生创新,未来三年赋能百万原生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