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6日早间消息,Uber和Lyft两家美国网约车公司在加州遭到起诉,原因是他们涉嫌违反旨在为零工经济从业人员赋予员工福利的法律。
虽然此事在预期之中,但周二提交给加州法院的诉讼却标志着许多通过零工经济来节约劳动力成本的企业,在商业模式上面临严重威胁。倘若这两家公司最终输掉官司,就有可能被迫向合同工支付加班费、医疗保险和其他福利。
加州总检察长夏富尔·贝塞拉(Xavier Becerra)表示,本案“指责Uber和Lyft通过将大批加州驾驶员归入独立承包商来获得不公平、不合法的竞争优势。”洛杉矶、旧金山、圣迭戈等城市都加入此次法律行动。本次诉讼是在旧金山提交的。
Uber和Lyft股价在此消息发出后跌超3.9%。Lyft周二收跌1.3%,Uber上涨2.4%。
Lyft在声明中说:“我们期待着与总检察长和加州各市的市长合作,共同为加州尽可能多的创新经济从业人员带来各种福利,尤其是在这段时间,创造优秀的工作岗位并提供可以承受的医疗及其他待遇显得更加重要。”
养家糊口
Uber表示将积极应诉。该公司在声明中说:“当加州经济遭遇危机,400万人面临失业时,我们需要为人们创造更便利的条件,让他们可以更快地养家糊口,而不是为此设置障碍。我们将会应诉,同时还将提高加州独立劳动者的标准,包括为其提供最低收入和新的福利。”
本案正值这两家网约车公司陷入困境之际,他们本身已经因为新冠疫情而遭遇收入损失。如果还要承担员工的福利成本,必将给他们带来沉重压力。有分析师甚至预计,此举将导致这些企业涨价30%。等到Lyft和Uber分别于周三和周四公布最新季报时,具体的成本现状可能更加清楚。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去年9月签署了这项名为《众议院第五号法案》(Assembly Bill 5)的法律,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规定,只有当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不属于公司的常规业务时,才能被定性为合同工。因此,Uber必须证明驾驶并非该公司的常规业务。
遵守法律
“当Uber和Lyft等巨头拒绝遵守法律时,我们所有人都会付出代价。”加州劳工联盟执行财务主管安阿特·普拉斯基(Art Pulaski)说,“如果Uber和Lyft拒绝缴纳相应的失业保险并向其他失业驾驶员保障项目支付费用,就要由全体纳税人买单,而那些身家百万的高官们则会从中得利。”
Uber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零工经济企业之一,该公司过去几年也遭遇过多起关于合同工身份的诉讼,但都得以全身而退。虽然支付了和解费用,但其商业模式均未受损。不过,《众议院第五号法案》却令加州总检察长及各市检察官可以起诉相关企业,并在发现被告对员工进行错误归类后强制其暂停营业。
由于本案为公诉案件,Uber和Lyft也不能使用由员工签署的协议将争议转入仲裁程序。
西雅图大学法学副教授夏洛特·加登(Charlotte Garden)表示,公共官员更有可能促使法院加快进度,但不太可能在不要求企业改变业务运作方式前和解任何案件。
她在本案提交前说:“这就增加了‘司机在加州法律框架下究竟是不是员工’这个关键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概率。”
Uber已经预见到类似的诉讼。该公司去年12月与另一家外卖提供商Postmates一起先发制人,起诉加州的《众议院第五号法案》违反美国宪法,理由是这部法律将零工经济企业排除在外,使之无法参与一些依赖合同工的行业。他们要求暂停实施该法,但却遭到法官驳回。
Uber及其他零工经济企业都在通过投票措施改变该法,而且努力通过谈判与劳动领袖和立法者达成协议,希望以合法途径修订这部法律。
Uber已经对网约车服务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减少对司机的控制。这历来都是决定劳动者究竟是员工还是合同工的关键。
纽森周二对《众议院第五号法案》表示支持。这位加州州长说:“这部法律必须贯彻落实。我们希望企业能够配合,但我们也有责任履行自己的诺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WPS AI伴写获用户好评:是以人类为主,AI 为辅的写作工具
- 云音乐上市公司拟更名为网易云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上月被纳入港股通
- TechWeb微晚报:iPhone出货量接近成为全球第1,小米15 Ultra年后登场
- 2024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出炉:小米国产第一
- 2024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 小米位列中国品牌榜首
- 李开复:大模型能力如何落地可以借鉴苹果公司的“垂直整合”
- 字节跳动海外又裁员了:涉及数百人 工作将被AI取代
- 中方发布“伏特台风”调查报告,揭露美国“假旗行动”污染全球网络空间
- 网宿科技入选“2024年度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典型案例”
- SpaceX星舰“筷子夹火箭”技术的难点在哪儿?听听专家怎么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