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小小的调查:
当你决定要骑一辆共享单车的时候,你是一定会某个品牌的车,还是哪个离自己近就骑哪个?
我简单问过几个人,大家反映不一,但通常情况下,免费的车是大家最喜欢的,不信你看,摩拜的车在地铁口永远堆积的一排一排,而经常免费的ofo很少出现堆积的现象。
当然,不堆积的ofo是因为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缺胳膊少腿的,没法骑。
曾经以为,只要注册了这两个品牌的账号就行了,基本能够满足出行需求了。但很可惜,你会发现并非如此,城市的潮汐现象太严重了,前一天晚上明明你把自行车骑到楼下了,第二天早晨,偏偏就没有了。
但是,往往会有一辆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孤零零的停在旁边,于是有人就很聪明的注册了这些二三梯队的小单车,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没有ofo或者摩拜),派上用场。
另外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让很多人愿意注册二三梯队的小蓝车或者永安行的原因是,二三梯队的自行车质量往往还挺好,出状况的时候不太多,曾经有一个朋友抱怨说,他连续开了十几辆ofo和摩拜,都是故障车,当时气坏了,恶狠狠的踹了第11辆之后,放弃了骑车的计划,去做地铁了。
故障车太多,高峰期偏偏无车可用,这些因素,让共享单车某个品牌的口碑并不怎么好,但,这个行业的确是一个非常刚需的行业,对于北京这种规划傻大黑粗的城市来说,交通接驳实在太有必要了,有个小车很方便。
但是,用户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自行车而已,什么颜色很重要吗?
何况,自行车的用户体验差别并不大,骑上去,能到达目的地就行了。
哦,对了,也不是没有差别,ofo的体验就最不好,除了车的质量太差之外,碰到坏车的概率太高了,当你撅着屁股扫描了二维码之后,才发现车链没有,脚踏板没有,车胎没气……所有自行车能坏的地方,他们都坏了,现在遇到小黄车的第一反应是做扫描状,每一个零件都用最快的速度扫一遍,确信没问题再看。
但是,刚才说了,人家免费的时候多啊,所以,据说订单量还是最大的,上周,摩拜倒是公布说自己订单量突破2000万,ofo回应说,他的订单量,你也信?
其实,谁是第一,都无所谓,都是暂时的,完全没有门槛。
为啥呢?
对用户来说,自行车是刚需,哪辆车离我近,我就骑哪辆车,碰上哪辆车我就骑哪辆车。会有部分人员为了追求某个品牌,多走几步,但还是太少了。
何况,以后免押金是大趋势,用车门槛更低了。
摩拜ofo之所以是第一梯队,是因为他们的投放车辆多,不是因为自行车好骑,品牌有情怀,单车很时尚。
很多人会说,第一梯队凭借资本优势,可以拖死第二梯队啊,加大投放量,用各种方法玩免费,一年就能结束战斗。
太异想天开又自作多情了。
既然门槛是投放量,那就意味着没有门槛,二三梯队的成员之所以是二三梯队,就是因为他们只是聚焦在局部市场,没有全国铺开,而共享单车又是典型的局部市场,所谓的全国市场,只是名头上的,全国一盘棋之后,并不会带来更好的效率,反而局部市场,聚焦、渗透更有效率。局部市场和全国市场,本来就是两种打法,电商就是全国市场,全国一盘棋,效率会更高,但无论是共享汽车还是共享单车,都是局部市场。
局部市场做好之后,就算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打阵地战(最保守的打法),也能收拾全国市场。
摩拜和ofo认为,共享单车是一场速战速决,但调戏电商认为,这是一场持久战、阵地战。或许,大家应该重温一下那篇著名的作品《论持久战》,就更清楚共享单车的战局了。
成了第一,能够拿到更多资本,这是摩拜和ofo正在考虑的事情吧,但是,二三梯队的人,也不用气馁,摩拜和ofo的定价机制都有着致命缺陷,如果你真正的分析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你就不会跟他们用一样的定价机制。
而对于第一梯队的摩拜和ofo,更是一场持久战了,第一,双方目前已经势均力敌了,第二,刚需市场,大家都有自己的市场机会;第三,除了拼覆盖度,还需要精细化运营,这是一个持久的活儿。
责编丨冯华魁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