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打响了前哨战。全世界的制造业企业跑到这个“工业4.0”的发源地,把“工业互联网”这五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IoT、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类技术花样百出。
与其说这场盛会拉响了工业、制造业的未来变革,倒不如说这里体现了信息技术是如何改造制造业乃至整个商业社会的。尤其是在“互联网+”概念在国内横行甚至是滥用等今天,汉诺威带着纯正的“工业4.0味儿”,这股味儿倒是真正的“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简单“触网”
一位艳羡“互联网+模式”的亲戚就曾经咨询笔者,说他想开个零食厂,但是现在缺资金,需要100-200万,他想通过众筹的方式,从1000个人每人手中众筹1000元,筹集到100万后加上自己的自有资金工厂就可以搭建起来。他当时还谈到希望通过互联网营销的方式“搞个大新闻”,在微博、淘宝上短期内把订单量做起来,打出名气,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卖辣酱。
当时笔者很快否决了他的想法。虽说这位亲戚的企业算不上是制造业企业,但这种思维恰恰正是很多国内制造业企业正在犯的错误——把“互联网+”理解成了“触网”。
“互联网+”这个口号提了这么多年,不过很多制造业甚至是零售企业仅仅把它理解成了“触网”,而且还学的有模有样:
比如说通过电商平台卖货、卖服务;通过公众号写段子、做营销;甚至还学起了大企业,做组织架构调整,把企业内部分成了一个个事业部。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做法都是“很互联网”的一套玩法,而且这种企业比比皆是。但从核心来看,这些变化虽然有作用,但只是在表现形式和销售渠道上发生了变化,本质来看,还是过去那一套体系。
所谓“触网”就是简单的连接,套了一个“互联网+”的皮毛,却远没有学到“互联网+”的精髓。很多制造业企业,他们的“互联网+”更贴切说是属于O2O的范畴。仅仅只是想把原来线下的存量想办法搬到线上,并自以为完成了互联网化的进程。
但“互联网+”意味着数据和资源的对接,对系统底层进行互联网化重构,实现应用和服务的智能化,这恰恰是最难学的部分。
什么才是制造业的“互联网+”?
所谓“数据和资源的对接,对系统底层进行互联网化重构,实现应用和服务的智能化”这句话看起来抽象难懂,但是在这次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世界工业巨头西门子再度展出的工业云平台Mind Sphere尤其能反应问题。
(基于Mind Sphere的智慧工厂的架构)
因为这个平台的的作用就是工业数据与分析开发,负责将各种工业资产设备和供应商相互连接并接入云端,并提供资产性能管理和运营优化服务。说的明白一些,就是这个平台上对接了产品数据、市场需求以及资源供给,所有的订单、生产、物流都是根据数据来精细化运作的。这里面反映的正是德国工业4.0的精髓之处——按照“工业4.0”说法,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是三个部分:
1、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2、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3、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
(资料来源:波士顿咨询公司《BCG Industry 4.0 Future of Productivity》 2016.5)
当然,工业4.0在国内有着另一种说法——“中国制造2025”,这被视为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德国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制造业企业推动工业互联网不同的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在工业制造业的接入非常深刻。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一起,在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上同样有着自己的探索。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在这些层面上展开)
智能工厂:
和西门子的工业云平台Mind Sphere类似的有阿里云和徐工一同开发的“徐工工业云”(XCMG-Cloud)。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实现设计云、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供应链、智能工厂、社会化服务、众包众创等一系列的功能。
除了阿里云和徐工的探索外,海尔在今年也一直在主推一个名为COSMOPlat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说白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实就是“工厂的工厂”,这样一个平台就像是个工厂的操作系统,移植到任何工厂都能够迅速构建起一整套服务体系,让工厂和供应链以及市场需求迅速对接起来。
“一切依靠数据”,这才是“互联网+”的精髓。在这个平台上,当消费者产生需求时,企业可以迅速收集数据,根据需求展开生产。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供应链,都处在数据的精密调控之下。在这个平台上,因为数据的精准对接,企业未来甚至可以不再需要去产能或者去库存,供给和需求的错位在微观制度设计上就已经去除了。
智能生产:
宏观上的供需调控当然仅仅只是一个层面。“互联网+”还得影响微观层面的产品。在工业生产之中,影响产品的因素千千万万,但如果把变量放置在云计算技术之上便是一目了然。
吉利已将汽车模拟仿真等多个核心领域部署在阿里云上。依托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吉利能够在数千核集群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包括对车辆的模拟碰撞。苏州一家名为协鑫的光伏企业甚至利用阿里云人工智能ET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分析影响光伏切片良品率的因素,以此改进技术提高良率,每年可以节省上亿成本。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智能生产涉及生产管理的初级阶段,在未来随着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的到来,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还能做的更加完善。因为在2016年的汉诺威展会上,德国甚至还展示过这样的生产流程:
在智能流水线上,安装着不同性能的组件模块,每一个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拆卸,以便随时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来对产品进行调整。所有程序都是通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数据阅读,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智能物流:
生产之后的最后一个环节则是物流。物流环节恰恰是国内做得最好、成绩、规模最突出的一个板块。去年双十一,大数据逆向影响企业生产的案例在国内同样正在真实发生。
像科沃斯这样一家扫地机器人企业,过去往往是大促前往往只能粗略估摸销量,全凭经验的“拍脑门”式预估,结果在生产和仓储等环节出现偏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双十一需要销售的货物双十一之后还在生产,十二月才完成所有的配送。但去年双十一在和菜鸟网络合作后,可以直接调用天猫近期销售数据,提前两个月生产完所有产品,提前半个月按照地区销量把货物部署在全国各个菜鸟仓,一下就降低了物流、仓储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
(阿里云在智慧物流的运用)
要知道,像这样精准的生产、销售、仓储、配送数据,全靠阿里云在背后进行精确计算。未来如果达到一定的数据精准度,甚至很可能会出现商品生产结束后不进仓库,直接可以送到用户家中,改变传统企业制造后进仓库再再分销的模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运输、仓储极高的环境来说,这种生产流程也在帮助用户降低时间、生产成本。用马云的话来说,那就是“消灭仓储”。
中国的“互联网+”为何总被误读
国内对于“互联网+”的误读很多时候仅仅只是看到了“互联网”这几个字,以至于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一再被一部分人认为冲击了实体经济。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马可波罗陶瓷董事长黄建平甚至在议案资料中把侵害实体经济的矛头直指马云。
值得玩味的是,像阿里这种传统印象中的互联网企业,正在与制造业如此靠近。去年马云提出了“新制造”的概念,在马云看来,“新制造”就是“互联网+、人工智慧智能,出现在移动、数据、地理位置上的智慧制造。这套“新制造”的理论其实恰恰与德国“工业4.0”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紧密相关。
互联网企业在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恰恰也体现了中国的“互联网+”与“工业4.0”的不同之处:
德国制造业很强,德国还是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工业4.0”更多追求的就是把数据注入工业生产之中,最大程度上提高生产力。强大的工业制造技术在在工业互联网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和德国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理念一以贯之。
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连接的水准远高于德国,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美国。在人口众多、内需庞大,而且国内处于供给侧改革阶段,产能过剩、内需升级是核心问题。因此,你会发现,“互联网+”会与 “工业4.0”有着细微的差别。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转载请保留版权内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