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北京)专利,是一个技术公司生存的根本,也决定了它咋行业当中的地位,当然也是董明珠嘲笑雷军的资本。但是,这次陷入专利争议的就有格力!围绕专利问题,几家企业近来正上演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连环纠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公开场合指责小米和美的偷专利,紧接着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昂科技”)说,格力剽窃了贝昂科技的技术专利,而后山东中际集团旗下的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尔逊”)则称,贝昂科技专利是“偷”自己的。
董明珠称小米美的侵犯专利
2014年12月14日,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评价小米入股美的一事时,在公众场合直指这是“两个骗子在一起”,意思是说小米、美的都曾有侵犯专利的行为。
董明珠说,美的之前就曾偷过格力的专利,“法院判它赔我200万元”。至于小米,也偷了人家的专利,“刚走出国门(印度)就被封杀了”。
据记者了解,董明珠所称美的“偷”格力专利一案发生在2008年至2011年。2007年4月,格力自主研发了用户可以根据睡眠习惯控制房间温度变化的技术,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于2007年8月向市场推出了应用该技术发明专利的卧室空调产品。
2008年11月,格力发现,珠海市泰锋电业有限公司、国美电器北京朝外店等商场正在销售美的公司生产的“梦静星”系列空调产品,侵犯了格力的专利。2008年12月,格力以美的涉嫌侵犯其发明专利权为由提起诉讼。
2011年11月13日,广东高院认定美的公司侵权行为成立,责令其立刻停止销售侵权的空调产品,并赔偿格力公司经济损失200万元。
贝昂称格力窃取专利
不过令董明珠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一番“小偷”言论却给自己引来一把“火”。2014年12月19日,贝昂科技在国内几个地方同时起诉格力。贝昂科技董事长冉宏宇称,格力剽窃了贝昂科技的技术专利,是“真正的小偷”。
据冉宏宇介绍,2008年经珠海科技局推荐,贝昂科技带着“离子风”净化器的原型机到格力,两家签订合作协议和保密协议并在2009年10月到2012年12月间展开合作。但之后格力以产品成本、体积与格力产品体系标准不符为由,终止合作关系。2012年5月两家企业再次签订空气净化器生产合同,但在研发的产品大松(格力电器旗下子品牌)KJFC230样机验收后,格力再次叫停合作。
冉宏宇称,目前格力推出的“大松KJFC230”离子型空气净化器主打“零耗材”概念,使用了贝昂科技的技术,但并没有向其交专利使用费。
针对贝昂科技的指责,格力电器负责人回应说,“(此事)还在调查当中,从初步了解的情况来看,贝昂科技是一种抹黑行为。由于当时贝昂技术不过关,也达不到要求,因此格力没和他们展开进一步合作。后来格力自主研发了技术,但该技术和贝昂科技说的技术有很大差异。”
格力认为,贝昂科技是在借机炒作自己,而且贝昂科技还侵犯了格力的三项专利,目前还在做进一步的调查,不排除会行使法律维权的手段。
尼尔逊被指科技侵权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就在贝昂科技认为格力“偷”了自己的专利技术后不久,山东中际集团旗下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尼尔逊通指责贝昂科技侵权,表示在离子风技术研发过程中,尼尔逊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技术支持,专利权应归尼尔逊所有。
2014年12月24日,尼尔逊北京公司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其实贝昂科技和尼尔逊之间存在渊源。据其介绍,贝昂科技的创始人实际上有三位,分别是冉宏宇、章燕和陈竞坤。后来,由于市场销售情况不理想,贝昂资金链出现了危机。在陈竞坤的联系下,山东中际集团旗下的山东尼尔逊资助了贝昂。
有资料显示,尼尔逊支付了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贝昂科技空气净化器相关员工的工资,组建团队对新产品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聘请了技术总监,最终形成了家用净化器KJDH280的核心外观专利和内部专利。尼尔逊还承担了新品开模、实验室建立、生产线建设等费用,因此,尼尔逊认为,这项专利权归尼尔逊所有。
2011年尼尔逊离子风空气净化器上市,尼尔逊将产品委托给贝昂销售。之后贝昂借助相关专利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另一创始人陈竞坤被迫离开贝昂科技转投尼尔逊,贝昂和尼尔逊的关系开始决裂。
对尼尔逊的说法,冉宏宇称者,“贝昂科技与尼尔逊是合作关系,曾经有过矛盾,双方稍后会有联合声明,澄清一些事情。”
不过,据公开信息,2013年在尼尔逊离子风空气净化器专利维权中,青岛市知识产权局曾判贝昂侵犯了尼尔逊201020205034.1号专利,并责令贝昂科技停止销售。
据尼尔逊负责人称,贝昂和尼尔逊之间有过一份协议,为协助贝昂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尼尔逊同意将专利号为201020205034.1的专利“静电空气消毒装置的电机组件”转让给贝昂科技,但标明贝昂科技应于2012年3月前将该专利转回尼尔逊。而这一专利也正是冉宏宇所说的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无效的专利。
面对这场颇具戏剧性的专利纠纷,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侵权事件不易认定所造成的。专利纠纷案在中国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在国内专利保护成本高、专利侵权成本低。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表示,目前中国专利保护的整体环境不佳,影响了企业创新积极性,对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不利。研发创新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拿来主义如此轻松,愿意潜心做研发的企业少之又少。他也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和侵权处罚力度,提升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而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则认为,不排除相关企业存在炒作嫌疑,但相比看热闹而言,我们更应该抓住这起事件中知识产权这一核心问题。我们的企业应该以更加严肃谨慎的态度对待专利纠纷,把研发工作当作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企业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专利产权,这样的企业才能够有长足的发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比亚迪捐资30亿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助力培养卓越人才,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 5年投入200亿打造飞行汽车!长安汽车布局万亿“低空”市场
- 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 上海敲定5G-A发展目标:到2026年发展500万用户,建设3.2万个3CC基站
- 中国电信注资10亿成立天通卫星科技公司,将推动卫星通信手机向3000元下探
- 上汽今年销量或会被比亚迪反超,痛失18年“中国车企销量冠军”
- 英特尔CEO基辛格名为退休,实为被董事会赶下台?
- 华为申请多枚鸿蒙办公商标,涉及办公用品等多个领域
- “数智化”登顶《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数智技术应用深入人心
- IDC预计:2028年AI基础设施支出将超1000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