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引"公愤" 多家台企联合抗击

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纽约时报》近日发表文章称,长期以来,台湾的高科技公司视三星为他们生存的一个主要威胁。随着台湾智能手机、内存芯片和显示器出口减少,这种威胁正变得越来越清晰。现在,台湾高科技企业不仅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也加强了与苹果等美国和日本公司的合作,以更好地应对三星的威胁。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台湾高科技产品销售下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全球经济疲软,另一是来自韩国的竞争加剧。

这种下滑使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的台湾地区愈发担心,三星已制定一个以台湾企业为重点的计划,企图在全球各地市场削弱他们的竞争力。

台湾顶级商业杂志《今周刊》(Business Today)上月发表了一则影响广泛的封面报道,道出了台湾企业的这些担心。文章称,三星制定了一项“干掉台湾(Kill Taiwan)”的计划,瞄准着台湾地区的一些高科技公司,包括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商台积电等。

此外,台湾公平贸易委员近日接到举报,三星涉嫌雇佣台湾大学生在网上攻击、诽谤台湾消费电子企业,意图削弱这些企业的吸引力。随后,台湾公平贸易委员会对这一指控展开了调查。

虽然台湾企业正面临着来自三星的挑战,但科技开发公司Quantum International驻台北顾问约翰·布鲁贝克(John Brebeck)等行业分析师表示,担心三星正试图击垮台湾利润丰厚的高科技行业,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他说,三星正大举进军其认为拥有较大盈利潜力的某些领域,而台湾的高科技公司在这些领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布鲁贝克表示:“三星瞄准的目标不是台湾的高科技企业,而是这些企业所处的产业。”

三星电子发言人称,该公司不存在《今周刊》文章所描述的“干掉台湾”这样的经营战略。

内外联手对台湾高科技企业来说,这稍许是些安慰。台湾高科技企业知道,为了避免像索尼等日本企业那样陷入恶性循环--这些企业已远远落后于三星等竞争对手--它们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创新。去年,台湾高科技产业出口总额为980亿美元,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左右。

由于担心将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台湾一些高科技企业正加强与日本和美国的公司合作,以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并有助于提拔台湾地区的经济。日本和美国的公司也正在与三星竞争,如台湾高科技企业的一家知名和长期的合作伙伴是苹果,而去年三星取代了苹果全球最大智能手机生产商的位置。

另一方面,台湾地区政府正要求该地区的高科技公司更紧密地与当地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以实现某种业务整合,更好地应对三星的挑战。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营销分析师苏孟宗(Stephen Su)表示:“我们希望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高科技公司就能与他们的供应商一起合作,而不要等待新组件开发完成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一个受政府资助的机构,主要开发一些尖端技术,并将其转移至私营企业。

苏孟宗称,业务整合计划的一个主要试点项目涉及智能手机制造商HTC,该公司将在其最新手机中采用由本地企业设计、生产的芯片。

直到去年,HTC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最先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也为其带来丰厚利润。如今,面对三星和苹果在智能手机行业的主导地位,该公司正陷入困境。

芯片行业台湾高科技企业与三星竞争的另一个新兴战场是半导体行业,该行业曾长期被台湾企业占据主导位置。

凭借其充裕的资金供应,三星半导体业务的重点已经从生产用于存储数据的内存芯片,转向生产作为计算机大脑的逻辑芯片,后者利润率更高。

三星还加大了对芯片代工领域的扩张,这直接向台积电发起挑战。台积电一直为苹果和高通等公司提供应用芯片。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称三星为“强大的对手”,但他表示,他的公司已经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在过去一年,台积电大幅增加其资本开支,更大规模地应用20 纳米和16纳米芯片技术。20 纳米和16纳米芯片体积更小,运行速度更快,而且更省电。

新技术将使台积电生产的应用芯片能用于苹果新一代iPhone和iPad上。目前,苹果这类芯片来自其主要竞争对手三星。但分析师表示,苹果要实现这一过渡并不容易,因为三星除了生产该应用芯片,还参与了其部分设计工作。

布鲁贝克称:“苹果一直在等待台积电准备就绪,并能够取代三星。苹果愿意等待,因为他们想摆脱三星。台积电对此心知肚明,并迅速朝这一目标前进。”

除了新型芯片,目前台积电的代工业务还有一个明显优势,该公司在代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客户基础。

为多家台湾高科技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律师尼古拉斯·陈(Nicholas Chen)表示,像苹果这样的全球性公司,不可能放心地让三星相作为他们的芯片供应商,因为他们担心这家韩国巨头在为其生产芯片时,可能窃取他们的设计。

他说,台积电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纯粹的代工商,不会产生自有品牌的芯片,一直享有“积极遵守有关保护商业秘密规定”的声誉。

尼古拉斯?陈指出:“如果行业内有那家公司遵守这一承诺,台积电是很好的例子。”

鸿海的困境另一位受到三星严重威胁的台湾高科技企业是鸿海集团,也被称为富士康。该公司为全球客户生产设备,包括苹果的iPhone和iPad,在中国大陆拥有庞大的工厂。

鸿海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对显示器制造商奇美电子的收购。自三年前完成收购后,奇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一个主要原因是奇美无法在资本支出上与三星竞争,并在具有卓越图像质量、节能的Amoled先进显示器生产上实现盈利。

似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去年希望收购夏普10%的股权,这家陷入困境的日本公司是三星在显示器领域的唯一主要竞争对手。

苹果被广泛认为支持鸿海对夏普的收购,说明苹果急于为其iPhone、iPad和未来的iTVs寻找三星以外的其他显示器供应商。

但鸿海与夏普的这项交易已经搁置,原因是夏普拒绝郭台铭参与该公司的管理。同时,该公司将其3%的股权出售给三星。

布鲁贝克表示:“鸿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生产商,同时最具成本效益,也获得巨大成功。如果你干掉了鸿海,你就干掉了一大批台湾企业,同时也打击了苹果。”

未来的竞争苏孟宗称,三星在吸引顶尖人才上占据上风,而在高科技行业竞争中人才是一个关键因素。

他表示,这家韩国的企业集团一直在积极招徕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工人,经常用较高薪酬来吸引熟练员工,并派出大量的韩国人到国外学习和了解海外市场。

苏孟宗同时指出,可弯曲的显示器--预计将用于手表、街道照明和其他一些电电器上--将是三星和台湾高科技企业竞争的下一个战场。

苏孟宗称:“台湾厂商至少还有三年的时间可以保持自己的优势,但此后的状况取决于他们的努力程度。台湾地区的政府试图放松各种规定,以帮助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在这方面我们已落后于韩国,因为他们已经将吸引和促进高科技投资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3-04-22
三星引"公愤" 多家台企联合抗击
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纽约时报》近日发表文章称,长期以来,台湾的高科技公司视三星为他们生存的一个主要威胁。随着台湾智能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